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通知格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通知
4月7日上午9点,请各班班长到少先队大队部领取新校服。
4月7日
少先队大队部
A.通知日期至少应该提前一天。
B.应该先写署名后写日期。
C.最后署名“少先队大队部”应该写在左下角。
D.“少先队大队部”应该写在日期上面。
2、下列词语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朴素——华贵
B.匀称——精致
C.懒惰——勤劳
D.懦弱——坚强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比较(jiǎo jiào) 杀菌(jūn jǔn)
因为(wéi wèi) 疾病(jí jī)
4、选词填空
就要 正在 已经
(1)荷花( )开了不少了。
(2)荷叶( )风中舞蹈。
(3)( )开学了,我们要提前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一个句子。
兵来将挡,(______);眼见为实,(______);近朱者赤,(______)
杯弓(______) 杞人(______) 邯郸(______) (______)添足
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讶——( ) 相信——( ) 次序——( )
夸奖——( ) 著名——( ) 继续——( )
7、教材回顾。
1.“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可以告诉我们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这是__________说的话,要读出__________的语气,体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看拼音写词语。
tòu míng chě xià yǎng tóu yí chuàn qīng yōu yōu
yīng ér xī wàng zhǒng lèi qí zhōng wǎng qiú
fēn liè xíng shì fēi yuè
9、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下面不能体现街市热闹的是( )
A.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B.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很多。
C.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3】从“_______”和“_______”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画上的人非常小。连这么小的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说明_______。
【4】你还搜集了哪些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 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 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后来这歌(伴侣 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_____________。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①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jiàn)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yǐng)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②晏殊当官后,每日办究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夸奖的。”皇帝又称贊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zǎi)相。
③晏珠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将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词意或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的句子看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晏殊的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能看出晏殊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读了晏殊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过年(节选)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莱。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1】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过年的哪几件事?
(1) 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
【2】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等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过年。
【3】你能写一写你心中的“年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完成练习。
语段一:
我是一只蝉
我是一只蝉宝宝,依然还在妈妈的卵里。两个星期过去了,我变成了麦子般的金黄色。在卵的前面出现了两个褐色的小圆点,那就是我的眼睛。我鼓起勇气,冲破了外壳,脱掉了身上的薄衣。
渐渐地,我长出了触角、后腿和一对锄头般的前脚,我跳到了地面上。地上的一切都很陌生,我只想本能地挖个洞藏起来。
在地下的洞里一待就是好几年,我不断寻找新的树根来汲取营养,慢慢长大。
有天晚上,我想回地面看看,就冲破泥土,爬到了地上。这里跟四年前一模一样,我赶紧找根合适的树干,爬了上去。
突然,我感觉一阵剧痛,背上竟然出现了一条裂缝!那条裂缝越来越大,我脱去了一层厚重的“外套”,露出了淡绿色的身体。天亮了,我身上的颜色变成了深褐色,我扬起翅膀,迎风飞翔。我放开喉咙,大声鸣叫,别提有多快活了!
语段二:
我是一片叶子
我是一片小小的树叶,我的家在院里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上。
春天,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我悄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春风轻拂着脸颊,我用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世界。我爱看麻雀和蜜蜂轻盈的舞姿……
炎热的夏天到了,我换上了翠绿的礼服,静等风儿的指挥。风儿的指挥棒拥有强大的“魔法”,让我和伙伴们唱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大合唱,多么神奇和美妙!
转眼,离别的秋天到了,一些伙伴常说,他们快要离开这个家了。终于,这天早上刮来了一阵秋风,小伙伴们离开了家的怀抱,飞走了……我也飞了!我仿佛是一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终消失在蓝天中……
想念我时,请抬头望望天空,化身金色的我,是阳光的一角。
语段三:
金色花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偷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树影,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书,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影子么?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读短文,再提取文中信息,填一填。
(1)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蝉的过程,其中身体的颜色也有明显变化。
在蝉卵里两个星期后,“我”变成_______→卵的前面出现了两个______的小圆点,那是“我”的眼睛→长出了触角、后腿和一对锄头般的前脚→脱去了一层厚重的“外套”,→露出了_____的身体→天亮了,身上的颜色变成了_______。
(2)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片叶子后看到了____、____、____的景象。
(3)作者变成了金色花后和妈妈捉迷藏:在新生的树叶上______→开放______→投______在妈妈的书页上→突然落到________。
【2】读上面的短文,选一选。
快乐 美妙 调皮
(1)作者变成了一只蝉后感到非常(__________)。
(2)作者变成叶子后感受到世界很(__________)。
(3)变成金色花的作者是那么(__________)。
【3】如果让你变,你会变成什么?用一两句话写写“变”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鄱(pó)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么鄱阳湖就是镶在金飘带上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让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 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水面就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让人赞叹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 项目)繁多,有味道(新鲜 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 文明)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叹。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水产丰富。
我为我们的鄱阳湖感到无比自豪。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填空。
这句话把万里长江比作______________,把鄱阳湖比作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鄱阳湖的大和美。
【3】“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蓝天连接在一起。”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 鄱阳湖的景色美 B. 鄱阳湖的面积大 C. 鄱阳湖水天相连
【4】第三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写了鄱阳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情景下的样子,突出鄱阳湖__________的特点。
【5】短文通过描写鄱阳湖的面积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鄱阳湖的______________之情。
15、“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②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 )
③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2】在文中用“__”划出我们小学生该怎样煮书的句子。用“﹏﹏”划出煮书好处的句子。
【3】读了短文后,说说你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4】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应该怎样还能学好语文?
16、句子大舞台
1.我们在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2.“我终于考了100分!”姐姐……地说。(补充句子)
________________
3.陶罐不再理会铁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4.《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以前八九百年的古都风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高兴地叫起来。(填神态动作的词,不能与示例相同)
“哦,这真是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消息。”小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下面的短文,完成观察记录卡。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名称:____________
外号:____________
外形:一对_____________膜翅,一对____________________硬翅,上有_________。
分类:______星瓢虫、________星瓢虫……
习性:有的________,是益虫;有的____________,是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病句。
(1)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好看。
________
(2)世界上在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医生了。
________
(3)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有馒头、速冻饺子、衣架和元宵等。
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市里有毛巾,肥皂,火柴及许多日用小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宁说:“明天秋游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秋游啰!”明明大声叫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去拿桌上的书。”叔叔继续说道:“翻到72页,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一次 的游戏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紧扣所补充的词语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