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院子里的鸡冠花开了,颜色鲜艳无比”一句中,“冠”的意思是下面哪一项?( )
A.帽子。
B.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C.居第一位。
D.在某种事物前面加上自己的名号或文字
2、下列对“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有志向,但年纪大了,不行了。
B.人只要有志向,成就就会不可限量,不在于年纪大小。
C.只要有志向,即使年纪大了,也可以千出一番事业。
3、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簇(hā zú) B.蜿蜒(wān yán)
C.浙江(zhé jiāng) D.漆黑(xī hēi)
4、下列诗句,最能表达作者对友人挽留之意的一句是( )
A.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B.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C.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D.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妙语连珠 一唱一合 唯才是举
B. 星罗棋布 不毛之地 声色惧厉
C. 世外桃园 不辞而别 众志成城
D. 纵横交错 闪烁其词 专心致志
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奢侈(chǐ) 秩序(chì) 簇拥(cù) 嘹亮(liáo)
B.澎湃(pài) 脂肪(zhǐ) 撵走(niǎn) 主宰(zǎi)
C.脸颊(jiá) 机械(xiè) 焚烧(fén) 疙瘩(da)
D.实践(jiàn) 拽着(zhuài) 绮丽(qí) 应和(hè)
7、“得心应手”中的“应”意思是( )
A.回答
B.应付
C.适合
D.接受
8、课文精彩内容回放。
1.《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___________。词中通过描写茅檐、青草、翁媪、三个儿子等这些平常的景象,把乡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天窗》叙述的是孩子们借助自家的那一方______观看屋子________________,并由此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接触和了解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愿望。
3.《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____________图,文章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来描写“水之美”和“生活之美”,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9、课内阅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白桦四周徜徉着
玉立着这棵白桦, 姗姗来迟的朝霞,
在灿灿的金辉里,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闪着晶亮的雪花。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两节诗句重在表现白桦的___________。
【2】诗人用“朦胧”来修饰“寂静”,写出白桦______的精神,“玉立”写出了白桦的_______,表现出它的__________。
【3】“灿烂的金辉”,衬托它的__________。“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__________。
【4】诗人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徜徉”用______的手法准确地描摹了______生成的过程,“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的________,更加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
10、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片段,回答问题。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擦伤(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处。
鼻子 额角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现在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1)小船小到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_____
(2)船的进出得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划船才行。______
(3)乘船时可以坐在船头也可以躺在船上。______
【4】假如你乘船经过孔隙,会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极短旳时间。 ______
(2)形容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______
【2】画线句是对人物的______描写。(动作 语言)
【3】阅读选文,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是一个拟人句。
B.哈尔威船长一句话也没有说,说明他面对死亡很恐惧,说不出话来。
C.二十分钟到了,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4】阅读选文,你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天池
刘白羽
①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有这种感觉,仿佛自己落入深蓝色湖面倒印着雪白冰峰的清澈、明丽的幻想之中了。这一天,我觉得风是蓝的,阳光是蓝的。
②早晨,从公路转入崎呕山谷,盘旋上山,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山下开阔河床中,冲激着冰凌般潺(chán)潺急流,在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 ,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却是密密层层的杨、柳、枫、槐,秋霜微染 ,枝头万叶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烁摇曳 ,在这里,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 ,在森然壁立的峡谷中一片涛声滚滚;到了山顶则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挺立的云杉,植物适应着温度高低而变化,可见其山势之陡峻了。
③走到山坡别墅,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整个天池,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 ,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恍然找并未到山之极峰。你看,天池那里 ,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这天池,显然是更高更高天山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鄰粼波纹,推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天池有她自己的风度,湛(zhàn)蓝的湖水 ,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曲静。
④午后,我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后涌起的白云给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在黑蓝色湖与山的衬托下,一片金黄色的杨树显得特别明丽灿烂,再看看前后左右,原来我所在的红顶房屋就在云杉密林之中,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林高大的云杉,一株一株接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向四周伸展着碧绒绒枝叶,绿色森然。
⑤傍晚下山,一路听着飒飒天风,潺潺冰泉,我想:天池风景,是那样宁静而又变幻多姿,是那样明朗而又飞扬缥缈。在天池的这一天,我进入了一个梦的境界。
(选文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幻想________ 陡峻________
高雅________ 绿色森然________
【2】关于这篇短文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先总写天池给我的感觉 ,再分写天池的美 ,最后进行总结赞美。
B.短文第2段从山下、山腰、山顶三个方面介绍天池的湖光山色变化.
C.短文按照时间顺序 ,记叙了天池一天之中风景变幻多姿 ,令人如入梦境。
【3】读下面的句子 ,说说从加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①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 ,吹皱一湖秋水 ,那鄰鄰波纹 ,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 ,都微微颤动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林高大的云杉 ,一株一栋接得很紧 ,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 ,向四周伸展着碧线线枝叶 ,绿色森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池的美,如梦似幻!请你用一段话介绍天池 ,让更多人感受她的美。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上 课
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
(2)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_________)
【2】“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里
【3】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_____),把自己比做(_____)。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
A.比喻句 B.拟人句 C.排比句
【5】请把你喜欢的句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6】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节选)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科技界一颗放射着璀璨光芒的巨星,其辉煌的前景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纳米技术中心展示了“纳米炸弹”,其大小只有针尖的1/5000,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和疱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者李氏杆菌等。科学家们预计,如果能够成功地把纳米管纺织成更粗的丝绒,所得到的材料将比钢铁结实100倍,导电性比铜好,而导热性比宝石好。用这种纤维做成的薄膜能够给人类带来功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充电电池。人们有可能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带有陈年佳酿味道的新酒,或者带有开关的忠诚的生物机器狗。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然而,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有专家对市场上打着的高科技名目的“纳米美容品”和“冰雹用纳米清洁剂”等产品提出警告,说这些产品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诱发癌症。科学家解释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绝对微观世界的概念,以上这些产品如果真是纳米产品,那么这些纳米微粒是飘浮和运动的,要按照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进入食品和人体,进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这些产品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锰,或者含有银,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如同“幽灵一样飘浮”,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容易诱发细胞病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
【1】文中画线句子没有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2】选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下面的句子中,关于加点词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A.表示这种设想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B.表示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出现。
C.表明这种材料还需进行再研究。
【4】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当你看到低年级的小同学在摘校园里的花儿,你会怎么说?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喜欢特别读书,坚持天天读。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读书比塞,我评为了“读书小达人”称号。老师告诉说,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坚持读书有很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羊羊句子秘籍:
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B.尽量少改。
修改病句的常用方法:
1.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2.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啰嗦、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等病句。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3.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如:无论谁违背纪律,都要受到批评。(“违背”换成“违反”)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9、习作与表达。
爱无处不在,你的心中一定珍藏着一个爱的故事,请把它写出来。语句要通顺,重点要突出。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