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围绕“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举行了辩论会,甲方认为应该实行,而乙方认为不该实行。下面哪个说法符合甲方的观点?( )
A.应该由最适合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B.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
C.同一个同学担任班干部,能更加熟悉班级运作和管理。
D.如果每个人都担任班干部,会影响班级风貌。
2、这是一篇关于海洋的( )。
A.童话
B.诗歌
C.常识性课文
3、“融”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nóng B.róng C.rǒng D.nòng
4、下列诗句连接错误的一项是( )
A.遥望洞庭山水翠——山色空蒙雨亦奇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填空题
(1)《绝句》中在春天太阳的照耀下,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了花草的芳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2)《惠崇春江晚景》中写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回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
6、看拼音写词语。
chèn shān lián peng zī shì qiān x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ēng lì jiāo ruǎn shuāng lóng xì zhū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7、写同音字。
mù:________童 夜________ ________色
tú:________苏 沿________ ________弟
biàn:________认 争________ 方________
què:准________ 麻________ 退________
jiā:________乡 ________节 ________倍
8、看拼音(或图片)写词语。
zī shì lián peng chèn shān ōu zhōu
xiū jiàn jì xù xiōng měng shǒu zhū dài tù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
【3】照要求填空。
(1)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__ 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__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_______ ____________
【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
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风和太阳
有一天,北风和太阳相遇了。北风对太阳说 我们来比赛吧 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 谁就赢了
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行人突然觉得有点儿冷,就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可是,行人反而把衣服裹紧了。北风气坏了,他用尽全身力气吹,行人却把双手抱在胸前,衣服裹得更紧了,还把衣领竖起来挡风呢!
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就把双手松开了。太阳从云里走出来,行人觉得更暖和了,就开始解纽扣。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行人觉得很热,忍不住脱了衣服,跳到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时,北风已经悄悄溜走了。
【1】这篇短文主要讲了______【谁】和______【谁】________________【干什么】,最后的故事。
【2】给短文里第一自然段带“﹏﹏﹏”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北风见状,深吸一口气用力吹。
(联系上文,想一想,“北风见状”的“状”,是指的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罢,北风迫不及待地向行人吹了一口气。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北风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见了,不慌不忙地把头从云里探出来,笑眯眯地看着路上的行人。
(“不慌不忙”又是什么意思?从加点的两个词语中,你又看出太阳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迫不及待”和“不慌不忙”这两个词语中,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谁比赛赢了?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雪域高原看赛牛(节选)
裁判的哨声一响,牦牛的主人便跃上牛背,挥舞着牛鞭,(督促 催促)着牦牛向终点奔去。牦牛也好像懂得主人的心思,撒开蹄子,奋力向前。几十头牦牛一起奔跑,骑手响亮的甩鞭声、牛蹄密密的砸地声和观众激动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气氛(强烈 热烈)极了。
不好!看台上发出一阵惊呼。原来一头牦牛在奔跑中,被旁边的牦牛用角撞了一下。这种“不正当竞争”激怒了它,它发起了牛脾气,掉头就往回跑,边跑边扬后腿,乱踢乱蹦。牛背上的主人死死抓往缰绳,紧紧趴在牛背上,随着牛的身体上下起伏。但没过多久,还是啪的一声被甩下牛背,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1】用“ ”画出括号中使用恰当的词语。
【2】选文第一自然段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和观众的喊叫声,生动地表现出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看台上发出一阵惊呼”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在场的观众,看到这样的场面,此时你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春姑娘
春姑娘,拖着长长的衣裙,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人间。
春姑娘,你是一个插花能手。你把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插满大地。有嫩黄的迎春花、淡绿的兰花、粉红的桃花……把大地装扮得绚丽多彩。
春姑娘,你是个魔术师。摇摇花,花开了;碰碰树,树长出了嫩芽;叫叫鱼,鱼儿在水里嬉戏;唤唤小溪,小溪开始唱歌;( )……
春姑娘,你是一位画家。你画下了青的山,绿的水,红的太阳,柳絮般的白云……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白云衬托着太阳,再加上叽叽喳喳的小鸟,飞来飞去的蝴蝶,好一幅美丽的图画啊!
啊!春姑娘,你赶走冬天的严寒和沉寂,带来了春天的明媚和热闹,你还把满天星星送给了夜姑娘,让夜晚更加明亮。
春姑娘,我多么爱你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悄无声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绚丽多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_____ 热闹——_____ 严寒——_____
【3】仿照短文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括号里补上相应的内容。
【4】短文把春天比作成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尾巴它有一只猫》中的语段。完成练习。
尾巴上的跳蚤听见它的话,哈哈大笑:“如果你有一只猫,那你为什么还跟着它到处跑?是猫有你这条尾巴,而不是你这条尾巴有一只猫。”
尾巴坚持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有一只猫。我跟着它跑是因为我乐意。你看看小孩子,个个做爸爸妈妈的小尾巴,跟着他们跑。难道只能是爸爸妈妈有小孩子,不能是小孩子有爸爸妈妈吗?猫可以有一条尾巴,为什么尾巴就不能有一只猫?”
【1】尾巴上的跳蚤和尾巴各执一词,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跳蚤认为:________。
尾巴认为:________。
【2】尾巴坚持自己的想法,它的理由是什么?用“________”在语段中画出来。
【3】展开想象说一说:除了尾巴,还有什么能有一只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章还要用心品味,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回忆课文中的精彩语段,体会表达的妙处。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 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翠鸟的登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向远处飞走了。
【1】第一自然段是围绕着第(_____)句话写的。
【2】作者在具体描写翠鸟颜色时,是按着从头→(___)→(____)的先后顺序写的。
【3】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色彩美,用——画出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
【4】第二自然段写了翠鸟捕鱼的画面,是抓住翠鸟的(_____)来写的,从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翠鸟的动作(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___)之情,读这段话要以(____)的语气来读。
15、阅读赏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照样子,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上午我看了一天的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仿写句子)
……一边……一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文实践。
1.自从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前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有关这面红旗的许多感人的事就层出不穷。你知道五星红旗的来历吗?你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吗?你知道五星红旗的含义吗?我能找一找资料,然后写下来。
2.查查资料,把国家或者地区名和旗帜连一连。
美国 越南 香港 加拿大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张择端画的人物是多么入神啊!
20、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令年九岁,读三年级的学生。语文对我很感兴趣。我特别喜欢看课外,并且作文写得很精彩。我虽然语文成绩好,而且数学成绩也很棒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我最喜欢
提示:可以填一件东西、一处景物、一个人、一件事、一种节日等。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生动,写出你对他(她、它)的喜爱之情。3.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