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课文题目《剃头大师》,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非常有剃头的天分,比老师傅还要熟练,因此自封“剃头大师”
B.以《剃头大师》为题目,带有自嘲的意味,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C.以《剃头大师》为题目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剃头的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从而产生了戏剧性的表达效果
2、鲁艳青为贾里的生日点播的金曲是____。( )
A.《好想你》
B.《祝你生日快乐》
C.《今天,是你的生日》
3、下面有一个词语能够替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它是( )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吃驴,就转身往回走。
A.贪心
B.甘甜
C.安心
D.满意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折腾(zhē) 名称(chēng) 鲜为人知(xiān)
B.作坊(zuō) 挣脱(zhēng) 张牙舞爪(zhǎo)
C.呕吐(tù) 模样(mú) 千乘之国(shèng)
5、根据语境填空。
(1)“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阅读中应该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做思考。
(2)“____________” ,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3) 春天,校园里绿草如茵,墙角的一枝杏花悄悄地探出院墙,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吟出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____________。
(4)小明不爱阅读,每次写作文总是抓耳捞腮,苦恼不已,我会用唐代是诗人杜甫的名句“_____________”来劝告他。
6、辨字组词。
喧________ 渲________
旋________ 漩________
7、补充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
眼花( )( ) ( )开生( ) ( )不足( )
无可( )( ) ( )不( )风 茫无( )( )
( )波( )流 ( )( )闪闪 波涛( )( )
(1)无风时,大海( );起风时,海面上( )。不同的天气,大海会带给你不同的景象。
(2)与大海的( )相比,小溪流里的这点水是( )的。
8、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
凡 妇 怨 尊
9、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用“ ”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动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 )→( )→( )→晒
【3】蔡伦的这种造纸术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能见到蔡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niànɡ)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那么它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蜜蜂通常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
【1】短文写了蜜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靠_______________辨别方向。
【2】用“____”画出短文中能说明“蜜蜂是勤劳的昆虫”的句子。
【3】蜜蜂通常利用__________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__________作为参照点,通过__________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__________;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__________。
【4】你还知道蜜蜂的哪些知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节
①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除了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年历,各自过自己的年节外,其他各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
②“年”的最初含义来自农业,谷子一熟为一年。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年,商朝以十二月初一为年。到了西汉,汉武帝恢复了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年)。古时候称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叫“春节”,“元”就是开始,“旦”是指早晨,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③春节是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从城镇到乡村,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有卖年画春联的,有卖灯笼爆竹的,有卖窗花脸谱……这“年”从腊月二十三一直过到正月十五。特别是在农村,过年的气氛更热烈,大年三十要守岁,包饺子,贴春联,放爆竹;大年初一要走亲访友拜大年……
④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它便出来吃人。一个腊月三十的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巧有两个牧童在比赛甩鞭子。“年”忽听半空响起啪啪响声,吓得望风逃窜。“年”窜到另一个村子,它朝门缝里一望,那亮闪闪的灯光,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得溜了。后来大家才知道“年”怕响、怕光。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想出了许多抵御“年”的方法,这些方法逐渐演化为过年的风俗。如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又如旧时把“对联”叫“桃符”,意思也是为了驱逐邪恶,后来才改叫“对联”或“春联”。再如,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除了准备同猛兽搏斗外,还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1】第③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
【2】第④段中出现“如”“又如”“再如”,下面对它们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使读者更清楚春节习俗的演变 B.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特点
C.为了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D.清楚地介绍“年”怕什么
【3】为什么人们用“放爆竹”的方法抵御“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各少数民族都同汉族一道过春节。(______)
(2)“年”的最初含义与农业有关,历史上各个朝代过年的具体时间不尽相同。(______)
(3)腊月三十全家人吃年夜饭,只是为了庆祝丰收。(______)
【5】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很多风俗,请你仿照例子,猜测你喜欢的风俗的来历。
例: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爆竹,这大概是从牧童赛鞭子演变而来的。
_____________,这大概是从____________演变而来的。
12、乘坐地铁注意事项
①当屏蔽门正在开启、关闭,有警告声音提示时,严禁强行上下车!
②严禁向轨道交通区域抛掷杂物、垃圾。
③地铁车厢比站台略高10厘米左右,老年乘客下车时要特别注意脚下。
④乘坐地铁时,拍照不能使用闪光灯。因为有可能会让地铁工作人员误认为是站台发出的信号灯,从而干扰地铁的正常运行。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当屏蔽门正在开启、关闭,有警告声音提示时,不能上下车。( )
(2)在轨道交通区域,可以抛掷垃圾、杂物。 ( )
(3)老年人在下车时,要特别注意脚下,防止摔倒。 ( )
【2】地铁车厢比站台略高( )厘米左右。
A. 7 B. 8 C. 9 D. 10
【3】乘坐地铁时,为什么拍照不能使用闪光灯?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乘坐地铁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写一条或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惹事的嘴巴
①穿山甲躺在山坡上晒太阳。他跷着二郎腿,边看蓝天下飘过的白云,边大声说:“真稀奇,河马不是马,犀(xī)牛不是牛,豪猪不是猪!”
②路过的犀牛听见了,好奇地拐过来,问:“你从哪听来的?我们犀牛怎么不是牛了?”
③穿山甲猛地看到大块头犀牛走过来,吓得“噌”一下站起来,满脸堆笑着说:“我是听猩猩博士说的。它说犀牛和牛没关系,却和马是亲戚。我也说不明白原因。要想弄明白,你还是亲自去问猩猩博士吧!”
④犀牛转身就走,边走边“呼哧、呼哧”地说:“等着,我这就去问猩猩博士。要是你造谣,我一定回来找你算账。”
⑤穿山甲盯着犀牛撅(juē)着肥屁股走远,打了一下自己的嘴,说:“臭嘴巴,惹事了吧?我得赶紧搬家,要是大块头回来可就糟了!”
⑥建新家对善于土中作业的穿山甲来说不是难事。选好新址后,只一会功夫,他就钻入土中了。他先用两只前肢的硬爪挖松泥土,然后,把全身的鳞片都竖起来,像装了无数个簸箕(bò ji)。最后,他好似一台推土机,推着土向后退,将土全部推出来,新家就建成了。
⑦虽然建新家不难,但还是有些累的,穿山甲刚想在家门外的树下休息,就听见一声“穿山甲老弟——”从远处传来,是豪猪“驾到”。穿山甲猜到是自己惹事的嘴巴找来的祸,马上爬到树上躲了起来。
⑧豪猪披着带刺的铠甲径直走到树下,说:“穿山甲老弟,藏什么呀?我早就看到你了。听犀牛说,他找猩猩博士问过了,犀牛确实不是牛。我也想问问,我们豪猪不是猪,那是什么?”
⑨“你也去问猩猩博士吧!”穿山甲很希望豪猪快点走。
⑩“博士不在家,我来就想问问你,没别的意思。”豪猪很客气。
⑪穿山甲从树上掉下来。吓得藏在树洞里的一只小老鼠“吱吱”叫着逃跑了。豪猪也吓了一跳,_____问:“你怎么掉下来了?没摔坏吧?”
⑫穿山甲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站起来,笑嘻嘻地说:“没事,我就是这样下树的。”豪猪说:“我见过小松鼠脑袋朝下下树,你这样下树法还真很新奇,怪不得猩猩博士会把知道的都告诉你。”
⑬“我听猩猩博士说,你们豪猪和猪没任何关系,却和他们是亲戚(qi)。”穿山甲指着那只逃跑的老鼠说。
⑭“什么?老鼠?”豪猪瞪大了眼睛,这真是不可思议!
⑮“河马也不是马,反而同牛是亲戚。我也就知道这些,如果你想了解详细的依据,那只有等猩猩博士给你讲解了。”
⑥这时,一只老虎突然从旁边蹿出来,“嗷”的一声,把穿山甲吓得“刺溜”一下钻回了家。豪猪躲闪不及,只好张开全身的尖刺,与老虎对峙。老虎用嘴巴咬,嘴巴被刺得鲜血直流;用尾巴扫,尾巴像被无数根针扎了一般,疼极了。吃不到豪猪,老虎只好走了。
⑰见老虎走远,豪猪大声说:“出来吧,没事了!”穿山甲没料到豪猪会毫发无损,由衷地夸赞:“你可真了不起!”
⑱豪猪_________说:“没什么了不起的,都说我们与老鼠是亲戚……”穿山甲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可思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毫发无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短文内容,按要求写句子。
(1)穿山甲________从树上掉下来。(加上拟声词,让句子更形象)
(2)豪猪躲闪不及,只好张开全身的尖刺,像___________。(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3)穿山甲打了一下自己的嘴,说:“臭嘴巴,惹事了吧?我得赶紧搬家,要是大块头回来可就糟了!”(转述穿山甲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第⑥段的大意:___________。用心品读其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下你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人物的动作或神态,在⑪⑱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你觉得短文以《惹事的嘴巴》为题有趣吗?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中第______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写出荷叶__________的特点。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
【5】“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句中“冒”能否换成“长”或“伸”,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②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③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烂漫”在词典中有两个意思:①颜色鲜明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烂漫无比的春天”中的“烂漫”应选第_________个意思。
【2】画“ ”句子中的“赶集”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说明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作____________。
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选文后两个自然段,我发现燕子不仅身_________,而且飞得_________。
【4】如果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我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弟弟觉得受了委屈,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照样子补充句子)
妈妈生气了,________关上了房门;不再理睬我和妹妹。
(3)接着把句子写完整。
教室里安静极了,________
(4)老师说:“我明天出差,语文课由李老师来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去开会,下午才能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戴着方帽子走在大街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回答问题。
1.柴斯特是一只_________。塔克是一只_______________。
2.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你是中队长,要严肃要求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漂亮的一条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许多蔬菜,有茄子、西红柿、苹果、青椒等。
___________________
21、回想你的记录卡,你观察了哪一种你喜欢的植物朋友?请自拟题目,给我们介绍一下它吧。注意语句通顺,尽量使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