1、大河文明的稳定持重,与江河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生活在( )
A.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
B.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D.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
2、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3、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他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县制
B.实施“推恩令”
C.出击匈奴
D.设置西域都护
4、先秦卷记载:公元前707 年,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这一现象反映了
A.西周制度的崩溃
B.周王室势力的衰微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郑庄公称霸的野心
5、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状况的描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出现了曲辕犁
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兴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④出现了铁制主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如下表是唐朝人口统计表,其中导致755年-760年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人数(单位:万人) | 时间 | 人数(单位:万人) |
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 | 约1900 |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 | 约5291 |
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 | 约4141 |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 | 约1699 |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 约4531 |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 | 约1576 |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根本原因主要是( )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8、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秦朝
B.汉朝
C.北宋
D.南宋
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这一年距今年(公元2018年)多少年
A. 1247年
B. 1248年
C. 2787年
D. 2788年
10、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它建立于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23年
11、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诸子百家思想简表。图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人物 | 墨子 | 孟子 | 韩非 |
主张 | “兼爱”“非攻” | ▲ | 以法治国 |
A.“礼治”
B.“仁政”
C.辩证思想
D.顺应自然
1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面对这样的境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
A.无为而治
B.休养生息
C.盐铁专卖
D.闭关锁国
13、下列对甲骨文造字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B. 甲骨文中大半都是象形字
C. 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D.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关汉卿与王实甫、白朴等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著作是
A.《窦娥冤》
B.《桃花扇》
C.《牡丹亭》
D.《西厢记》
15、下面是对我国一远古人类的头骨的描述,请你判断描述的应该是( )
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6、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评价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材料说明陈胜吴广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起到的作用是( )
A.首先发动,具有首创精神
B.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歼灭秦军的主力
17、农耕经济的发明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进步的重要条件。以下成就属于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有
①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②半坡先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
③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④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宋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和太学,还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与此番景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 )
A.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辽宋夏政权的并立
C.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
D.科举制利于选拔人才
19、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禅让”的主要标准是
A. 财产
B. 血缘
C. 贤德
D. 出身
20、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张骞 B.卫靑 C.蒙恬 D.霍去病
2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称为“镜子”的是______。
22、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华夏儿女“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3、1004年,辽宋交战,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___________;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
24、统一文字: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________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______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5、根据图二,请分别写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及秦的都城名称?
26、_____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7、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______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8、南宋抗金英雄是___________。
29、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_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_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_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30、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物。
(1)西周为巩固统治,确立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制度:______。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的钱币:______。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农书》 王祯( )
B《窦娥冤》 司马光( )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
32、举出南朝四个王朝的名称。
3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曾参性子急,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1)材料中的“他”是指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列举出一句关于他的教育思想的名言。
(2)怎样概括材料一中“他”的教育方法?
材料二:“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3)材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墨家的什么思想?
材料三:“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仁爱。”
(4)上述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
材料四:“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5)你知道这句话体现了战国时期哪一思想流派的主张吗?这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