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 )
A.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B.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C.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D.叶子下就会聚起许多小小的虾。
2、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A.不但……而且……
B.不是……而是……
C.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今天下午夏明没到学校,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C.这次春游同学们基本到齐了,没有一个不来的。
D.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的语文成绩普遍提高了。
4、选择适当的解释填在括号里。(6分)
光:①只;单。②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③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
(2)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
(3)弟弟把零花钱都花光了。( )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全。③推选;选举。④举动。
(4)孩子们骄傲地举起了手。( )
(5)经过投票选举,王一涵当选了班长。( )
(6)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建筑。( )
5、词语模仿秀。
一心一意(ABA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AABC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又踢又跳(又~又~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越飞越高(越~越~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汉字。
mì fēnɡ( )zhuó shānɡ( ) kūn( )虫 shòu( )星
jiǎn chá( )xiū jiàn( ) kuò( )号 kuà( )越
7、课文背记。
(1)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身____________,一双_____________,一对_________________,凑成了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蜻蜓飞过来,告诉我______________。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拼音写字我最棒!
9、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受益无穷:________。
(2)用文中划线的词语造句。假若……就……
_____
(3)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说你对“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10、离开海洋的鱼
①一条生活在大海里的鱼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
②一天,这条鱼被渔夫打捞了上来,它高兴地在网里摇头摆尾。但当它听到渔夫与他的儿子讨论用什么方法吃它的时候,它吓得昏了过去。当它醒来时,发现自己正待在一口装满水的破旧水缸中。原来,是它那身漂亮斑纹救了它。
③每天,渔夫都会往水缸里放些鱼虫,鱼很高兴,不停地晃动着身子,展示着它漂亮的外表,讨渔夫的喜欢。
④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鱼儿一天一天地在水缸里游,每天享受着这样的生活,再也不愿意回到大海了。
⑤渔夫要出海了,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留下儿子看家和照顾那条鱼。第一天,鱼儿没按时吃到鱼虫。第二天,它没有吃到任何东西,开始抱怨渔夫的儿 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一条漂亮的鱼。第三天,它饿得头昏眼花,渐渐支持不住。 这时,它想到以前在大海里,虽然有时十多天找不到食物,但自己依然行动敏捷, 和伙伴们漫游觅食,可现在身子发了福,而且游水的本领也大不如从前了。第四 天,鱼儿终于有吃的了,但不是鱼虫,而是渔夫儿子吃剩的饭。鱼顾不上讲究这 些了,大吃起来,它饿得实在不行了,再不吃,也许会饿死。渔夫的儿子总是隔 三岔五地送些剩饭,鱼儿不停地抱怨,但它一点办法也没有。
⑥终于,有消息传来,渔夫出海遇难了。渔夫的儿子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什么都带上了,只是忘了那条漂亮的鱼儿。
⑦鱼又开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没有吃的,抱怨渔夫的儿子对它太无 礼,抱怨渔夫轻易出海……只是忘了抱怨自己。它又开始幻想:一个富商路过此 处,发现一条漂亮的鱼,于是把它小心地收好,养在自己家中的大水缸里,每天都有可口的鱼虫……
⑧太阳升起来了,四周静悄悄的,在那口破旧水缸里,一条漂亮的鱼漂了起来,它已经死了。
【1】这条鱼一心想离开大海是因为:( )
A. 它总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乏味。 B. 大海中其它的鱼让它感到讨厌。
C. 它想去别的地方过一种新的生活。 D. 它觉得自己生活乏味,想过一种新生活。
【2】第②自然段渔夫和他的儿子没有吃掉这条鱼是因为:( )
A. 这条鱼救了渔夫。 B. 鱼吓得昏了过去。
C. 他们不喜欢吃鱼。 D. 鱼漂亮,舍不得吃。
【3】第⑤自然段的“这样对待”指的是:( )
A. 给它鱼虫吃。 B. 不给它食物吃。
C. 给它剩饭吃。 D. 渔夫出海了不管它。
【4】下列选项能表现出第④自然段中鱼的心情的是:( )
A. 安于现状 B. 后悔莫及 C. 力争上游 D. 无可奈何
【5】以下各项是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一条鱼觉得生活乏味,一心想离开大海,去过一种新的生活。
B. 一条鱼总是抱怨别人,大海中其它的鱼都不喜欢它。
C. 一条鱼离开大海到渔夫家,在渔夫出海前它过着幸福的生活。
D. 一条鱼被渔夫收养,渔夫遇难了,他的儿子走了,鱼死了。
11、认真听老师读短文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学问的故事
从前,有个老人很有学问。他的屋里有一块匾(biǎn),上面写着“学问”两个大字。老人死了以后,两个儿子把匾一分为二。
哥哥拿了一个“学”字,从早到晚只是读书,不提问。
弟弟拿了一个“问”字,专门提问,却从不读书。日子长了,两个人都学得稀里糊涂。
后来哥俩想起父亲的教导,学问,学问,要又学又问。于是,他们俩开始勤学好问,结果也像父亲一样,都成了有学问的人。
【1】下列句中“学问”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请选择。
A. 学识 B. 既读书又提问
【2】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学习的词我还想写几个。
勤学好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带领——( ) 常常——( ) 只好——( )
【2】请说一说禹是怎样治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体现了禹( )。
A. 能吃苦、勤劳、勇敢的品质。
B. 服从命令,认真负责的品质。
C. 不怕吃苦、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品质。
【4】用自己的话表达对禹的敬仰和爱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调皮的日子(节选)
最气人的是,到了新年,姑父给小沙的礼物不是压岁钱,也不是钢笔,更不会是什么香甜食品,而是半打新式的旋转牙刷,这种礼物价格很贵,可没有一个小孩会喜欢。
当然,小沙有个脾气大大的好的妈妈,她从不骂小孩,也不会用手指敲我们的脑袋。但是,她有个想法让人害怕:她希望我和小沙都胖乎乎的,①一站到体重秤上那计量针就往右倒去。
可是,小沙十分瘦弱,像姑父那样细胳膊细腿。姑妈每天追着小沙说:“再吃块面包好不好?就一小块!多吃点儿有抵抗力!”假如小沙点点头,那么就彻底陷入麻烦中。因为,姑妈会切下一块砖头那么厚的面包说:“就这一点点,吃完再加!”假如小沙答应把这一大块面包吃光,那么,在吃面包期间,姑妈一会儿会往面包里夹三块肉,一会儿又会涂两层黄油,有时还一定要放个煎蛋进去。总之,那块面包会变成巨大的超级面包,看上去像是供给日本相扑队员吃的特制面包。②小沙常常被这样的面包噎(yē)得抻(chēn)着脖子打饱嗝儿,样子像傻呵呵的北京填鸭。
即便这样,姑妈还说:“再来一块怎么样?”她真的不怕小沙的肚子爆炸?过新年时,她送给小沙的礼物是:一罐五公斤重的压缩饼干。
小沙求我帮忙出点子,说再这么吃下去他会成为一个饭桶。我对他说,最好家里能养一头宠物猪,它食量大,吃不掉的东西可以供应给它。
小沙欣喜若狂,去跟姑父要求养一头猪。姑父大喊大叫,说猪会乱拉屎的,这样家里岂不成了猪圈?其实,可以给猪用上新式尿布,那叫“尿不湿”,电视广告上有的。③不知为什么,姑父竟没想到这个办法。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句子,用上“不是……也不是……而是……”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3】姑父送给小沙的新年礼物是_____________;姑妈送给小沙的新年礼物是_________,姑妈送这个礼物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画横线句子“站到体重秤上那计量针就往右倒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抓住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短文,你觉得最有趣的情节是哪个?请简单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花大姐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luò là)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fèng féng)。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qīxī)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yì yí)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划出来
【2】照样子写词语
顺顺溜溜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语音的延长 C.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5】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瓢虫的硬翅与膜翅的关系:( )
A. 瓢虫靠扇动硬翅飞行,膜翅作陪衬。
B. 瓢虫靠膜翅飞行,硬翅起保护作用。
【6】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答案。
星点与瓢虫种类的关系:( )
A. 星点不同,表示瓢虫的种类不同。
B. 星点漂亮,但与种类无关。
15、阅读理解。
蜻蜓和蚂蚁
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片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都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蜓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
“收留我吧,好心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
“朋友,我很是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天接着一天,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
“那么你——”
“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
“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好日子”指的是______的日子。
【3】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表述最准确的是( )。
A.不能不劳而获。
B.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C.不能光看眼前。
D.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为代价的,不能只贪图享乐。
16、我能按照要求写句子。
(1)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繁叶茂的银杉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本我的很有趣味的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3)月亮一出来,星星就看不见了。(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_____,过节时间是:_____,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我喜欢的原因:____。
18、句子乐园。
1.也由南方飞来,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修改病句)
2.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句中“翩翩起舞”属于 式词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 、 。
我也能用“翩翩起舞”这个词写一句话:
3.“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 图。我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4.河北人把尖头绿妈蚱叫作“挂大扁儿”。(改为“被”字句)
19、修改下面的病句。
(1)我的家乡再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的容貌和声音都很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老师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崭新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有益的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段,将存在的问题改一改。
在一颗高大的大柳树旁,有一小片肥沃的土地,刺猬就在这里开发了一个约10厘米深、20厘米宽的洞。我马上只看了它一眼就喜欢上它了:它像睡着了一样,它的头朝腹部弯曲,身体缩成一团,翻来翻去愣是连眼睛都找不着。
________
21、作文。
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他们之间可能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发挥想象,编写一则故事。
提示:要根据图中的内容来编写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