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下图所示分别是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从货币的形状及货币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都是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都深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3、“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 这位“榜样”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宋史纪事本末》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 )
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开始实行郡县制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D.削弱了相权
5、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候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种情况反映了( )
A.禅让制逐渐瓦解
B.世袭制逐渐瓦解
C.分封制逐渐瓦解
D.郡县制逐渐瓦解
6、下列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群居生活
B.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C.会打制石器
D.会人工取火
7、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加剧,朝廷内部呼吁改革的有识之士此起彼伏,王安石即是其中的著名代表。其变法措施中“方田均税法”实施的目的是( )
A.解决冗兵冗官
B.增强军队战斗力
C.缓解财政困难
D.减轻百姓的负担
8、西汉初期“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②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
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著名的状元卷。该状元卷的内容肯定涉及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孙子兵法》
C.唐诗、宋词
D.“四书”“五经”
10、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并平定东南沿海倭患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岳飞
11、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改革制度 B. 发展生产 C. 开凿运河 D. 加强中央集权
12、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
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
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13、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
A.商朝
B.西汉
C.秦朝
D.唐朝
14、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唐陶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落结成联盟,联盟首领实行禅让制。下列不是通过禅让而成为联盟首领的是( )
A.尧 B.炎帝 C.舜 D.禹
15、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6、每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
①五代馆②隋唐馆③辽宋夏金馆④魏晋南北朝馆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7、卜正民在《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中指出:“这次战役首次显示,北方军队想要占领南方会面临怎样的困难——首先面对的就是需要进行长途跋涉,而且要适应水上而非陆上作战。曹操向北方撤退使其尽快统一中国的希望落空”这次战役指的是( )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8、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或记录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A.
B.
C.
D.
19、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20、如图所示②对应的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1、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 | 第二次 | |
时间 | 公元前_______ | 公元前_______ |
在位皇帝 | 汉武帝 | |
目的 | 联络_______,共同夹击匈奴 | 访问西域各国 |
结果 | 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及他想和_______往来的愿望 | 汉朝和公元前_______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
22、“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甲骨文 B. 行书 C. 小篆 D. 隶书
23、如图是《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请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大顺政权建立地点
B.明崇補帝自杀地点
24、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王,后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导致“( )”,西晋从此衰落。西晋灭亡后,北方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主要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 )”。
2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___________”;公元前209年秦朝的暴政,导致农民在___________(地点)起义,揭开了反秦大旗。
26、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争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27、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悲剧《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__;明代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宋应星的《______》。
28、《资治通鉴》的体裁是_____。
29、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名家辈出,李白被称为“ ”,杜甫被称为“ ”,中唐诗人 的诗歌讽喻社会、同情人们,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30、_______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_______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31、连线题:根据所学知识,把相应信息用直线连接起来。
3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派、代表及主张。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王月与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卫鞅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益强盛。
(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如何推行法令的?
(2)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商君是如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的?他又是通过什么措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
(3)材料三中“秦惠王车裂商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给秦带来怎样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