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A. 庐山的景色不能说十分秀丽。
B. 谁不说庐山的景色秀丽呢?
C. 没有一个人说庐山的景色秀丽。
D. 难道庐山的景色秀丽吗?
2、下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涨潮(zhànɡ)
B.模糊(mó)
C.风号浪吼(háo)
3、下列量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幅)水墨画 一(双)小手
B.一(朵)山花 一(只)红蜻蜓
C.一(根)绿玉带 一(顶)斗笠
D.一(条)雨珠 一(个)水葫芦
4、选词填空。
耸立 挺立 激烈 强烈 寂静 安静 节省 节约
(1)由于水资源缺乏,所以我们要( )用水。
(2)战斗正在( )地进行着。
(3)夜晚,校园里一片( )。
(4)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 猛烈——(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滴( )穿( ) 力( )无( )
( )泄( )通 开( )辟( )
画( )添( ) 凝( )静( )
焕( )( )新 ( )败俱( )
7、根据拼音写字词。
(1)这本 xiàng cè(______)是妈妈送给我的,我要好好 bǎo cún(______)它。
(2)中秋节时,我dú(______)自在yì guó(______)他乡,心里分外想念祖国的亲人。
(3)爸爸喝多了jiǔ(______)引起胃出血,以至于被送到了 shěng(______)医院。
(4)了解了故宫shè jì(______)的精妙,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的 zhì huì(______)。
8、多音字组词。
sì( ) sāi( ) dān( )
似 塞 单
shì( ) sài( ) shān( )
9、溪 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用“——”画出来,这句话把 比作 。
【2】这首诗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和 。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一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 ”。
10、阅读
___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zào),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luó)筐,能制成扁担、竹杠(gàng)、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wū)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fǔ)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①竹笋 ②竹子 ③竹子的作用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
“破土而出”指尖尖的竹笋_____。
“默默无言”指竹子成材后_____。
【3】用“﹏﹏”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4】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5】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_____的精神。
【6】读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kuā guā)着,大雪纷纷地飘(扬 落)。乌鸦兄弟都蜷(juán quán)缩(suō sō)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能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zhī zhǐ)是把身子蜷缩得更(近 紧)些。
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猛。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划去文中()里字的错误读音。
【2】保留文中()里用得合适的词,划掉另一个。
【3】“窝”字是_______结构的字,共_______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音节是_______。“耐”字是_______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在“耐得住”这个词中,“耐”的意思是:_______①忍受;②厌烦;③麻烦;
【4】在原文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上合适的语句,使文章完整。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温暖》,完成练习。
温暖
一个孩子问爷爷:“您有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的,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遍之后又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爱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您的胡子一翘一翘的很好看。”
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小孙子的这个“喜好”。这就叫温暖。
还有两个真人真事。
在美国,曾有个女孩给林肯写信,希望他留起胡子。林肯极认真地读了这封信,不仅立即给孩子回了信,还真的留起了胡子。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印度,泰戈尔曾收到一位姑娘的来信,信中问道:“爷爷,我想用您的名字给我的小狗命名,行吗?”泰戈尔不仅立即回信表示坚决同意,还特意加了一句:“在命名之前,最好先征求一下狗的意见。”当然这也叫温暖。
其实,温暖就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我以孤独的姿势站在车水马龙的交叉口,我看到无数的人面无表情地从我面前走过,偶尔有人停下来对我微笑,灿若桃花。
当你把温暖的心捧给这世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世界原来是如此温暖。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灿若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无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说明“温暖”无处不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戈尔的“温暖”表现在( )。
A.同意留胡子
B.胡子笑成了花
C.同意用他的名字给小狗命名
D.连续回答了孩子四遍同样的问题
【4】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有何不同。
当你把温暖的心捧给这世界时,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世界原来是如此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临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 )。
可是,( )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萧伯纳听了,不觉( )。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
【1】按照原文填空。
【2】大作家是指____,小姑娘是指____。
【3】在文中画出体现萧伯纳自夸的一句话。
【4】萧伯纳为什么把小姑娘当成自己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鹿口(渴 喝)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渴 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到 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 倒)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均匀 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词。
口(渴 喝) (渴 喝)起水
(到 倒)影 注意(到 倒) 多么(均匀 匀称)
【2】照样子写词语。
痛痛快快(AABB)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量词。
一________镜子 一________清风 四________腿 两________角
【4】用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一句反问句。
【5】比较鹿角与腿,选择填空。(填序号)
A.鹿角 B.鹿腿
①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美观、更漂亮。
②相比较而言,________更有实用性。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①所有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东西,都会存在送命的危险。___
②所有像鹿腿这样有用的东西,都会是难看的。___
③鹿角虽然美丽,却也有致命的缺点;鹿腿虽然难看,却有很大的用途。___
④鹿应该认识到角和腿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___
15、阅读理解。
小猴子“上当”
小猴子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在衣服上绣花。于是,猴子就问戴眼镜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天,小猴子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呦!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眼花,差点摔了一跤。他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老了,戴老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事情往往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小猴子会意地点了点头。
【1】文章共有(______)段话。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有___、____ 、_____。
【2】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模模糊糊(________)
【3】读了文章,我知道:眼镜有(__________)镜、(__________)镜。生活中还有(__________)镜等好多种呢!
【4】小猴子为什么生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章里找找:小猴子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台风泄气了,只好懒洋洋地朝海洋的另一个方向奔去。(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仿写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约一亿五千万年以前,地球上到处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深谷里、山坡上都覆盖着茂密的森林。(仿写列数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选做题)
(1)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A. B.
C.
D.
看着上面的图片,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上面的奇观会发生在什么地方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填序号)
①沙漠有时会出现___________。②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___________。
③高山之巅经常能看到___________。④天气寒冷,水汽充足的地方会出现___________。
18、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句话,照样子写一写你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
1.例: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变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下雨的时候,人在房子里躲雨,小鸟在巢里躲雨,蚂蚁在洞里躲雨,蝴蝶去哪里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三年级的同学交流了观后感并观看了《飞屋环游记》。
________________
(2)《大林寺桃花》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写的。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山坡上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盛开着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花、淡紫的牵牛花一丛丛……等我活泼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地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
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题目:我喜欢___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可以写一处风景名胜,也可以写一种植物、一种动物。要写你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特点。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