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B.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C.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D.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耕种(gēng) 任凭(píng) 懦弱(xū)
B.匀称(chèn) 挣脱(zhèng) 不禁(jìn)
C.淤塞(sāi) 抱怨(yuàn) 朴素(sù)
D.抛开(pāo) 撒(sā)手 遗落(yí)
3、下列传统节日与习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元宵节:猜灯谜 吃汤圆
B.中秋节:赏月 登高
C.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D.清明节:扫墓祭祖 踏青
4、下列加点字错误的一项是( )
A.琢zhuó 磨
B.匀称chèng
C.挣zhèng 脱
D.淤塞sè
5、课文《燕子》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请你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6、比一比,再组词
塘( )欣( )赏( )传( )叹( )
糖( ) 硕( )裳( )转( )汉(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燕子带了它的_________,在阳光满地时,斜飞__________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___________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_____________的,像一个个__________。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有的才展开_______。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_________。有的还是__________,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___________似的。
3.位于_______的一座世界闻名的_____,叫______,又叫_____,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不但________,而且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ùn qiào jiǎn dāo huó pō lüè ɡuò
qīng fēng chuī fú jù lǒng gǎn jí
9、叶落情深
①秋风呼呼地刮着,就像一条条因恶的鞭(ban)子不停地抽打着树妈妈。
②“孩子,别怕,太阳不是还在暖暖地照着吗?雪花狂舞的日子还远着呢!”白杨妈妈安慰着她的孩子,但声音低切,充满了伤感:“只是你们又瘦又黄……”
③“妈妈,我们虽然瘦,可是也没得病呀!”“天气凉了,水分少了,我们吸不足水分就瘦了。”“妈,黄也没什么呀!”一片叶子说,“只是秋风吹走了叶绿素,我们身体里积聚了太多的胡萝卜素,看起来才像穿了件黄袍子!”许多叶子赞同地点点头
④“可枫树的叶子又为什么那么红呀?”白杨妈妈问。
⑤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起来—“秋天温度低了,枫树的叶子积累了较多的糖分来适应寒冷。糖分多了,叶子就会形成较多的另一种物质一一花青素!”“花青素是红的,枫叶就红了,所以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⑥你一言我一语,白杨妈妈乐了:没想到孩子们懂那么多道理!
⑦过了一会儿,白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
⑧一个大些的叶子看着紧皱眉头的妈妈,深情地说,“妈妈别难过,虽然再过几天,我们就要离开您啦一可明年还要回来,和今春一模一样,裹一身绿裙子呢!”
⑨“所有的孩子都要离开妈妈吗?”一片小小的叶子间道。“不都是。天冷了,小熊和她的妈妈一起藏到树洞里;小燕子和她的妈妈结伴去了四季如春的南方;小松枝和松树妈妈一起迎着风雪,共抗严寒:而柳树、桃树、梨树的叶子一到秋天就会变黄,随风飘落……我们离开妈妈是为了节省水分,让妈妈多些营养度过漫长的冬天啊!”
⑩白杨妈妈含着沮点点头,模糊的视线里一片片叶子飘起来了,越像一只只黄灿灿的蝴蝶……
【1】秋天到了,白杨的叶子又瘦又黄,这是因为:( )
A. 天气凉了,叶子吸不足水分 B. 秋天,妈妈给叶子穿了件黄袍子
C. 水分和叶绿素少了,胡萝卜素多了。 D. 天气凉了,白杨的叶子生病了。
【2】秋天,枫树叶子变红了,这是因为:( )
A. 诗人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B. 枫叶里形成了较多的花青素。
C. 秋天下霜了,枫叶就变红了。 D. 秋天的枫叶本身就是红的。
【3】第⑦自然段说,“自杨妈妈看着这些在风中飘动的小叶子沉默了”,是因为:( )
A. 白杨妈妈舍不得小树叶离开她。 B. 孩子生病了,白杨妈妈很伤心。
C. 冬天就要到了,天气要变凉了。 D. 再过几天,小树叶们就要落了。
【4】白杨树叶离开妈妈的原因是( )
A. 给妈妈节省水分,让她多些营养度过冬天。
B. 秋风像鞭子一样,不停地抽打着白杨妈妈。
C. 秋天叶子落了,秋风一吹就把叶子吹跑了。
D. 白杨树叶长大了,想要离开妈妈自己生活。
【5】第⑩自然段说,“白杨妈妈含着泪点点头”,这是因为:( )
A. 黄灿灿的白杨叶子落下来了,树妈妈觉得身上很疼。
B. 树叶很懂事,妈妈很欣慰,但又不忍心和他们分开。
C. 白杨妈妈知道孩子们说得都对,不得不这样做。
D. 小树叶们就要离开妈妈了,白杨妈妈非常难过。
【6】从文中看,过冬方式和白杨一样的是:( )
A. 燕子 B. 熊 C. 松树 D. 柳树
10、阅读《绿手指》片段,回答问题。
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能种出纯白金盏花的人。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还没见过。但是,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讲了,遭到一致反对。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色的。老奶奶选出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1】“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说说句子的意思。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金盏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老奶奶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六点十分的爱
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深圳一家外企应聘,并无意中提及中途或许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距离父母住的地方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女孩打过电话的几天后便踏上了列车。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早晨六点十分,停靠时间大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忽然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朦胧的曙色中看到了父母的身影。
她母亲急急忙忙地把一个用毛巾包着的大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里面是热气腾腾的肉饼汤。短暂的十分钟里,她的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满足、幸福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
列车开动时,女孩的父母握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女孩的喉头堵着,父母的身影远去时,她的泪水流了一脸。
她不知道父母是几点起身的,或许他们根本一晚没睡。煮肉饼汤,赶早班车——在浓黑的夜色里,他们已经为了一缸汤上路了。
是啊,有什么爱比得上夜半厨房为她而起的温暖蒸气?有什么爱比得上夜色中为她而赶路的匆匆脚步?在完全陌生的城市中,女孩觉得非常踏实。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 陌生(______)
【2】阅读短文后填空。
她母亲______________地把一个用毛巾包着的大瓷缸____________给她,揭开盖子,里面是________________的肉饼汤……父母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那样________、________地催促她一口口喝汤。从所填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在陌生的城市里,为什么觉得非常踏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时间允许女孩对父母说几句话,你觉得她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底世界》(片断)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1)用直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植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差异和 差异。
(3)为了说明植物的差异,作者采用了举例子的方法,用曲线画出作者举的例子。
(4)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围绕下面的一句话来写一段话。
这里的景色真美啊!
13、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篮蓝 蓝蓝)的天空,电(杆 竿)之间(联 连)着几(根 痕)细线,多么(像 向)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只 支)正待演(奏凑)的春天的(替 赞)歌。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
(篮蓝 蓝蓝)________的天空 电________(杆 竿) (联 连)________着
几(根 痕)________细线 (像 向)________五线谱
一________(只 支)(替 赞)________歌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不能用短文中出现的量词)
一________天空 一________细线
一________细雨 一________赞歌
(3)这段话把________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________。
14、阅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 傲慢 恼怒 轻蔑
【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睦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说明( )
A.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说明罐子的用途。
B.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 谦虚、毫不软弱。
15、阅读理解。
鹿角和鹿腿(节选)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这是一篇( )
A.成语故事
B.神话故事
C.童话故事
D.寓言故事
【2】选择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 )
A.迟疑
B.果断
C.害怕
D.忧郁
【3】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是怎样脱险的?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狮子灰心丧气不追了,鹿就脱险了。
B.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用力扯鹿角,挣脱树枝,鹿就脱险了。
C.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用四肢拼命奔跑,鹿就脱险了。
D.当鹿角被树枝挂住时,鹿用力扯鹿角,挣脱树枝,四肢拼命奔跑,鹿就脱险了。
【4】文中画线句是鹿说的话,鹿说这句话时的心情是( )
A.鹿很伤心,在危险来临时,鹿角差点儿送了他的命。
B.鹿很兴奋,在危险来临时,鹿腿让它狮口逃生。
C.鹿很感慨,在危险来临时,好看的鹿角差点儿让他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保住了他的性命。
D.鹿很难过,在危险来临时,好看的鹿角差点儿让他送命,而难看的鹿腿却保住了他的性命。
【5】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A.漂亮的外表不重要,内在的实用价值才重要。
B.不要沉迷于自我欣赏,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尽力快速逃离。
C.物尽其用,要保护好自己有用的东西,丢弃没用的东西。
D.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忽略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有孩子 有爸妈 也很好 爸妈 要说 当然对 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是 听见了 尾巴 一条狗 尾巴 一条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 拥有 还有 除了 什么 一只 尾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脚 的 香气 常被那 小朋友 勾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文实践园。
三(1)班的同学们计划去春游,你会推荐他们去哪儿呢?请写下来,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充句子,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
1.小丽多才多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市里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里的风景可真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天可真冷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子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
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晨跑。
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
6.老舍因为爱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__________________
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
8.遇到问题不要慌张,要沉着安静。
_________________
21、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总是能从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留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赶快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
要求:字迹整洁,语句通顺,条理清楚,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