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
A.雕刻和打磨(玉石)
B.思索,考虑,揣摩
C.加工使精美
2、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再,又。 B.却是。 C.即使。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解释。 B.放下。 C.拿起。
【3】迟日江山丽。( )
A.太阳升起得慢。 B.春天白天渐短。 C.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4】春风送暖入屠苏。( )
A.一种酒。 B.一种草。 C.一种药。
3、东汉杰出的科学家( )发明了“地动仪”。
A.鲁班
B.张衡
C.沈括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什么?”他用手指着我脖子上的五星红旗,惊奇地问。
B.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C.“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5、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富饶——( ) 高耸——( ) 茂密——( ) 新鲜——( )
优点——( ) 出色——( ) 温暖——( ) 勤劳——( )
6、我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可贵的( ) 弯弯曲曲地( )
高兴得( ) 和颜悦色地(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这首诗用一个“ ”字点染“江山”,描写了一幅清风拂面、 、 、鸳鸯慵睡的明丽春景图。
(2)《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首句写 ,即 ;次句写 ,到了小溪的尽头,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又换走山路;第三句写
“ ”,游山归来的路上,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 ,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3)《燕子》一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色,赞美了 的小燕子,表达了作者对光彩夺目的春天的 之情。
8、读拼音,写词语。
xíng zhuàng hú li líng qián qiǎo miào kè fú
xiāng cháng jì xù táng guǒ mì mì xī wàng
9、阅读理解题。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教我画画。他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21教育网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好,下一个。”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 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 )
审视 半晌 严肃 教诲 熟悉
2.我会写反义词。
熟悉( ) 相信( ) 开始( )
3. 我为什么看到的杨桃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
4. 老师和父亲的道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
不知不觉,春风已经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近了!近了!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不光是我一个人,所有动物、植物都感受到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看,桃花、梨花、迎春花……像比赛一样竞相开放,那红的像火、黄的似霞、白的如雪,真是繁花似锦,闭上眼睛,一阵阵的馨香迎面扑来,让人陶醉。细听,蜜蜂们已在辛勤的工作,嗡嗡地飞来飞去。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杨柳姑娘披着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婆娑起舞,那美丽的舞姿,那轻盈的步伐,仿佛要飞起来,清澈平静的流水倒映出她多姿多彩的身躯,岸上的绿草和鲜花倒映在水中,水底仿佛是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
“一年之计在于春”,着春天的日子多美好啊!早晨春光透过树梢,洒在五光十色的画檐上,湖面上红绿相映的倒影随着微波荡漾,和三三两两的小舟构成一幅极美的图画,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春天,真美啊!”
【1】用“_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2】第2、3自然段都描写了哪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句子,它的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一句____________,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请你再试着写几句这样的话。
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传递
①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②司机倒是没有把我赶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③可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gān gà)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④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是位老太太,满脸皱纹,一套灰色布衫,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看就是外地人。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⑤老太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太笑了,这笑声使我越发不安起来。我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我去换开零钱后给您。”
⑥老太太又笑了:“不用这么客气,也算咱俩投缘,我正好有一元零钱。我儿子一家在这里打工,三年前来城里投靠儿子,第一次坐公交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粗心的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⑦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投:A.放进去,送进去; B.合,迎合; C.找上去,走向。
(1)不用这么客气,也算咱俩投缘,我正好有一元零钱。(____)
(2)我儿子一家在这里打工,三年前,我来城里投靠儿子。(____)
(3)第一次坐公交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____)
【2】文中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部分是( )描写。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外貌描写 D.动作描写
【3】用“﹏﹏﹏”画出第⑤自然段中的问句。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它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了三次投币,三年前______;今天______;将来______。
A.老太太帮我投币
B.我帮没零钱的人投币
C.小姑娘帮老太太投币
【5】本文题目《传递》,你认为“传递”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热带来的疲(pí)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2分)
(2)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4分)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
13、阅读理解
懒惰的乌鸦
从前,乌鸦的羽毛是五彩缤纷的。
冬天快要来临了,动物们都在准备冬天的食物,唯独乌鸦还在树上懒洋洋地睡大觉。百灵鸟看见了,好心地劝告她:“乌鸦姐姐,冬天快到了,你快点去找冬天的食物吧!”乌鸦张开朦胧的睡眼,望了百灵鸟一眼:“太阳还当空照哩!晚一点找食物也不迟!”说完,又呼呼大睡了。百灵鸟无奈地看着她,只好飞走,又忙着去找食物了。
冬天很快就到了,乌鸦因为还没有找到食物,她忍着饥寒,挨家挨户向别人借点食物,大家都说:“谁让你这么懒惰,不听劝告的,我们是不会同情一个懒惰的家伙的。”
乌鸦只好忍着,飞啊飞啊,终于找到一个荒废的树洞。她用木柴钻火取暖,在旁边睡着了。火越烧越旺,把乌鸦的羽毛烧着了,而乌鸦却浑然不知,她的羽毛被烧成黑色了。
从此以后,乌鸦子子孙孙的羽毛都是黑色的了。
【1】冬天快要来临了,乌鸦在 ,动物们在 。( )
A.睡觉 找食物
B.找食物 睡觉
C.借食物 找食物
【2】冬天到了,乌鸦为什么没有食物?( )
A.因为乌鸦想冬眠,不需要食物。
B.因为乌鸦没有朋友,借不到食物。
C.因为乌鸦太懒了,冬天还没到时,不去找食物,反而懒洋洋地睡大觉。
【3】“太阳还当空照哩!晚一点找食物也不迟!”从中你看出了一只怎样的乌鸦?( )
A.无忧无虑
B.得过且过
C.不因以后的生活而焦虑
【4】你能用相关的名言警句说说体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街上人山人海。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店的主人大吃一惊。最让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我要!我要!”儿子嚷嚷着。
“不懂事的孩子!好好的方帽子不戴,要戴圆帽子!”
儿子不理他,拾起圆帽子戴在头上,一溜烟似的跑了。
【1】下列哪个词与“人山人海”意思相近?( )
A.繁花似锦 B.人声鼎沸 C.空无一人
【2】方帽子店的主人对什么感到吃惊?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在密密麻麻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 )
B.街上人山人海。( )
C.他自己的儿子也戴了一顶圆帽子!( )
D.自己店里密密麻麻都是方帽子。( )
【3】方帽子店的主人对圆帽子的态度是(______),儿子对圆帽子的态度是(______)
A.接受 B.排斥 C.喜爱 D.无所谓
【4】哪句话写出了方帽子店主的儿子跑得很快?用“ ”在文中画出来。
【5】方帽子店主为什么不喜欢圆帽子?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A.他觉得方帽子戴着挺舒服。( )
B.他觉得圆帽子太奇异,不符合传统和习惯。( )
C.他猜测圆帽子戴着会不舒服。( )
D.他墨守成规的本性让他难以接受新事物。( )
15、课内阅读:(5分)
本学期,我通过学习《地球只有一个》、《长童话的森林》等课文,使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通过学习《跳水》、《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等课文,使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你和同学李芳约好了周日去公园玩,但是周日你却因临时有事忘了去。晚上,李芳气呼呼地给你打电话说你不守信,你该怎么跟她解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味探究。
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我接着问:“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1)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2)为什么说孩子们的沉默是可贵的?
18、认真听短文,完成小题。
世界上最小最小的一种鸟,叫蜂鸟。它的身体像一只黄蜂那么大,体重只有1.5—2克。不过它飞得很快,在花间飞翔,好像花丛中的颗颗流星。你刚想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时,它却一闪就不见了。
凤凰、孔雀在人们心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但是,蜂鸟比它们更美丽。它那羽毛,简直就像戏台上仙女的衣裳一样,五光十色,变幻无穷。
【1】蜂鸟的体重只有( )。
A.1克-2克 B.1.5克-2克 C.1.5克-2.5克
【2】蜂鸟的特点是( )。
A.身体小,飞得慢,很美丽 B.身体大,飞得快,很美丽 C.身体小,飞得快,很美丽
19、修改病句。
(1)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奇异的一种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这个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吉林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你的家乡一定也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美景写一写。要求:题目自拟,突出景物特点,感情真挚,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