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龙岩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俐(líng)   细(qiān)   丝chóu

    B.缚() 大yuē) 电线gǎn

    C.tún)   闲sàn高(cóng

    D.尖() 网luò)   近(āi

  • 2、若涉远必自迩的意思是

    A.  B.  C.

  • 3、与“鱼儿在水中做游戏。”所用修辞方法一样的是(    

    A.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B. 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

    C.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 4、现在大楼越建越高,王小明总是担心哪一天,这楼要是倒下了可如何是好。王小明的这种心态用下面哪个词语形容最合适? ( )

    A.杞人忧天 B.掩耳盗铃 C.杯弓蛇影 D.井底之蛙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细读句子填标点。

    我们能被困难吓倒吗( )不能( )绝对不能( )

     

  • 6、我读得准,写得规范。

    tiào shéng   gōng chǎng jì lǜ   qián b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1)《春日》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首诗中流传最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咏柳》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亲身下河知深浅,___________

    3、莫看江面平如镜,___________

    4、花盆里长不出苍松,___________

    5、一日之计在于晨,___________

    6、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我是拼写小能手。

    nónɡ   hòu     niàn   xùn   chì       liàn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意吃亏,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

    1给带点词语注音。

    露底( ) 伶俐( ) 吃亏( ) 枯萎( )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

    3第一自然段是按(   )的顺序写的。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 )( )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柳琴戏

    ①苏北家乡人爱看戏。戏,多来自乡间,唱给乡下人听,因而最受乡下人欢迎。家乡唱得最多的是柳琴戏。柳琴戏是苏北、鲁南这片地方风土、文化、人情等孕育出的宠儿。

    ②儿时只知和大人去看戏,却不知看的就是柳琴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柳琴戏是苏北地界的地方戏剧种之一,由山东滕州的老艺人带来,又因苏北、鲁南地处南北交会之地,这剧便自然有了南音的柔美低回,又有了北音的粗犷旷然。

    ③逢年过节或农闲时,家乡村头的戏台上便挂起了层层幕布。戏台前没有专门座位,许多人都是从自家带了凳子或席子来的。几声锣响后,柳琴戏便开场了。一片空地,一座略高的戏台,就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柳琴戏的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极为鲜明。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演唱者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④每一村,每一地,都有自己的柳琴名角儿。名角儿一出场,整个戏场立即鸦雀无声。吹、拉、弹、唱,翻、打、做、念,提袍甩袖,吹胡子瞪眼晴,一套功夫,十分娴熟。唱到精彩处,整个戏台上,或水袖飘飘,锦衣纷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或声圆玉润,泪随声下,让人凝神静思,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口,生怕稍不留神漏掉每一丝摄人魂魄的音律。

    ⑤每唱一次戏,便是庄稼人的一次享受、精神世界里的一次交流。看戏的人,经常穿戴一新,亲戚朋友间,互相招呼着坐了,看着戏,聊着戏里戏外的话题。年老的抽着金黄的烟丝,年轻的啜着泛沫的啤酒,孩童们一手捏着糖果,一手提了圆滚滚的气球。一阵风吹来,柳琴悠扬的旋律中便弥漫了老烟叶、新煎饼、啤酒、瓜果及饱嗝儿等混在一起的质朴的乡土气息。戏近尾声时,场上便开始人声嘈杂,人们谈论着戏中事的是与非,争辩着戏中人的对与错。议着争着,就有人借题发挥,父母训导儿女不用功别想中状元,媳妇警告夫婿看你敢学陈世美……

    ⑥柳琴戏滋养了家乡人,家乡人喜欢柳琴戏。他们看着柳琴戏长大,学着柳琴戏做人,柳琴戏滋润着他们,就像雨露滋润着庄稼。直到各种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不少家乡人有了红白喜事,仍要请来一台柳琴戏班。结婚,以柳琴迎接;生子,以柳琴庆贺;出殡送葬,以柳琴致哀。我辛勤淳朴的父老乡亲们哪,在婉转悠扬的柳琴乡音里找到了人生喜怒哀乐的寄托。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

    (1)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多含贬义。__________

    (2)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__________

    (3)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__________

    2文中出现了许多描写柳琴戏腔调的词语,请从中摘抄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琴戏是苏北、鲁南这片地方风土、文化、人情等孕育出来的宠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琴戏诞生的背景。

    4用“﹏﹏﹏”画出第④自然段中写柳琴戏戏法及演员神态的句子。

    5概括第⑥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1“燕”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_,再查_________,它是_________结构的字。我会用这个生字组词:_________

    2用“_________”画出描写小燕子飞得非常快的词语。

    3选段中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4小燕子飞行时的形态是_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阅读短文,按要求填空。

    冬姑娘的礼物

    冬姑娘来了。

    漫天飞着白雪,江河结了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是冬姑娘带给人类的礼物。

    冬姑娘来到村子里,听到几个农民在高兴地谈天。一个农民说:“这场雪下得真好。小麦有了雪当被,害虫也冻死了,明年一定丰收!”

    冬姑娘来到公园,看见许许多多的人,有的滑雪,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欢乐的笑声,在公园回响。

    冬姑娘开心地笑了。

    1填一填。

    ____的白雪  ____地谈天  ____地笑了  ____的笑声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冬姑娘送给人们的礼物是____,农民喜欢它,是因为________,公园里的人们喜欢它,是因为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粒种子

    春天到了。两粒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粒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zā zhā)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lù lòu)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粒种子说:“我没你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向上钻,也许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nán nàn)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jiē jié)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于是,第二粒种子继续瑟缩在泥土里。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院子里东啄西啄,这粒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的泥土     _____的茎叶     _____的春天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强壮——_____      危险——_____

    4文中的第一粒种子____,最后它会_____;第二粒种子____,结果它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我们要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B.只有等安全的时候才能生长

    C.只有你付出了努力,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D.努力或不努力结果都一样

  • 14、课外链接

    小镇的早晨

    ①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②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③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④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sāo)丝厂、丝织厂、服装厂。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⑤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理解词语。

    ①第二自然段中“各式各样”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

    ②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第三自然段中“目不暇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内容。认真阅读后我发现,能够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是“_______”。围绕这个意思,文章从三个方面写出了小镇早晨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句子。认真读读下面两句话,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出来,从河上漂过。

    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表达。文章二、三、四自然段都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叙述方式,你能仿照这种形式,把“课间,操场上真热闹……”这个意思用几句话写清楚吗?试一试吧。

    课间,操场上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吹糖人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飞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睁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又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兔子,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小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一会儿几个孩子换出母亲给的钢镚儿,买了自己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去。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边,说说笑笑地走出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故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知道了第一自然段中“脚板下生风”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吃糖人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我能借助关键词语来梳理过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围、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围着糖人师傅的情景,我能感受到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文中画“﹏﹏﹏”的句子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读着读着,我就忍不住发出感叹:糖人师傅_________________

    【5】“原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有融化呢!”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是谁把牛奶泼了一地?”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态或动作)

    (2)围绕下面这个开头,用一两句话写具体。

    风刮得真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仿写句子。  

    (1)写出果实的形状、大小。 

    例: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果实的颜色及其变化。 

    例: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果实的味道。 

    例: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动物淘气可爱的地方。 

    例:“你要干什么?”“王子”在我面前哼哼时,我问它。

    它汪地叫一声,晃一晃脑袋,表示想要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妹妹眨巴着眼睛。  

    妹妹仔妈妈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的山雀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烟,雾,尘。(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句子。

    (1)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闰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金黄色的面包。

    ________________

    (2)小虾的搏斗很热烈,蹦出水面是长有的事。

    ________________

    (3)这肥皂泡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成小球两三个。若是扇得太急了,这薄脆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势,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马小虎又丢了书包一个。

    2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3蜻蜓有一对大眼睛红玻璃珠似的。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一则通知。

    议时间:3月18日下午三点                 ②会议地点:学校大礼堂

    ③参会人员:各班班长

    ④事情:参加全校师生春游的工作安排会

    ⑤出通知时间:3月16日            ⑥出通知单位:校宣传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