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字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没精打采 博采众长 B.守株待兔 植株茂盛
C.爱不释手 手不释卷 D.兔走触株 走街串巷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投掷(zhì) 缭乱(liáo) 嘀咕(dí)
B.折腾(zhé) 门缝(fèng) 前爪(zhuǎ)
C.懦弱(nuò) 呈现(chéng) 走廊(láng)
3、下面对不倒翁的制作过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先在鸡蛋下方轻轻地戳一个小洞,再用一个牙签捣破蛋黄,把蛋清和蛋黄倒在碗里,接着把鸡蛋壳清洗一下,用布轻轻擦干,然后把细沙倒进蛋壳里,最后给不倒翁画上鼻子、眼睛、嘴巴。
A.捣→戳→倒→洗→倒→擦→画
B.戳→捣→倒→洗→倒→擦→画
C.戳→倒→捣→洗→擦→画→倒
D.戳→捣→倒→洗→擦→倒→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B.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生日礼物。
C. 臭水沟很久没有人清理了,那气味真是沁人心脾。
D. 小平爷爷对足球比赛百看不厌。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___________)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___________)打在铁皮屋顶上。
2.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桃花三两枝,春江(_________)鸭先知。春色(___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6、用“烈”字组词,并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1.我们要保持( )的求知欲,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2.这场比赛非常( ),谁也无法预测哪一队会夺得最终的胜利。
3.在这次班会上,“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提议得到了不少同学的( )响应。
7、读古诗,猜成语。
花谢花飞飞满天。 (______)
两个黄鹂鸣翠柳。 (______)
此曲只应天上有。 (______)
到黄昏点点滴滴。 (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chí táng chèn shān lì hài mì fēng
zhì huì nuò ruò pǔ tōng zī shì
9、阅读理解。
《十二次微笑》节选
空姐( )心里很委屈,( )还是很有礼貌地把留言本交给乘客,并面带微笑地说:“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 )您提出什么意见,我( )将欣然接受。”那位乘客想说些什么,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在上面写了起来。
飞机安全降落了,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打开了留言本。她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而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信中写道:“……在整个旅途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改成了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从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加点词语中我能体会到空姐__________的态度和___________的品质。
【3】那位乘客为什么把投诉信改成了表扬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②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
【1】选段①主要写______________。
【2】选段①中,描写燕子飞行轻快灵活的、自由自在的词是________,描写燕子飞行时欢快心情的词是__________。
【3】选段②一共有________句话,主要写了燕子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画出选段②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
【5】从“嫩蓝”这个词语中,我们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踢毽子
汪曾祺
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制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
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毽子的必遭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鸡毛只能用大尾巴之前那一部分,以够三寸为合格。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活鸡毛做的毽子毛茎柔软而有弹性,踢起来飘逸潇洒。死鸡毛做的毽子踢起来就发死发僵。鸡毛里讲究要“金绒帚子白绒哨子”,即从五彩大公鸡身上拔下来的,毛末端乌黑闪金光,下面的绒毛雪白。次一等的是芦花鸡毛,赭(zhě)石的、土黄的,就更差了。
我们那里养公鸡的人家很多,入了冬,快腌风鸡了,这时正是公鸡肥壮,羽毛丰满的时候,孩子们早就“贼”上谁家的鸡了。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里面都有一两只足以自豪的毽子。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一只“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放在桌上看看,也是挺美的。
【1】做一只毽子需要以下过程:
先选小钱缝毽子托——再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
【2】鸡毛的选择极为讲究,第一必须是________,其次只能用________而且_________,最好的是“金绒帚子白绒哨子”。
【3】读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有时是明着跟人家要,有时趁没人看见,摁住一只大公鸡,噌噌拔了两把毛就跑。
①这句话中的“噌噌”这个词写出了( )
A.孩子们拔了很多鸡毛。 B.孩子们动作很快。
②我感受到孩子们当时( )的心情。
A.紧张又兴奋 B.惊恐不安
(2)一只“金绒帚子白绒哨子”,放在桌上看看,也是挺美的。
这句话中的“美”字用得好,写出了( )
A.小朋友得意的心情。 B.“金绒帚子白绒哨子”的毽子非常好看。
【4】为什么说“踢毽子是乐事,做毽子也是乐事”呢?
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中医药---世界的瑰宝
①中医药是对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数千年来,为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中医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基本理论,出现了很多种治疗手段。而中药主要是指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由于在中药家族中,植物制成的药品占大多教,因此在古籍中把中药统称为“本草”。
③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很多名医,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东汉末年的华佗(tuó),唐朝的孙思邈(miǎo),都是历代为百姓祛(qū)病除灾的名医。明代的李时珍不畏严寒酷暑,不怕山高路远,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历经近三十年,终于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gāng)纲目》。书中记载药物1892种,并附有11096个药方。这部著作被译(yì)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④中医药也推动了世界医药学的发展。2015年,我国长期从事中药研究的药学家屠(tú)呦(yōu)呦荣获诺贝尔奖。几十年来,她从历代医学典籍入手,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了“青蒿(hāo)素”,这种药品有效地降低了疟(nüè)疾患者的死亡率,拯( zhěng)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⑤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方法与技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的瑰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医四诊”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古籍中把中药统称为“本草”,是因为( )。
A.中药家族中有植物制成的药物
B.中药家族中的药物都是由植物制成的
C.中药家族中植物制成的药品占大多数
D.中药家族中用草制成的药品占大多数
【3】第③自然段中画“ ”句子中的数字,是为了说明( )
A.书中记录的药物种类非常多
B.书中记录的药物种类多,药方多
C.书中记录的药物、药方特别珍贵
D.书中记录的药物、药方特别有效
【4】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上曾涌现出的名医。先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孙思邈三位名医,然后重点介绍了_______和他所写的巨著_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段中,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先后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医药历史上名医辈出、____________、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四方面内容。
13、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这段文字共有_______句话。第一句依次描写了春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
【2】“___________” 写出了春雨细密的特点,“__________” 展现出了春天万物复苏,花儿竞相开放,活泼而热闹的景象。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找出蔡伦在改进造纸术的操作过程中用到的动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需要的原料有哪些?这些原料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短文一共有( )自然段。
【2】课文把( )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
【3】填空。
( )的秋雨 ( )的歌
( )的睡觉 ( )的衣裳
【4】句子仿写: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要养成一回家就写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卖木雕的少年很质朴、很善良。(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维护了国旗和祖国的尊严。我赢得了外国人的尊重。(请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
牵牛花________________。 睡莲_________________。
桃花_________________。 樱花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句子。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坚固。赵州桥美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5)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奇奇准备将剪纸的制作过程展示在海报里,请你根据流程图的提示,帮他描绘剪纸的制作步骤。
传统手工活动:剪纸
流程图:
制作过程: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有趣的故事,不仅留下的是开心的笑声,还有更多的思考。
20、修改病句。
(1)预备铃一响,语文老师就涌现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
(2)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这道题你肯定做错了。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其中有一只叫皮皮的猴子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
这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把它续写下来。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