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诗中写到的过年习俗有( )(多项选择)
A.挂桃符
B.燃爆竹
C.祭拜祖先
D.守岁
E.喝屠苏酒
F.拜年
2、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条虫子 B.一只鸟 C.一条龙 D.一只猴子
3、读下面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假山上的每一块石头,其姿态就像不同的狮子,在百年大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有生机。
A.假山上为什么会有石头?
B.假山上石头的姿态为什么会像不同的狮子?
C.这儿为什么会有百年大树?
D.有生机的是大树还是狮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B.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C.老师用目光鼓舞我举手回答问题。
D.大家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
5、看拼音写词语。
6、在( )填上学过的寓言故事题目
①老师教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
②美好生活要努力劳动才有所得,不能(____________),相坐等其成。
③有错就改,(_____________),为时不晚。
7、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_____)学校 一(_____)狂风 一(_____)井 一(_____)战士
一(_____)楼房 一(_____)老马 一(_____)报纸 一(_____)蝴蝶
8、读拼音,写词语。
kuā jiăng yán lì dào lǐ
wèi yăng chăo jià wēi wŭ
9、阅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________) 增加——(________) 缩小——(________)
【2】像“一张张”、“来来往往”这样的词语,我能在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它们是 _______、_______。我自己还能分别写一个:_____ 、_____
【3】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4】“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 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咏柳》和《春日》都是描写 季的景象的。
(2)《春日》中有两句是千古名句,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咏柳》这首诗中的“妆”的意思是 。
11、课外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粮食嘛,既是粮食,为什么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是能够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样‘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啊!这样‘煮’下去,你( )可以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好词佳句……好处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作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心里不明自,不相信。(____)
(2)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____)
(3)形容突然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__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爷爷说“煮书”是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煮书”有什么好处?你打算以后怎样学好语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漠——(_______) 普通——(_______)
【2】选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名松。
【3】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13、一支铅笔的梦想(节选)
第一个梦想,是溜出教室。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到山坡上,萌出嫩嫩的芽儿;还在头顶上,开出一朵漂亮的花儿。蝴蝶啊蜜蜂啊,就猜不出我是谁了。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第二个梦想,是跳进荷塘里。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为小鱼虾,撑起阴凉的伞;伞上,还趴着大眼睛青蛙。有的在伞上歌唱,有的在伞下玩耍。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
【1】铅笔跳进荷塘里,想变成什么?( )
A.想成为小鱼虾
B.想成为荷叶
C.想成为青蛙
D.想成为伞
【2】铅笔来到山坡上,想要做什么?( )
A.萌出嫩嫩的芽儿
B.捉蝴蝶和蜜蜂
C.成为小鱼虾
D.撑起阴凉的伞
【3】课文一共写了铅笔的五个梦想,如果铅笔还有第六个梦想,它会想要干什么?仿照原文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木偶探海记
木偶想量一量大海的深浅,它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后,回到海滩上召开大会,向听众介绍它探海的结论:
“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我在海上走了几千里,海水只能没过我的脚面。我躺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沾湿我的后肩。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特地观察了海鸥和海燕,它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
话没说完,全场乱了起来:老蚌掩着嘴唇哧哧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头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拍着讲台大声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乱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难道我的见解是胡编乱造的?”
怎么才能跟木偶说得清楚呢?一个简单的道理它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木偶在海上走了几千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木偶的话,为什么老蚌会笑,螃蟹会敲大锤,连石头也又蹦又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它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联系上下文选一选。( )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过于自信是不足取的,要虚心听取有经验的人的意见。
C. 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得不到。
15、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在日本,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hǎo hào)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yīng yìng),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他的求助置之不理。于是,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愤怒。他开始直呼父亲的名字甚至叫骂,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天渐渐地黑下来,出于恐惧和无助,他的第二个反应是哭泣,又哭又喊,足以令做父亲的揪心。结果得到的反应还是沉默。之后,他不得不自己想办法了。他在坑里转(zhuǎn zhuàn)来转去,寻找可以上去的地方,终于,他发现在坑的另一面,有几棵可以用于攀爬的小树。他艰难地爬上来。
此时此刻,他发现父亲还在那里叼着烟卷,悠闲地一动不动地钓着他的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顽童,没有抱怨,更没有愤怒,而是径(jìng)直走到父亲身边,自豪地对父亲说:“老爸,是我自己上来的!”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来。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艰难——______ 愤怒——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意想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父亲的置之不理,孩子的态度先是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之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大坑,他的心情十分______________。此时他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你理解父亲为什么对儿子的求助置之不理,一直保持沉默吗?请写出父亲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______________。
(把句子补充完整)
2.鹿对着池水说:“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同学们去公园看菊花。
(秋天到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一路上唱着欢快的歌儿)去公园看菊花。
小燕子飞到柳树下。
__________________
4.我养了小金鱼一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总结出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19、修改病段。
爸爸戴着一顶灰色的帽子,穿着黑色的套装。咦,他这是要去哪儿呢。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出口,他却以经出门了。一个小时后,他拎着回来一大袋东西。有土豆、黄瓜、牛肉和豆角等蔬菜;有种类很多各种各样的水果;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我到办公室的时候,没看见王老师,原来他已经离开走了。
2.看了《啥是佩奇》的短片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雨中,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红伞花出现在校园里。
21、妙笔生花。
你一定读过很多寓言故事,也从中懂得了很多道理请选一个你熟悉的寓言故
事,以“读 有感”为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表达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清楚故事的经过,表达出自己的真情
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