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
1.( )天气很冷,他又穿的单薄,( )冻得全身发抖。
2.许衡( )自己不去摘梨,( )劝朋友们也不要摘。
3.( )你已经发现这样做是错的,( )应该马上改正。
4.( )爷爷年纪大了,( )他说话声音宏亮,行动十分利索。
2、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
A.徒步过水,渡。
B.经历。
C.牵涉,涉及。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扭断(niǔ) 嘹亮(liáo) B.捆绑(kǔn) 呜咽(wū)
C.吭声(kēnɡ) 倔强(jiànɡ) D.嘱咐(zhǔ) 沮丧(zǔ)
4、(构词方式)下列四字词语的构词方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嫦娥奔月 白雪皑皑 猝然而至
B.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光阴似箭
C.神清气爽 耀武扬威 文质彬彬
D.姗姗来迟 彬彬有礼 生气勃勃
5、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情型 橡皮 架驶 B. 维持 精湛 例外
C. 报怨 火侯 竹签 D. 拔打 气重 熟练
6、给加点的字选择下正确的读音。
báo bó
薄情 薄片 薄弱
薄饼 薄厚 轻薄
fèng féng
缝隙 缝合 缝纫
门缝 缝子 缝好
7、选择关联词填空。
尽管……还是…… 不是……就是……
因为……所以…… 即使……也……
【1】( )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 )是很快意的。
【2】( )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 )倍感亲切。
【3】小刚总是很粗心, ( )忘记带钢笔, ( )忘记戴红领巾.
【4】( )有了辛勤的园丁, ( )才有了桃李芬芳。
8、查字典,按要求完成练习。
“瘦”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再查音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_画。“瘦”字第九笔是___。“瘦”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含脂肪少;②衣服、鞋袜等窄小;③土地贫瘠;④笔画细。请给下列加点的“瘦”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瘦小(______) (2)裤子做得太瘦了(_____)
9、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卜算子是它的(_____)。
【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________。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请你再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______中带着几分______ ,显出一派______的农家风光。②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③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______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把下面四个词分别填到语段的横线处。(填字母)
A.鲜嫩 B.独特 C.华丽 D.朴素
【2】语段第①②③句话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选,填一填。
这段话是按照______(时间 空间)顺序写的。第①句话描写了______(门前 屋后)的风光,第②③句话描写了______(门前 屋后)的景物。
【4】填一填。
第③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句中的“_____”字能让人感觉到春笋迅猛的长势和勃勃的生机。
11、阅读下面两个自然段,做一做练习。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爱——________ 勇敢——________
必定——________ 辛苦——________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渺小——________ 尊敬——________
【3】将“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换个说法,只要不改变意思就可以。
_____________
【4】“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句话与开头“________”这句话相照应。
【5】第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外婆和鞋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③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④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⑤“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⑥以后,每次上山时,外婆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⑦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_____________,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仔细读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这句话。
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③~⑥自然段的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鞋是一双什么样的鞋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联系课文内容思考:“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
描写鞋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不得丢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第⑤⑥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第⑤自然段是外婆的__________描写,第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外婆__________的特点,从后两句话中可以感受到外婆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2)第⑥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外婆的_________描写,从“每次”“总会”“甚至”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外婆__________的品质。
【5】根据课文内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补充完整。
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___________,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
13、阅读理解。
我挤过去一看,原本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 )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 );有时又(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 )。
1、根据课文填空。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青年画画时的态度: 。
4、文中“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是: 。它和“游到了纸上”之间的关系是: 。
5、文中着重抓住那位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样子来写,你能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吗?
14、阅读
左权的英雄事迹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左权多次指挥战斗并取得胜利,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他学习刻苦,精于钻研,人们对他非常尊敬。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再次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十分严峻。鉴于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彭德怀、左权等决定于5月23日进行转移。为保证八路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危险,站在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
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①当他看到附近山上还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直到安排妥当,左权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山去。
日伪军发觉了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包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对这一极度危险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迅速督促彭德怀赶快转移。他说:“你的转移,事关重大,只有你安全突出重围,总部才能得救。”彭德怀关注着包围圈里的大批战友,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就是不挪动。左权急了,以强硬的口气命令唐万成:“连人带马,给我推!”彭德怀被感动了,挥起马鞭,在警卫战士的掩护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②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虽然敌情严重,但大家不要慌。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③左权从容地指挥队伍继续突围,他登上一块高地,尽管他声音更加嘶哑了,但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高喊道:“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同志们快冲啊!”大家见副总参谋长就在身边指挥,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也更快了。当队伍冲向敌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的火力更加凶猛。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品词析句)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1)句①中“十分吃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左权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抓住左权的_____,描写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③进一步表现了左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2】(整体感知)读文章,完成填空。
(1)文章既写了人们_____________,又写了左权将军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辽县改名为___________。
【3】(提取信息)用“ ”画出文章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4】(评价人物)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左权将军怎样的伟大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脚板顿时感到了一股针刺般的寒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铜一家把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家里的一笔很重要的收入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赵慧敏同学不光智慧、还很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由于她爱躺着看书,结果不到半年眼睛就近视了。赵慧敏后诲极了,她说,我一定要改进躺着看书的不良的坏习惯。从此,她坚定做眼保健操,养成保卫视力的良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题目:第一次________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详细叙述你某个“第一次”的经历,真实地表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人生启迪。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