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仍(rén)然 能干(gàn) B. 兴(xìng)奋 高兴(xìng)
C. 麦种( zhǒng) 种(zhòng)下 D. 仿佛(fú) 大佛(fó)
2、“因释其末而守株”中“因”的意思是( )
A.因为
B.于是
C.放下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有误的是( )
A.撒腿(sā) 不禁(jīn) 皱眉(zhòu)
B.挣脱(zhēng) 珊瑚(sān) 匀称(chēng)
C.配得上(pèi) 倒映(yìn) 称呼(chēnɡ)
4、当艾弗里想捉夏洛时,( )救了它。
A.小羊
B.公鹅母鹅
C.弗恩
D.坦普尔顿的臭蛋
5、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公园 一(______)花瓣
一(______)荷花 一(______)画
一(______)衣裳 一(______)好梦
一(______)清风 一(______)小鱼
6、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五( )十( ) 瑰丽( )( ) 百( )百( )
各( )各( ) 成( )结( ) ( )上( )下
1.我发现画“ ”的词语都含有_____,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两个:____、___。
2.描写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表示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
7、传统文化伴我行,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泱泱中华的文化符号最出彩!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让我感受到初春的融融暖意。“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让我看到春天的明丽色彩。诗中的美景道不尽!
3.“千门万户瞳疃日,_______________”时的祈盼,“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时的哀伤,“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时的浓浓思念。诗中深情诉不完!
4.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______,常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我也变得优秀起来了。
(2)小刚知道自己犯错了,但就是不改。老师送他一句话,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shì shū zhǎn méi tàn zhǔ tuō lì shǐ
bō làng zhī mɑ xùn sù jiù jiu bān jiā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珙(ɡǒnɡ)桐又名“鸽子树、水梨子”,是落叶乔木。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合成球形头状花序。由于其花形似鸽子展翅,白色的大苞片似鸽子的翅膀,暗红色的头状花序如鸽子的头部,绿黄芭的柱头像鸽子的嘴喙(huì),盛开时犹如满树群鸽栖息,被西方人称为“中国鸽子树”。核果肉质,椭圆形或矩状卵形,表面紫色,有黄褐色小斑点。
材料二:
蟑螂亦称“蜚蠊(lián)”,为腐食动物,喜昼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内。经得起酷热及严寒的考验,至今分布相当广泛。蟑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就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活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家里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1】理解文本:以上阅读材料中提到的“活化石”包括( )。
A.银杏 B.珙桐 C.蟑螂 D.以上都是
【2】提取信息:根据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珙桐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蟑螂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却没有像恐龙一样灭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发表看法:地球是地球生物的共同家园。为了让“活化石”不至于变成“化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言之有理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这段话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这方面来介绍赵州桥的。
【3】“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昆虫备忘录(节选)
选文一:
独角仙
①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②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
③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选文二:
花大姐
①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②北京人把瓢虫叫做“花大姐”,好名字!
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害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1】读《花大姐》短文时,当我读到“款款”一词,仿佛看到瓢虫像_______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下来。
【2】认真阅读以上两则选文,选用关键词,完成图表。
【3】我也能从“名字、样子和动作”等方面给一种小动物做备忘录。
小动物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语句,对的打“√”,错的打“×”。
(1)从“顺顺溜溜”可以看出,瓢虫收翅的动作很熟练,干脆利落,顺顺当当。(________)
(2)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虽然是害虫,但作者依然喜欢它们。(________)
(3)从“这家伙,是昆虫里的霸王。”可以看出,作者讨厌独角仙。 (________)
(4)作者的语言非常生动优美,读着读着,昆虫们的样子仿佛出现在我眼前。(________)
12、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跳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主要是写___________。
【2】划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请选择一个,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训练
母亲给我两次生命
当你需要的时候,母亲总在那里。她帮助你、保护你、听你倾诉、给你建议,从身心上给你最大的关爱。她企盼着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一年52周,她的家庭里充满爱和温馨。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母亲。没有语言可以形容母亲对我,她最小儿子的爱。
那年,我才16岁。我和一大批犹太人一起被送到了集中营。显然,到那里只有死路一条。就在那时,母亲突然出现在集中营,她跟德国军官交涉了很久,不知道柔弱的母亲怎么说服了那些冷血动物。他们最终同意我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母亲留下。母亲再也没有回来。
那是50年前的事了。我至今还记得母亲对我说的最后的话语和我离开时她无限眷恋的眼神。“孩子,我已经活得够长了。你还要继续活下去,因为,你是那么年轻啊。”母亲微笑着说。
绝大多数母亲都给了他们的孩子一次生命。而我的母亲,却给了我两次生命。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取而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眷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记忆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给了我两次生命,分别是指哪两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道柔弱的母亲怎么说服了那些冷血动物”这句话中的“冷血动物”是指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文中的“害人精”指的是____________。
【2】剃头师傅对小沙这样的顾客的态度是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小沙对剃头师傅的态度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
【3】老师傅给他剃头,让他痛苦的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类文阅读。
返乡报春的家燕
春天,家燕们随着温暖的春风回到它们的故乡。在那时,家燕们大量地繁殖,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天气转凉的秋天,它们成群结队地向南移,飞到印度、南沙群岛等暖和的地方,再建一个新家。
家燕有一个“怪癖”。
家燕还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无论迁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它们也能够返回故乡。
家燕返回家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一个新的巢穴。家燕们不断地用嘴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没多久,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窝便出现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家燕体态轻盈,一对翅膀又窄又长,飞行时好像两把锋利的镰刀。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家燕还是捕虫能手,几个月就能吃掉大约25万只害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伤害它们哟!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成群结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山万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 主要内容 |
第1自然段 | 春天返乡,(____________)。 |
第2自然段 | (____________),一闪而过。 |
第3自然段 | (____________),准确返回。 |
第4自然段 | 头等大事,(____________)。 |
第5自然段 | 体态轻盈,飞行迅速。 |
第6自然段 | (____________),不能伤害。 |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句子写得优美生动的,并填空。
它们飞行时似一支刚离弦的箭,“嗖”的一声发射出去。
作者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用“嗖”模拟箭离弦时的声音,表现了家燕飞行时只听到______,看不到______的迅速。
【4】读文中画“ ”的句子,并仿写一种动物的特点。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共享单车随处可见,请你结合生活中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说说你的发现并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1】句中加点词“大致”使句子意思表达得更准确,请在下列句子中用“○”圈出有类似作用的词语。
(1)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2)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3)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
(4)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
【2】对句中画“____”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①作者不知道花钟算不算有趣,在询问读者的意见。
②作者认为花钟很有趣,这样问是为了增加读者在阅读时的参与感,也使语言更加活泼。
18、小明在街上看到了下面这则寻人启事。你认为按照这则寻人启事提供的信息,丢失的人能找到吗?请你结合如何写“寻人启事”的相关知识,具体说明理由。
寻人启事
我的老父亲头脑不清,在大街上走失。望好心人看到后提供线索,本人必有重谢!(重谢:以5-10万元作为奖金)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言行不一是一种极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月13日,终于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到了,一朵朵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是第一天开学,他穿戴的都是新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问题引起来大家的沉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同学们练写毛笔字的积极性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情地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我喝了一杯牛奶和两片面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分别骑着自行车和汽车出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明穿着棉衣和围巾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我们生活中你一定品尝过快乐,也一定经历过痛苦,请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写一写,做到重点突出。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