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1、老师在教 (jiào jiāo)室里教(jiào jiāo)我们写字。
2、衣服上的裂缝(fénɡ fènɡ)被妈妈一针一针地缝(fénɡ fènɡ)补好了。
3、我一觉(jué jiào)醒来,大脑感觉(jué jiào)很清醒。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鼻子刚刻出来就会自己往外长(chánɡ zhǎnɡ),不一会儿长(chánɡ zhǎnɡ)成一个怪模怪样的长(chánɡ zhǎnɡ)鼻子。
(2)这张桌子没有刨(páo bào)平。
(3)他最喜欢刨(páo bào)根问底。
3、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是夜开昼闭,这种现象叫( )
A. 睡眠运动 B. 交替运动 C. 昼夜活动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海底植物的色彩形态各异,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B.我们班的小丽多才多艺,既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画画。
C.单位安排小李去南京出差,他却跑到北京去,这真是南辕北辙啊!
D.他没精打采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5、辩字组词。
魂(_________) 借(_________) 酒(_________) 牧(_________)
魏(_________) 错(_________) 洒(_________) 放(_________)
6、填空
1.兔走触株,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3.鲜花朵朵,争奇斗艳,____________。 ——《花钟》
4.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___________,一会儿 ___________,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 ___________。 ——《火烧云》
7、看拼音,写词语。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项wěi dà(______)发明。东汉的蔡伦在xī shōu(______)前人jīng yàn(______)的基础上造出了yuán liào(_______)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便宜的纸。这项技术后来传到了ōu zhōu(_______)。
8、把句子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在横线上。
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吹得河水也泛起了笑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 骑 车(20分)
每当我看到别人熟练地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自由往来的时候,心里羡慕极了。我缠着妈妈,要她教我骑车。妈妈答应了。
我推着自行车和妈妈来到球场。妈妈先给我讲了骑车的要领,说先要扶正龙头,然后骑上车,身子坐稳后再用劲蹬踏脚。我听了,便按妈妈讲的去做。妈妈在车右边帮我扶车。我扶稳龙头,开始上车。我双手紧紧地握住龙头,两脚踩在脚踏上。刚跨上车,车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龙头不听话,它老是向左拐,我身子一歪,摔了下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三、四次也都没有成功,我泄气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劝我:“胆子要大些,别怕摔跤,要有信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鼓起勇气爬上自行车骑起来。经过反复练习,我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终于有长进了。一个星期下来,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为了学骑车,我不知摔了多少跤,吃了多少苦。现在我才知道,学本领如果胆小,怕苦怕累,没有信心,那就永远也学不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生疏( ) 故意( ) 长进( )
(2)短文第( )自然段写的是“我”学骑车的过程,认真读读这部分,把“我”学骑车的过程补充完整。(7分)
①听妈妈给我讲骑车要领
②
③第二、三、四次都没成功
④
⑤“我”又爬上自行车学起来 。
⑥
(3)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 (2分)
(4)读了“学骑车”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5分)
10、课内阅读。
不一会儿,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我说:“爹,你冷不冷?来这儿暖和暖和吧!”随即,我撩起了盖在身上的被子。
父亲急忙走过来,帮我掖好被子,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别冻着你……”
听了父亲的话,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豆大的泪珠从我的眼里滚了出来。父亲刚才给我掖被子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做的灯笼,和小伙伴们玩儿得很痛快。小伙伴们都夸我的冰灯好。没过几天,冰灯就化了。但是,我的心里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
【1】选文主要写了父亲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说明( )
A. 父亲忍受着做冰灯的寒冷。
B. 父亲非常怕冷,要经常取暖。
C. 父亲的脖子怕冷,需要用手来温暖。
【3】“我”撩起被子让父亲暖和暖和是因为( )
A. “我”关心父亲,怕父亲冻着。
B. “我”想让父亲暖和一些,快点做好冰灯。
【4】父亲很冷,却对“我”说___________,并且让“我”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填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12、我要认真地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国庆节到了。多么( )的节日!多么( )的检阅!街道上( ),楼房上( ),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bīng bīn)。
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 (zhǔ zhù) 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身上了。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jiū jiù)正说。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
1、给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选出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
3、请把 “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改为“把字句”。
4、这部分内容节选于《 》,主要人物是 ( )
请用“~~~”画出他的表现的句子。他当时又会是怎样想呢?
5、在人们的赞扬中”这个小伙子”指的是( ),”这些小伙子”
指的是(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说呢?
6、如果在你的身边,出现了由于身体缺陷需要帮助的人,你打算如何做呢?
13、课外阅读。
白色的山茶花
山茶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颗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端详:_______
慎重: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 ),到( ),到( );从( ),到( ),到( )。
(2)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原因是:
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
A.山茶花的美丽。
B.山茶花的开放过程。
C.通过描写山茶花,赞美了生命的美丽。
14、课外阅读。
睡莲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一座雄伟挺拔的假山,两个玲珑的凉亭,一座别致的小桥,一道下泄的瀑布,构成了它的全景。然而,就在水中,却有一种更加美丽典雅的植物——睡莲。
睡莲是荷花的一种,但它却不是拔出水面,而是平躺在水面上,也许这就是它得名的缘由吧!
睡莲那圆圆的碧绿的叶子,光彩异常,绿得那么可爱,那么柔美。每片叶子上都留着一小半豁口,像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笑啊笑啊,笑破了嘴唇,笑破了肚皮,是多么快乐呀!叶子上珍珠似的水珠,晶莹透亮,射出无限光芒,滚来滚去,最终汇入中心,神奇般地变成一颗大“珍珠”,真是有趣极了。
睡莲的花更是美丽。远远望去,它像一个睡美人躺在水中,是那么安静,那么动人。在水声叮叮咚咚的伴奏中,它睡得多么舒服、多么惬意。走近看,白里透红的花瓣煞是逗人喜爱。末端是粉红色,再往下渐渐变白,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花瓣中央是头饰般的花蕊,黄黄的,淡淡的,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蜜蜂、蝴蝶和蜻蜓,恰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
睡莲无比纯洁、无比秀丽,给人们带来清爽的感觉。
【1】按要求写词语。
读一读:一座雄伟挺拔的假山 一道下泄的瀑布
摘抄文中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睡莲”得名的缘由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相关语句。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 。
【4】读短文,填空。
(1))这篇短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写了睡莲的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在这一自然段中,我关注到了“远远望去”“走近看”两个词,知道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的。
15、阅读理解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从爸爸斩钉截铁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了。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鱼钩,把鱼放回水中。
……
真的,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可是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1】文中划线句子写出了汤姆( )心情。
A. 不情愿 B. 高兴 C. 遗憾 D. 无可奈何
【2】“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中“坚定的话语”指的是( )。
A.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B. 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C. 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3】汤姆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爸爸是一个呆板、不懂变通,思想不灵活的人。
B. 爸爸是一个爱面子且只为自己着想的人。
C. 爸爸是一个严守社会规定和社会公德的人。
16、课后阅读几个寓言故事,和同学们一起交流,看谁讲的又多又好。
17、实践活动
展示一下自己的绝招。
18、按要求写句子。
1.美丽的菊花在秋风中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年了,人们把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同学们非常爱护时间。
______________
2.考试前,我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______________
3.我的学习成绩比过去增高了。
______________
4.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少儿书画展览。
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的心都在热烈地跳动。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早晨,我锁好大门,走出家门,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年了,我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服,把旧衣服脱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好差班级,真有明显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聂将军精心照料两个日本的孤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
人见人爱的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请以“大熊猫”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可以介绍大熊猫,也可以以大熊猫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