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罐与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都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2、(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从别人口中听来的传闻,要想想是否合理,不能全盘接受,更不能随意传播。
A.《道听途说》 B.《唇亡齿寒》 C.《惊弓之鸟》 D.《塞翁失马》
3、选字填空。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咖啡(jiā) 瞭望(liào)
B.储量(chǔ) 纵身(cónɡ)
C.舞蹈(dǎo) 歉意(qiàn)
D.嘀咕(dī) 红彤彤(tónɡ)
5、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
2.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 (________)
3.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________)
4.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________)(________)
5.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________)(________)
6、按原文填空。
(1)鹿摆摆身子,水中的_______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_______:“啊!我的身段多么________,我的角多么_______,好像______!”
(2)读了《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我懂得____________的道理。
7、给下列生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龙——(________)(____________)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心——(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是拼写小能手。(15分)
(1)春天到了,摘一片柳叶做叶dí( ),吹一zhī( )yōu( )美的曲子。
(2)2011年8月5日,美国“朱诺”号木星tàn( )测器进入太空,开始的它的yǔzhòu( )tàn索之旅。
(3)妈妈虽然不céng( )zǔ lán( )我使用电脑,但却亲wěn( )着我说:“孩子,使用电脑要有节制,不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时她的眼睛里有着慈爱的光máng( )。
(4)春天气候干燥,苦丁茶配蜜táng( )可以缓解嗓子干yǎng( )。
(5)看着舞台上的打扮好的李玉刚pāo( )了pāo衣xiù( ),你根本想不到这是位男演员。
9、课外阅读。
热闹的海洋
海洋是平静的世界吗?不!它是个热闹非凡的地方。
听,远处歌声悠扬,是谁在歌唱?这不是人的歌声,这是海洋“歌唱家”赛音鱼发出的声音。
“叽叽、叽叽”,是什么鸟儿在欢唱?不是,这是成群的小青鱼游过的响动。
“咚咚、咚咚”,这是谁在敲打小鼓?原来,这是驼背鳟在寻找伙伴。
不一会儿,从远处传来“哗啦、哗啦”的响声,这一定是浪涛在拍打海岸吧!不是,这是沙丁鱼在叫喊!
河豚、刺豚的叫声更有意思,“呼噜、呼噜”,好像熟睡的人在打鼾。黑背鲲的声音又是一个样,它像风吹树叶,沙沙作响。
海面浪涛的怒吼,海洋潮流的激荡,都能清晰地传到你的耳朵里。海洋,不是平静的世界。
【1】从短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抄写在下面,并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短文共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海洋动物的声音。
【3】文章开头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4】设想一下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海洋中还会出现什么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 ,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水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
当天边出现美丽的晚霞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大雁。孩子们举起手来,向它们挥舞。大雁们咿咿呀呀,好像是在说:“明年见,孩子们!”飞呀,飞呀,大雁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飞去。
【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____)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____)
A.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生命力,活力。
【2】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3】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画上“ ”
【5】作者笔下的原野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各有各的美感,如果要为第五自然段展现的画面取个名字,下面哪个选项最贴切( )
A.水塘秋色图 B.人雁挥别图 C.稻田成波图 D.金稻欢声图
11、课外阅读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发现。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的书房去。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 你把鸡蛋留下来 我自己煮 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 说 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 说完便离开了书房 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子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过了好长时间,饭菜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于是他就把吃剩的鸡骨头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见效。夜已经深了,牛顿突然觉得有点饿。他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去了。这时他好像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般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______)
(2)形容对发生的意外事情十分吃惊。(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咛——(_____) 打扰——(______)
【4】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话小事上是个“马大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跳水》片段,回答问题。
忽然,人群里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见下边的声音才醒悟过来。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摇晃起来。
正在这时候,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本来是要打海鸥的。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向他瞄准,同时喊:“跞到水里,赶快跳到水里,不跳我就开枪了!”小孩在上面摇晃着,没有听明白爸爸的话。“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在父亲刚喊出“三”的时候,小孩把头往下一低就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一颗炮弹落到大海里。二十个勇敢的水手已经由船上跳到海里。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水手们把他抓住,拉到甲板上。过了几分钟,孩子的鼻子里、嘴里控出许多水。他又开始呼吸了。
【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来说一说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救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说鼠
①鼠,俗名耗子,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如家鼠、田鼠、香鼠、石鼠、梧鼠、东北山鼠等等,不胜枚举。
②鼠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据专家统计,中国现今约有老鼠30亿只,占世界总数的30%。
③老鼠为害之烈,世人皆知。它偷吃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吃掉的粮食相当于一年粮食总产量的10%左右,同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额几乎相等。它还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咬坏衣物,传播疾病……怪不得人们要群起而攻之了。
④诚然鼠有百害,但有时亦可化害为利。
⑤有的国家利用老鼠的灵敏嗅觉,经过一番专门驯养,将它们“派”到邮电部门、海关、仓库侦察爆炸物,战绩十分显赫。
⑥我国北部黑河地区,有一种麝鼠,毛皮呈深棕色,防寒能力很强,比狐皮、貂皮还要珍贵;雄鼠脐下有一白核,其味芬芳,比麝香犹有过之而无不及,麝鼠因此而得名。
⑦另外,那短短3寸鼠须制成的毛笔,写字劲挺有力,十分难得,远比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来得珍贵。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笔经》中说:“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据载,苏东坡对鼠须笔有特殊嗜好。倘若果真如此,那老鼠也是能引以为“毫”了。
【1】请你写出3个带“鼠”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鼠的“多”,主要体现在___多和___多。
【3】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老鼠的歇后语中与“群起而攻之”意思相近的是( )
A.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B.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C.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5】下列关于短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鼠的须可以用来制作毛笔。
B.老鼠灵敏的嗅觉可以用于海关、仓库等侦察爆炸物。
C.老鼠百害而无一利,应该把它们都消灭掉。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小型的鱼——印鱼。印鱼的身体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印鱼靠着吸附的本领,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料丰富的海域或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渣,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或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漂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印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宽阔——(_________)
均匀——(________)
【2】印鱼为什么叫船底鱼?请用“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3】印鱼的“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遇到__________________,就会离开“船”。
【5】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我们可以知道,句子中的“一举”指的是印鱼______________,“两得”一指______________,二指______________,“一举两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
【6】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找出文段中的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来。
【2】用“ ”画出文段的中心句。它在文段中起 的作用。
【3】仔细阅读文段,填写下表。
动物名称 | 活动方法 |
海参 | ___________ |
梭子鱼 | 向前游,速度很快 |
乌贼、章鱼 | ___________ |
有些贝类 | ___________ |
【4】我觉得最有趣的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16、填空:
听故事的同学要做到 _________ ,集中_________,记住故事的___________ ,听后说说故事中哪里_________________ 。
17、品味语句。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读到这句话,我能感受到: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发挥想象,它冒出来,仿佛想干什么)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
2.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照样子,写一写)
一顶__________的鸡冠,一个__________的头,加上__________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
3.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用上加点词仿写句子)
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光是我,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三(1)班的同学差不多全到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讲究卫生,防止不生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断定李小明这次语文考试可能考9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轻声地默读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
要求: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错误标点。
2.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人物语言提示语。
3.另外至少再修改二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小花猫抓起盘子里的鱼就往嘴里送。妈妈一把夺下来把鱼,拉着小花猫去洗手,小花猫跟在后面, 地说,“我饿了!我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今年春节很特别,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在家进行网上上课。在这期间,给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请你把这个人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写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