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诗句中,哪一项说明花开花落,因时因地,一切从实际出发?(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进缺点 B. 说明立场 C. 传承文化 D. 发展想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蝉和狐狸》讽刺了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B. “一盆在他的床前,一盆在他的梦里。”这句话说明李小龙过度痴迷昙花,已经到了朝思暮想、接近入魔的程度。
C. 本学期所学的两首《绝句》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D. “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这“嘿”字体现了“我”抓住小海星时的兴奋。
4、下列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一项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丝绸 D.指南针
5、看拼音写词语
zūn jìng shū chú hào hàn mù yù
( ) ( ) ( ) ( )
yú yuè lǚ yóu qí huā yì cǎo
( ) ( ) ( )
6、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晚霞 ( )的鲜花 ( )的小树 ( )的琴声 ( )的大海 ( )的浪花 ( )的太阳 ( )的梦乡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______,《清明》这首诗写的是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______。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______,叫______,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__多年了。
8、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dāo jīng lì jì lù
biàn rèn là zhú yì shù
9、课外阅读。
美丽的绿竹林
绿竹林是美丽的。
夜晚皎(jiǎo)洁的明月映照竹林,撒下一地月光、竹影。
清晨,阳光亲切地抚摸着竹林,那一棵棵晶莹透亮的水珠,仿佛是一只只美丽的眼睛。绿竹林在晨光的沐浴下茁(zhuó)壮成长。
中午,是绿竹林最热闹的时候,可爱的金龟子开始演唱它那动人的歌曲;蟋(xī)蟀(shuài)竖起翅膀,弹起了琴;蚂蚁身着油黑发亮的礼服翩(piān)翩(piān)起舞……绿竹林也跟着节奏,轻轻摇摆,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这一切构成了一首美妙的《竹林交响曲》。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 ) 摇摆—( )
成长—( ) 动人—( )
【2】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在相关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短文围绕着绿竹林分别描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
沙漠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区域之一。为什么沙漠如此荒凉?按照我们一贯的理解,是因为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所以鲜有生命能在那些地区生存。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发现,不少沙漠地区并非干得不能生长植物,而是肥力不够,因为沙漠土壤中缺乏植物赖以生存的氮。不过,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沙漠地区土壤中含量少得可怜的氮还会不断挥发,以气体的形式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越来越少。
研究人员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地区选了几处试验点,通过精密测量仪器了解土壤中的氮是如何随着气温升降而变化的。研究发现,不管有没有阳光照耀沙漠,当地表温度达到40℃至50℃的高温时,土壤中的氮就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而在沙漠中,地表温度达到40℃以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研究人员还发现,地表温度越高,沙漠土壤中释放氮的速度越快。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沙漠的气温和地表温度也将越来越高,土壤中的氮也将越来越少,沙漠会变得越来越荒凉和贫瘠。
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会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的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壤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那么沙漠未来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1】地表温度达到( )时,土壤中的氮会以气体形式从土壤中迅速释放出来。
A.40℃至50℃
B.30℃至50℃
C.40℃至60℃
D.20℃至40℃
【2】沙漠化逐渐扩大的原因是( )
A.沙漠地区缺乏生命所需的水
B.沙漠的肥力不够
C.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
D.氮气的大量流失
【3】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根本做法是( )
A.给沙漠补充足够的氮
B.遏制地球气候变暖
C.在沙漠里种草种树
D.减少碳的排放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继续扩大,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池子与河流》课内阅读。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遵循—(____________) 安逸—(____________)
【2】在上文中,“我”是指___________,“你”是指___________,“这条规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受到人们的尊敬是因为( )
A. 它奔流不息
B. 它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C. 河流里的水非常清澈
12、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 )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 )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括号里写上与“美”相关的词。
【2】这段话主要围绕赵州桥的____这一特点来写的。(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3】从全文来看,画线的句子起到了_____的作用。( )
A.承上启下 B.总结全文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蝴蝶花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断地散发出一丝丝淡淡的清香,逗引着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
它看看自己周围,不过是些平平凡凡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即使开出一朵半朵小花,也很不显眼,还没有什么香味。蝴蝶花骄傲了。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的冠军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在一起,我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啊!”不久,蝴蝶花被花匠发现了,花匠把它移植到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它初到这里,看到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的芍药,比朝霞还要鲜艳……在这数不尽的名花中,蝴蝶花一下子又自卑起来。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难看的花了,什么人也不会理睬我了!”
蝴蝶花正在暗自伤心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大声嚷道:“快来看啊,这是什么花啊?”
“它叫蝴蝶花。”另一个孩子回答。
“多好看的蝴蝶花啊!”孩子们都蹲在蝴蝶花跟前……
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它这才明白,过去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芍药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
【1】给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______的花瓣 _______的清香 _______的牡丹 ________的芍药
【3】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蝴蝶花的心情变化词语,填在下面括号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名花”是指( )
A.牡丹和芍药
B.牡丹和蝴蝶花
C.芍药和蝴蝶花
D.牡丹、芍药和蝴蝶花
【5】蝴蝶花一开始认为自己是________,不愿意和________;后来被花匠移植到________,这时它又认为自己是________。
【6】蝴蝶花懂得了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你看天空——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这个语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在相关选项后面打上“√”。
A.太阳( ) B.云彩( ) C.雨点( )
D.水洼( ) E.余晖( ) F.群星( )
【2】这个语段是从(_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突出了天空的奇妙
A.颜色 B.形状 C.尺寸 D.体积
【3】仔细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那会是什么形状?讲述的又是什么故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用“ ”画出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骄傲的大树
有一棵大树,它自命不凡,常常吹嘘自己的本领,总觉得谁也没有自己的本领大。它讥笑自己周围的房屋矮小,大地低下,觉得自己伟大无比。人们经常在它的脚下浇水,它把这看做是对它的崇拜。于是它更加飘飘然,目空一切。
下雨天,人们成群结队地挤在树下避雨,它为了显示自己的了不起,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势,拼命摇晃。月夜里,它讥笑大地:“你瞧瞧,月光是先由我享受,然后才轮到你。”
一天傍晚,乌云翻滚,不一会儿,暴风雨来临了。大树一看,过路人四处奔跑,就是没人到它下面来避风雨。
大树在风雨中抖动着,它慌得不知所措,却硬挺着腰杆。不一会儿,它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脚跟部松动了,它奋力挣扎,猛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大树一头栽倒在大地上。它羞愧地对大地说:“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有力量的。”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吹嘘了。
(1)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自命不凡________
A.生命 B.以为 C.给予
②挺着腰杆________
A.笔直 B.伸直 C.很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①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惊慌。________
②心里想做,可力量不够。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羞愧——________ 崇拜——________
讥笑——________ 吹嘘——________
(4)文中“它把这看做是对它的崇拜”一句中的“这”是指________;“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吹嘘了”,这句话中的“此”是指________。
16、词句练习。
(1)河边的木瓜树上,一个成熟的木瓜掉进了水里。(加入拟声词)
________________
(2)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17、生活中学语文。
通知
3月12日下午,请各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同学到音乐教室集合,参加彩排。
3月10日
少先队大队部
今天是3月10日,少先队大队部计划在3月12日下午4:30,让各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同学到音乐教室集合,穿好演出服,参加彩排。
大队委东东写了这则通知,请你认真读通知,把发现的问题写在下面,问题(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诗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小男孩儿?
19、修改病句。
1.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科学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我的一本很有趣味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阳春三月,沉睡的柳树蒙蒙细雨唤醒。她吮吸着那雨露甜润的,慢慢地长出了惹人喜爱、讨人喜欢的嫩枝绿叶。
________
21、写作
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事,请把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