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词牌名的选项是( )
A.卜算子
B.村居
C.凉州词
D.四时田园杂兴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í) 应和(hè)
B.挣扎(zhá) 枝折(zhé)花落
C.胆怯(què) 蜿(wēn)蜒
D.倔(jué)强 冰雹(báo)
3、下列句子中,加点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鸭子们总不吃惊。
B.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C.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小猫也一声不出。
D.因为母鸡有了一群鸡雏,所以它变得很伟大。
4、将下列成语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福建,东临台湾海峡,西北横贯武夷山脉,____,自然美景闻名中外。
A.车水马龙
B.依山傍水
C.井井有条
D.山穷水尽
5、下列句子中说明方法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B.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C.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D.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
6、细菌如果只靠自己的鞭毛游动,并不能走很远。它们是喜欢旅行,喜欢搬家的,于是不得不利用别的法子,比如( )
A.附在苍蝇老鼠身上
B.附在蚊子臭虫身上
C.附在人上
7、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一句中“阴”的意思是树荫。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一句中“方”的意思是方向。
C.“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一句中“骑”的意思是骑兵。
D.“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中“平明”是指天刚亮。
8、课文回放。
《爱美的梅花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9、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翁媪: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10、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文中加点的“天高地阔”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
A.吃得很多。 B.吃饭的地方很开阔。
【2】文中“都是他们的好友”中的“他们”指的是_________,“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说“月明人静的夜里”却还有纺织娘的“歌声”,这明显是前后矛盾。
B.选文主要讲了夏天傍晚门前吃饭和秋夜听歌入梦乡两件事。
C.选文体现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11、课外阅读。
飞龙
我国民间有龙能升天的传说。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飞龙”,那就是1.9亿年前出现的翼龙。
翼龙是恐龙的一种,是飞上天的爬行动物,把它说成是“飞龙”,也没有大错。
巨大的恐龙怎么会飞起来了呢?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当它在空中飞来飞去时,活像一只大蝙蝠,难怪当它被发现时,有人说它是蝙蝠的祖先,有人说它是一只怪鸟。过了很久,人们才明白,原来它是恐龙家族里的一员,给它取名叫翼龙。
翼龙的“皮翅膀”虽然很大,但中间没有肢骨支撑,不能像蝙蝠一样用力拍打,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更不能远距离飞行。它只能在林间空地上滑翔一会儿,或是像后来的水鸟那样,从空中一下子俯冲下去,捞起一条小鱼就赶紧飞起来,飞行本领并不高明。人们传说“飞龙”可以腾驾雾,飞上高高的天空,它更加沾不上边了。
【1】请你为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皮膜(mé mó) 蝙蝠(biān biǎn)
支撑(chēnɡ chěnɡ) 翼龙(jì yì)
空地(kōnɡ kònɡ) 空中(kōnɡ kònɡ)
【2】先看看例子的一对词语是什么关系,再在后面的四对词语中找出关系相似的一对。
(1)恐龙 翼龙(________________)
A.医生 病人 B.船 码头
C.文具 钢笔 D.香蕉 苹果
(2)水鸟 小鱼(________________)
A.母鸡 鸡蛋 B.山羊 青草
C.老鼠 猫 D.果树 果实
【3】翼龙为什么会飞呢?从文中找出,用“_____”标出。
12、阅读。
看新闻读感受
近日,山东青岛市政府发布的地方性规章《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提出,“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适当惩戒”。据了解,这是全国或地方教育性法中首次提出“惩戒”的概念。
“教育惩戒”在法规中首次提出,其意义不止于“教育惩戒权”的回归,更重要的是,“惩戒”的郑重提出,意味着惩戒与体罚将会有法律意义上的界,正当的惩戒将得到保护。长期国学校教育的“能否惩戒学生”的难题,将因此化解为有操作性的“如何惩戒学生”。期待青岛地方性规章的“教育惩”树立标杆,让“赏识教育为主,惩戒教育为辅”从理想照进现实。(原载于“光明网”)
【1】这则新闻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这则新闻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蝙 蝠
我们常常会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种在天空中飞翔的类似鸟的动物。它们一边飞,一边还发出吱吱的叫声。这就是蝙蝠。
蝙蝠外形丑陋(lóu),颜色褐黑,头部很像老鼠。身上有四肢,却不怎么会走路。更奇特的是,它不像鸟类那样产卵孵化成幼鸟,而是胎生。生下来的幼蝙蝠吃母乳长大。因此它是世界上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
蝙蝠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是人类的好朋友。
蝙蝠捕食苍蝇、蚊子和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的能力叫人惊叹。一只蝙蝠在一昼夜能吃3000多只害虫。由此看来,蝙蝠是对人类极有益处的动物。
蝙蝠视力很差,但是在将要碰到物体时就会改变飞行的方向,绝不与任何物体相撞。这是因为它能用超声波定位。蝙蝠的这种奇特现象使它身价百倍,成为现代仿生学研究的对象。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类似(sì shì) 哺乳(rǔ lǔ)
捕食(pǔ bǔ) 益处(yì y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_________) 众多——(_________)
【3】第3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段,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4】第4自然段作者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蝙蝠有_________的能力。
【5】短文第2自然段中说蝙蝠“奇特”指的是什么?第5自然段说蝙蝠“奇特”指的又是什么?请用“____ ”在文中画出来。
【6】为什么说蝙蝠是人类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精彩回放。
海风(剧烈 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 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高兴 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 推想)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_____”画出。
【2】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语句。
【4】文中是怎样写琥珀的科研价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例句,选一个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小鸟在飞 小男孩植树 奶奶炒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与表达。
同学们,你与你喜爱的动物之间一定也发生过非常有趣的或者令人感动的故事吧!请以“我与__________之间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要写出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