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诗句不是出自《行香子》的是( )
A.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B.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C.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D.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2、对下列广告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门锁广告——夫当关,万夫莫开。(夸张)
B.献血广告——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比喻)
C.推普广告——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对比)
D.照相机广告——你只要压一下按钮,其余的由我负责。(拟人)
3、(字音、字形)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率领(suài) 徜若(tǎng) B.慰籍(jí) 松脂(zhī)
C.拂拭( shì) 迟钝(dùn) D.遂道(suì) 开辟(pì)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完成学业)
B.校园里种了许多花木,譬如木槿、玉兰和紫藤等。(比如)
C.我们向别人求教要有程门立雪的精神。(比喻学习刻苦)
D.这瓶胶水过了保质期,黏着力很差。(产品在正常条件下可以保证质量、安全使用的期限)
5、“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qiū),怎么也抓不住。”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雨来长得像小泥鳅。 B.雨来经常游泳,身体光滑。
C.雨来机敏灵活。 D.妈妈追上了雨来。
6、下面语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是( )
A.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B.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D.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泥、吃草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鸡冠(ɡuān) 绮丽(qǐ) B.澎湃(pénɡ) 窥伺(sì)
C.懈怠(xiè) 徜徉(chánɡ) D.厌恶(wù) 供养(ɡònɡ)
8、看拼音,写汉字。
wú nài ( ) cóng róng( ) piē jiàn( )
shòu xuē( ) dīng zhǔ ( ) jiã lì ( )
zuàn zhe( ) jiū zhù( )
9、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卜算子是它的(_____)。
【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________。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___芍药___凤仙___鸡冠花___大丽菊___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支 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 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用“/”划掉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字。
【2】用“ ”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拟人句。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
【3】下面两组标点填到文中“___”处正确的是( )
A., , , , , B., 、 、 、 ,
【4】选段描绘了两幅画面,请分别取一个名字。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写出了乡村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夸父追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两条腿可长了,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夸父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来,又从西边落下去,他想:“如果总是白天就好了。我要想办法把太阳抓住,让它永远照亮大地。”
夸父拿起一根手杖,迈开两条长腿,用坚强的意志去追赶光明的太阳。他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太阳要下山的地方,夸父真高兴啊,他真想一下子就把太阳抓住。
太阳是个大火球,夸父被太阳烤得浑身是汗,快要渴死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喝干了黄河的水,又跑到渭河边,喝干了渭河的水,但是他还是渴得要命,于是,他又迈开两条长腿向北方的大湖跑去。还没跑到大湖边,夸父就渴死了。临死前,他把手杖向前一掷,就永远合上了眼睛。
夸父虽然死了,但他的手杖变成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结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夸父将一片桃林留给了那些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可以在树荫下歇歇脚,还能摘个桃子解解渴呢。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
A. 寓言 B. 童话 C. 神话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顽强 ——( ) 永久 ——( )
反义词:胆怯 ——( ) 黑暗 ——( )
【3】用“——”画出描写夸父心理活动的句子。
【4】夸父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夸父的志向实现了吗?你从夸父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奇异的植物世界
小星和同学们到植物园去参观,他们请农艺师李叔叔当向导。
走进植物园,一阵风吹来,大家听到了“哈哈”的笑声。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大家正感到奇怪时,李叔叔把他们带到一棵长满果子的树下,说:“这叫哈哈树,树上的果子被风一吹,就会发出哈哈大笑的声音。”
观赏完哈哈树,同学们又来到了花棚,看到一种很艳丽的花。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模。谁知,他的手刚碰到叶子,就感到一阵麻木,好像触了电似的。“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别慌,别慌!”李叔叔说,“这是一种带电的植物,但它不会伤害人,因为它带的电很微弱。”
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发现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呀?”小星问。“这叫蜡烛树。”李叔叔边说边摘下一根“蜡烛”,剥开皮,用火一点,真的点着了,和烛光一样明亮。
大家走到一块草地上,李叔叔随手拔了一棵草,递给小星,让他嚼一嚼,尝尝是什么味道。小星一嚼,顿时酒味四溢,还觉得有点儿醉意。李叔叔笑着说:“这叫醉草,草里含有酒精呢!”
李叔叔又把大家带到一块低洼的水草地旁边,指着一种草,要大家仔细观察它有什么本领。小星第一个发现:一个虫子刚爬到草叶上,那蚌壳一样的草叶,就闭合起来。等叶子再张开时,那虫子已经被“吃”掉了。李叔叔说:“这叫捕蝇草。”
“呀,那边荷花池中怎么有笛声?”小星好奇地问。李叔叔把大家带到了荷花池边,笑着说:“这清脆柔和的笛声,是从荷花上发出来的,风吹动它的干花膜,就像吹笛子一样。人们称这种荷花为水笛荷。”
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
【1】文中“奇异”的意思是( )
A.奇怪 B.新鲜 C.奇妙、特别 D.突出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
A.害怕、紧张 B.高兴 C.激动、兴奋 D.悲伤、难过
【3】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
A.小星和同学们去植物园参观,李叔叔向他们介绍了几种奇异的植物。
B.小星被奇异的植物吓了一大跳。
C.李叔叔向小星介绍了水笛荷。
D.李叔叔拔了一棵醉草让小星嚼。
【4】全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5】结合文章内容,试着提一个问题并自己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西汉时侯,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因难就放弃看书呢?于是,他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霍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凿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1】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作______。
【2】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看书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匡衡为了看书学习克服了三个困难;没钱上学不认字,他就__________________﹔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书。他就___________;晚上想看书但买不起灯油,他就________。
(2)画“——”的句子描写了匡衡的______,这样写突出了他______的品质。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匡衡学习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想到了本册书上哪些名言警句?(至少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垃圾食品调查报告
一、什么是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一般情况下是指高热量食品,这些食品很容易使人发胖,而营养素却不足。
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是: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三、关于垃圾食品的问卷调查。
以下是电视台记者就某校100名小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 |
| 人数比例 |
购买食品的首要原因 | 味道好 | 66% |
包装好看 | 12% | |
健康有营养 | 15% | |
同学们喜欢吃 | 7% | |
最喜欢吃的零食 | 薯片、薯条 | 34% |
汉堡、鸡翅、披萨 | 57% | |
糖果、甜品 | 5% | |
面包、糕点 | 4% | |
常喝的饮料类型 | 白开水 | 8% |
饮用纯净水 | 9% | |
果汁 | 38% | |
汽水、可乐 | 45% |
【1】下列选项中,都不属于垃圾食品的一组是( )
A.葱油饼、油条、炸鸡 B.冰激凌、雪糕、雪碧
C.水蜜桃、面粉、蜂蜜 D.方便面、话梅、肉脯
【2】下列标题中,适合填入文中画线处的一项是( )
A.什么是世界卫生组织? B.十大垃圾食品有哪些?
C.我们应不应该吃垃圾食品? D.垃圾食品是用什么做的?
【3】从调查得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计算出,最喜欢吃“糖果、甜品”的小学生有多少人?( )
A.34 B.57 C.5 D.4
【4】大部分小学生“常喝的饮料类型”属于哪一类垃圾食品?( )
A.加工类肉食品 B.汽水可乐类饮料
C.方便类食品 D.冷冻甜品类食品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分别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美?采取了什么样的观察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喜欢特别读书,坚持天天读。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读书比塞,我评为了“读书小达人”称号。老师告诉说,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坚持读书有很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8、请修改片段中的错误。(5处错误)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等……它开得非常美丽。操场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朗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
19、写作。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你从哪些
动植物身上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呢?请以“______给了我启示”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写清楚自己看到的现象,并抒发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