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一句中“适宜”的意思是( )。
A.舒服
B.舒适
C.合适
D.恰好
2、与端午节无关的习俗是( )
A.插艾叶
B.插茱萸
C.吃粽子
D.赛龙舟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时钟 迷人 留心 辩认 B.开放 艳丽 笑脸 睡连
C.醒来 欣然 温度 万寿菊 D.含笑 未端 湿度 汽温
4、读一读下面的通知,正文中没有写清楚的一项是( )
通知
请全体同学到操场,按照要求排好队,遵守秩序,观看学校管乐园的汇报演出。
少先队大队部
7月1日
A.通知对象
B.地点
C.时间
D.事情
5、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1.虽然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不可以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管沿途都是陌生的风景,但是蜜蜂还是飞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鹿没精打采地看着自己的四条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________,有乘船的________,有做各种买卖的________,有留着长胡子的________,有行走江湖的________,有摆小摊的________,有官吏和________……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7、按课文内容填表。
8、读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 qīng shuǎng mó gu tòu míng lǐ yóu
biǎo dì fēi yuè yīng ér suī rán xī wàng
9、重点段落品析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 !”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1】从这段中找出枣核动作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②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抓住了燕子的特征,勾画出了小燕子__________的模样。
【2】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中的“赶集”指( )
A.各种花草争相开放的景象。
B.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把柔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当作人来写真生动呀!
【4】第二自然段中的两句话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
句①:_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_
A.燕子归来图。 B.春雨柔柳百花图。
【5】依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式,写一写。
一身________________,一双________________,加上一条________________的尾巴,凑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小猴子。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用“______”画出语段的关键句,并根据关键句概括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昙花的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3】认真阅读,可知作者用昙花举例的作用是( )
【4】读了选段,你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吗?将这些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大雁和鸭子
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冒着风雨,上了征程。
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启程吧。”鸭子指着那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哎,赤日炎炎,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大雁顶着烈日,上了蓝天。
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启程了吧。”鸭子缩缩脖子说:“秋风起了,凉丝丝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时候再说吧。”大雁鼓鼓翅膀,飞向前方。
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一年就要过去啦!”鸭子望着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么冷的天,你要去,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大雁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字。
漫、慢 篮、蓝 向、象 再、在 候、侯
( )天烟雨 ( )天 ( )前 ( )见 时( )
【2】把句子中画线的词改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 )里。
(1)大雁和鸭子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 ):当旅行家。
(2)冬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 )出发了,一年就要过去啦!”
(3)哎,赤日炎炎( ),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
【3】修改病句。
(1)冒着烈日,飞上了蓝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雁动摇着翅膀,飞向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把短文中描写大雁和鸭子动作的词句划出来。(大雁的动作用“___”,鸭子的动作用“﹏﹏”)
(2)大雁和鸭子的结果是什么?(各用一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陶罐和铁罐(节选)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④“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 )盛东西的,并( )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⑤“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正确的答案是______
A.不是……而是…… B.是……不是…… C.不但……而且……
【2】文中有一对表现铁罐和陶罐不同神态的反义词,是______和______。
对比铁罐和陶罐的神态和语言,可以看出铁罐的性格__________,而陶罐的性格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结尾铁罐打断了陶罐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罐可能会说:“再说,___。”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送给铁罐哪句话(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B.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C.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14、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猩猩的表演真滑稽。它们先跳舞,弓着背,两臂向前伸着。一个劲地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它们又表演蹬球,竖蜻蜓,翻跟斗,样样表演都是丑态百出。最后一个节目是走铁杠。一只黑猩猩撑着伞,走起来摇摇晃晃,走几步滑下来,走几步又滑下来,它吓得心惊胆战。另一只黑猩猩却神气活现地在铁杠上走来走去,还做出许多怪相,引人发笑。
⑴这一段话中写了黑猩猩的表演,写得详细的两项是( )和( )
⑵这一段话是围绕第( )句话的意思写的。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鸭子
我家养了一只小鸭子,它的样子十分惹人喜爱。
小鸭子的嘴黄黄的,扁扁的,很像一把小铲子。吃东西的时候,用嘴一铲一铲的,脖子也一伸一伸的,可逗人了。它有一对小而明亮的眼睛,就像嵌着两颗黑色的小宝石,总是亮晶晶的。它的耳朵很特别,长在眼睛下面,没有耳垂,耳孔周围长着许多细长的毛,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它的耳朵。它的听觉可灵敏了,只要听到一点声音,它就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东张西望,身上的羽毛也随着一颤一颤的,非常有趣。
小鸭子还是捉鱼能手呢!一次,它在小河里游,长着蹼的双脚就像小小的船桨,在水里一划一划的。突然,它的头猛地一下子扎进水里,双脚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然后身子一沉,头又露出了水面,嘴里却叼着一条小鱼,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吃完以后,小鸭子又继续游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毛 ( )的嘴 ( )的听觉
( )的眼睛 ( )的耳朵 ( )的脖子
【2】第二自然段介绍了小鸭子的外形。先介绍( ),再介绍( ),最后介绍的是( )。
【3】短文共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___________。第二部分主要写________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赵州桥难道不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昙花绽开花蕾。(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虾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
(2)即使再大的洪水,也不能冲垮赵州桥。
即使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您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 人家会笑话您的。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的巴掌_________拍在了我的肩膀上。
3.将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1)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对小明说:“下课后,你把作业本发给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别字,2处语病)
“钉零零……”上课铃响了。我立刻走进教室,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圈画重点词用红笔。王老师看到后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听了羊站长对你的夸奖和表扬,我们也为你感到高兴、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都知道了你工作干得很出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想变成一只大大的小鸟,慢慢地一眨眼飞到你身边,为你小声地高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一次 的小实验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先后顺序把实验经过写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