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和“鲜艳”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鲜明 B. 鲜活 C. 艳丽 D. 新鲜
2、下列对带点的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包含)
B. 独怜幽草涧边生(喜爱)
C. 门泊东吴万里船(湖泊)
3、下列括号中的词语与带点的词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小燕子偶尔沾了一下水面,便荡起一圈圈小圆晕。(有时)
B.这个问题,我总是琢磨不出来。(打磨)
C.“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骄傲)
D.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鹿逼近。(靠近)
4、《农夫与蛇》中的蛇醒后( )。
A. 农夫把蛇杀死了 B. 和农夫成了好朋友
C. 农夫卖掉了蛇 D. 把农夫咬死了
5、多音字注音并再组词。
喝 ( ) ( )
蒙 ( ) ( )
6、在横线上填合适的动词。
_____方向 _____纸袋 _____记号
_____狂风 _____家门 ______花粉
7、课文经典回放。
1.一身________________,一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上________________,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_____小燕子。
2. 荷叶____________,像一个个____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_______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 兔走触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__________;七点,__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__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傍晚六点,____________在暮色中苏醒;____________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________在晚上八点开花;________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5.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葡萄灰、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8、能力拓展。
这篇课文真感人,你还知道其他感人的童话故事吗?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一下里面的蕴藏的美好情感!把你找的童话的名字写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的两端,就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的、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各有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有一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去扫墓,每过一桥,我大声地念一遍桥的名字,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1】家乡的桥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的。
【2】短文第三自然段先概括写______________,接着简略介绍______________,再具体介绍______________,最后写作者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段话中,作者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
【4】仔细读一读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这句话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蹦来蹦去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狮子 ( )的长腿
【3】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内画“√”。
(1)选文写细长的腿帮助鹿脱险。( )
(2)选文写细长的腿帮助鹿脱险,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 )
【4】从哪里可以看出鹿的长腿非常灵活?用“——”在文中画出来。
【5】根据下面的提示及课文内容填空。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鹿原本十分____________ 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角,而____________四条腿长得______。后来当狮子向他扑来时,两只角却让他__________________,而四条腿帮他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选文,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上网
如今人人都上网,连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也受到感染,产生了构建网吧的设想,于是她开始四处寻找“网虫”,邀请他们上网。
她飞到树林,见一只蜘蛛正在专心致志地织网,便亲切地问:“你跟我去上网好吗?”蜘蛛没好气地回答:“你还要我再上网吗?难道我正织着的不是网?” 燕子无趣地离开了。
她飞到小河边,看见一条鲤鱼,就小心翼翼地试探说:“鲤鱼大哥,你上网吗?”□对不起□我可不愿意上什么网□鲤鱼气呼呼地说□我有个伙伴就是被网捕去的□说罢,鲤鱼尾巴一甩就隐入水中不见了。燕子又碰了一鼻子灰,感到很扫兴。
这时飞来一只山雀,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说:“原来你所说的网上无形的,不过这样就更不需要特意去上什么网了,因为我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上,大家互相依存,保持着生态的平衡,我已经在上网了,而且生活得很好!谢谢你!”说完,他拍拍翅膀飞走了。
燕子迷惑了,他们几个所说的网各指什么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原因______ 想法______ 失望______
刻意______ 依赖_______ 迷茫_______
【2】短文第1自然段中的“网虫”指的是( )
A.网上的虫子
B.喜欢织网的虫子
C.喜欢上网的动物
D.把虫子网住
【3】请在第3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第3自然段中燕子“碰了一鼻子灰”指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
【5】“难道我正织着的不是网?”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6】燕子为什么邀请不到朋友上网呢?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燕子邀请的时候不够有礼貌
B.燕子没有说清楚“上网”的真正意思
C.朋友们没有耐心听完小燕子的说明
D.小动物们很忙,对“上网”不感兴趣
1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tuì)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zhòu)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展,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加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熟悉”的“熟”按音序查字法第一个字母是_____;按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熟”在这应取下面第_______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表现了清洁工乐于为他人造福的精神。(________)
(2)写出了老教师年老时无依无靠的孤独。(________)
(3)歌颂了老教师艰苦奋斗的精神。(________)
【5】你最想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是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个大西瓜,这猴子一路上倒请我吃了四块西瓜皮。”这句话中两个“吃”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⑵这个故事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4、阅读驿站。
儿子的“冤案”
我冤枉了我的傻儿子。
这天下午,我发现我的抽屉里少了10块钱。我怀疑是傻儿子拿的。根据:第一、他过去偷拿过我的钱,有“偷窃史”;第二,他正在这天下午看见过我开抽屉拿钱,知道放钥匙的地方。第三,这10块钱放在最上层,很显眼,偷起来方便。
有这三条“根据”,我就召集我家阿姨和我的小外孙一起来进行侦破。阿姨提供了部分“案情”:当我把桌上的钱放进去时,因为嫌麻顺,懒得开抽屉,是从抽屉缝塞进去的。阿姨怕钱掉出来,曾用一支钢笔往里捅了几下。她能证明10元钱确实在抽屉内。小外孙在吃晚饭时曾叫大舅吃饭,可他就是不吃,说腰疼。而我们大家在餐室吃饭时,他为什么却一个人在我的寝室里和他自己屋中间转来转去……这样大家一碰情况,越研究越像是这么回事.于是决定“开庭”审案。
小外孙一开口就说:“你偷了姥姥的钱!”傻儿子立刻顶回去:“没有的事!”然后我们进行“说服教育”。阿姨说:“你把钱花掉了.也不要你赔出来,只要你承认。”小外孙说:“坦白从宽,你说了没事。你不说,反正这事是你干的。”我说:“我是病人,没劲儿跟你吵,像话吗?”阿姨说:“你把妈妈气死了,怎么办?”
但是不管我们怎么说,讲出多少根据,他也无话可辩驳,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我没拿!”说破嘴皮,毫无结果。说是证据确凿,但毕竟没当场抓住,他死不认账谁也没辙。看起来这案子只好挂起来,等将来再慢慢审他吧。
晚上,我坐在桌子跟前,又把抽屉重新翻了一遍,里边确实没有10块钱,忽然我想起只摸了抽屉,还没有摸本来藏不住东西的桌子上板,于是也摸,咦!万万想不到,在抽屉与桌板间还有一条狭窄的木板,10块钱正夹在那里!
眼下,当然是召集阿姨和小外孙,宣布平反“冤案”,我们向傻儿子公开道歉。他倒挺大方,只说了一句:“冤枉就是冤枉嘛,你们怎么想出那么多根据来冤枉我?”
咳!可不是,我们合情合理的一大套辩论,其实敌不过他没有道理的一句真话:“我没拿。”
【1】火眼金睛。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冤枉(wàng) 抽屉 怀疑 根据
B.钥匙(shi) 偷窃(qiè) 显眼 麻烦
C.方便(pián) 辩驳 证据 确实
D.确凿(záo) 召(zháo)集 开庭 审案
【2】对号入座。
(辩 辨 辫)
分(________) 争(________) 羊角(________)
(________)别 (________)论 (________)子
(歉 嫌 谦)
(________)让 (________)虚 道(________)
(________)意 (________)弃 抱(________)
【3】锦上添花。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经典勾画。
(1)用“﹏”在文中画出“我”判断“傻儿子”偷钱的三大根据。
评论:在你看来,“我”的根据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在文中画出“傻儿子”被大家“审问”中辩驳的语句。
从“傻儿子”简单的回答中,大家都认为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5】大家决定“开庭”审问“傻儿子”,其实就是( )
A.吓唬吓唬“傻儿子”,教育“傻儿子”引以为戒。
B.诈一诈“傻儿子”,不能确定是“傻儿子”偷钱。
C.大家一致确定钱就是“傻儿子”拿的,审问就是要“傻儿子”认账。
【6】题目中的“冤案”加了双引号,所起的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反语 C.强调
【7】思考实践。
眼下,当然是召集阿姨和小外孙,宣布平反“冤案”。“冤案”是指:___________
本文中最有道理的一段是:_________ 由此,我明白了:____________
15、“黑板”跑了
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安培,他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有一天,安培在街上散步。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很热闹。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顾低着头朝前走。原来他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
开始他在心算,用手指在自己衣襟上画呀画的,后来觉得需要找个地方来计算一下才行。说来也巧,街道旁正好竖着一块“黑板”,好像特地为他准备的。太好了!安培高兴地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起来。
算着,算着,这块“黑板”动了起来,慢慢地向前移动。安培忙着说:“别动,别动,再等一会儿就得到结果了!”可是“黑板”还在继续向前移动,安培不知不觉地跟着黑板走,聚精会神地演算着。
后来,那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快追不上了。这时,他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⑴读拼音,写词语。
⑵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仿佛—( );开心—( )
②反义词:冷清—( );失去—( )
⑶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用“ ”画出写安培十分专心的句子。
⑷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16、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发挥想象,它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
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照样子,写一写)
一顶__________的鸡冠,一个__________的头,加上__________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3.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用上加点词仿写句子)
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光是我,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游乐场。
①我 ,匆匆赶回家。②一进门,我就抱住了妈妈,大声喊着:“我这次考试进步了二十多分,老师表扬我了!”③摸着我的头:“女儿,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要继续加油呀!”
【1】第①句不完整,请补充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把句子写具体。
【2】请将第②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有语病,请修改。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们要认真锻练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辨别事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我们开了一场辨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军是个克苦学习的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蛙头的两侧有一对园而突出的眼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班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这次演出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的月亮像扁扁的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
(3)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表达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