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不是形容花儿开放的一项是( )
A.含笑一现 B.欣然怒放 C.芬芳迷人 D.眼花缭乱
2、下列诗句中,描写初夏时节农民忙碌景象的一项是( )
A.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
C.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我很喜欢糖果的味道。 这个故事读起来真有味道。
B.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我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富强而骄傲。
C.竹片做的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个书架用起来真方便。
4、读下面的每组句子,意思相同的在括号里打“√”,不同的打“×”。(3分)
5、查字典填空。
“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部,它的第三笔是_________。“虚”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虚弱;②空虚;③虚心;④不真实的。请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序号)。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________
2.张老师刚出院,身子还很虚,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________
3.看完小李写的文章,我觉得他只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________
6、拼音写字我最棒。
zhē zhù(______) tuì qù(______) zhǎ yǎn(______)
lán gān(______) zhǎi xiǎo(______) liáng shuǎng(______)
7、课文欢乐谷。
1.凌晨四点,牵牛花_____;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七点,睡莲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下午五点,紫茉莉______……
2.《蜜蜂》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______,他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zhù hè huǎn hé xùn sù xiǎng shòu cǎo diàn
( ) ( ) ( ) ( ) ( )
quán tou jiāo kě tuò mo shuǐ guàn fán nǎo
( ) ( ) ( ) ( ) ( )
tiǎn shí xiǎng shòu zuǒ gù yòu pàn qīng róu
( ) ( ) ( ) ( )
9、课内阅读。
从那时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耕地的老牛,拉车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 的兔子与 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1】在第一自然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玩耍—(______) 期待—(______)
【3】从画线句中可以看出姥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岛。
机器人的用处真大。当火灾发生时,“机器救火员”得到了警报,便奔赴现场,用它携带的灭火器及时将火扑灭。在机器制造厂,“机器技术工”( )能焊接、喷漆,( )能够装备汽车。在矿山,像坦克一样的“机器矿工”可在井下开采矿藏,人们( )在井上操纵( )行了。1966年,因飞机失事,一颗氢弹掉在海里,这颗氢弹就是用机器人打捞上来的。还有一种“智能机器人”,它有“耳”能听人的口头指令,有“嘴”能答复询问,有“眼”能识别动物,人们可以直接用语言向机器人下达命令。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最能概括这段文字意思的一句话是: 。
3.作者围绕中心句,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机器人的?
4.读完短文,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机器人的特点?
11、 古时候,有个名叫满愿的人,收藏着一棵极为罕见的大珍珠。许多人好奇地想见识一下这颗珍珠的模样,可是满愿从来不肯让人看。
每当人们对满愿表示羡慕时,邻居寿量总是轻蔑地对人们说:“有颗珍珠算什么?我也有,而且比满愿那颗还要好 。”
可是,他也像满愿一样,从来不肯让别人看他的珍珠。
人们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他们珍藏的珠宝,但对此都深信不疑。于是,大家对两位珍珠的主人羡慕不已。
后来,他俩忽然同时患(huàn)病。医生看过他们的病后,告诉他们说,他们的得是一种病。治这种病需要用珍珠的粉末配制一种药。两人听了,救病心切,都把自己深藏不露的珍珠拿了出来。人们听说他们拿出了珍珠,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放过这个一饱眼福的机会,纷纷赶来观看。只见满愿那颗珍珠晶莹圆润,十分迷人。而寿量那颗呢,原来不过一颗稍大些的鱼眼睛!
【1】给短文起个题目。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
(1)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
(2)非常稀少,难得遇见。( )
(3)丝毫也不怀疑。( )
(4)认为有价值而妥善收藏。( )
【3】填空。
故事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人的“珍珠”,一颗是__________的真珍珠,另一颗只是______________ 的鱼眼睛。
【4】在正确的解释后打“√”。
《鱼目混珠》这则成语告诉我们:
(1)鱼目与珍珠很像,不容易区别。 ( )
(2)不能把鱼目当成珍珠去骗人。 ( )
(3)拿鱼目当成珍珠,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 )
12、阅读练习。
陶罐和铁罐(节选)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K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懦弱——_____ 骄傲——_____ 永远——_____
【3】“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罐认为自己________,认为陶罐一碰就会________,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而陶罐认为它们生下来就是________的,并不是来________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5】你想对骄傲的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小庙。
起初,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往菩萨案桌上的净瓶里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主。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这样总算有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见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也恢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
【2】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词语可以看出,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
【3】“净瓶里的柳枝也恢复了生机”的原因是什么?( )
A.三个和尚开始共同协作打水。
B.小和尚又开始每天打水。
C.菩萨运用神力让柳枝复苏。
D.瘦和尚和小和尚又开始每天抬水。
【4】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们明白了什么呢?( )
A.患难才能见真情。
B.合作共事时不能斤斤计较,必须同心协力。
C.防火意识很重要。
D.在坏事情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要及时制止。
14、课内阅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前爪相互抵着,各自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刻着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它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建得很美观。
B.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的石栏板上雕刻着许多龙。
C.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十分坚固。
【4】“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些龙真的活了吗?课文是怎样把它们写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剃头大师(节选)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时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____________,“害人精”指________________。
【3】“我发现自己闯了祸”,这“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请你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情况。
17、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内容: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2.问题:
面对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复述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我的肚子里发出怪怪的一种声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明天我要出差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___________说:“真是个好孩子。”(补充提示语:动作或表情)
19、修改病句。
1.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法国昆虫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蚂蚁忙着很清闲地搬家,出门就要带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一年前,我和妈妈在花市上买了一盆仙人掌。几个月后,仙人掌冒出了许多小芽。它只有小小的一株。小芽长大了,小盆装不下了。妈妈打算给仙人掌换大盆一个。妈妈取来剪刀,小心地剪下几节仙人掌,种在另一个花盆里。我问妈妈:“仙人掌没有根,能活吗。?”妈妈一边剪一边解释道:“别担心,仙人掌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植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春天》
提示:春天到了,一颗颗种子发芽了,钻出了地面,它们会看到什么?联系你看到过的春天景色,展开想象,以《春天》写一篇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