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学多通(通晓)
B.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还是)
C.最喜小儿亡赖(不务正业)
D.树头新绿未成阴(阴天)
2、《战国故事》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谁?( )
A. 张仪 B. 苏秦 C. 靳尚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扩大范围 慢慢上升
B.冲破云霞 发出亮光
C.冲出重围 分辨事物
D.清静的空气 夺目的亮光
4、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
(2)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 )
(3)下课了,操场上难道不热闹吗? ( )
A. 反问 B. 拟人 C. 比喻 D. 设问
5、油麻地有个小孩,他特别喜欢上课吃东西,仿佛不吃点东西,就无法上课,他说自己不吃点东西,脑子就不好使。他是( )
A.朱小鼓
B.细马
C.戚小罐
D.李铜壶
6、下面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高傲的一只白鹅。
B.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马上顿时安静下来。
C.《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
D.春天的厦门,是个美丽的地方。
8、补充词语。(8分)
( )( )万里 水平( )( ) 笑( )颜( ) 手不( )( )
( )吞( )咽 莫名( )( ) ( )心( )目 半( )而( )
9、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词语并写出后面两句诗的意思
疏疏:______________ 阴:______________
后两句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_____代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10、课文精彩回放。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是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要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卖去。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1】说说芦花鞋的制作工序和鞋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家人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这一情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我是怎样从琥珀中发现恐龙的(节选)
邢立达
琥珀不仅是树脂的化石,而且它里面包裹着史前的生命,这些活灵活现的生命,是我们古生物学家一生的追求,我们称之为“时光的胶囊”。它冻结了时光,把上亿年前的古生物包裹起来,原封不动地送到我们面前,这是它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意义。
我们还在琥珀里找到了可爱的小恐龙。有一天,一位琥珀商对我说:“这个琥珀好漂亮,有两只小蚂蚁正在往树上跑。” 我仔细一看,这个所谓的“树”是羽毛,而且这个羽毛非常原始,只可能出现在白垩纪的古鸟身上,或者是当时普遍存在的恐龙身上。
我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把这个标本带回中国,经扫描发现, 这果然是一段有着八九个锥体的恐龙尾巴。
鸟类的羽毛多样性极强,一共有五个发展阶段。这个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并不属于这五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处在两个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神秘的中间环节是全世界古生物学家的终极追求,这个羽毛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经过艺术家的复原,我们看到这是一只在地面上奔跑的、只有 18 厘米高、吃着小昆虫的肉食性小恐龙,非常可爱。
【1】“原封不动”的意思是________。写出两个“原封不动”的近义词: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把琥珀比作“时光的胶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琥珀是一种化石。( )
(2)琥珀里的恐龙羽毛属于处在鸟类羽毛第一二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环节。( )
(3)艺术家根据琥珀里的恐龙尾巴,复原出一只小恐龙。( )
【4】猜想一下,这只小恐龙的尾巴是怎么跑到琥珀里的?
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田园风光
春季的乡村,潮湿的空气里荡漾着诱人的小草清香;田野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嫩绿的麦苗,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而霞光将它的眷念留给苍穹的同时,也留给了大地。
乡村的田园风光,宛如一幅长轴画卷徐徐地(展览 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把美丽的画卷点缀(zhuì)得绚丽多彩、光彩耀人的却是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和大自然。黄昏,耕耘(yún)了一天的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收工回来,他们扛着锄头,在乡村的田埂上走来,霞光映红了他们的脸庞,大家有说有笑,似乎忘记了一天的劳累,落日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当落日把最后的霞光带回家时,天地间变成了银灰色。那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和灰色的暮霭(ǎi)交融在一起,宛如给屋脊、墙头、树木和田野(朦胧 笼罩)了一层轻纱,此刻的乡村也变得若隐若现,神奇异常。村外的小河仍清亮亮的,河水打着旋儿静静地流过,水中还映有树的倒影!偶尔,有些鱼儿浮出水面,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后,又一头扎进水中,鱼儿的嬉闹使平静的水面泛起了一圈圈的涟(lián)漪(yī),那些树的影子,就像大蛇一般在水中弯曲着蠕(rú)动。
夜幕降临,乡村、田野、树木、小河也渐渐地模糊不清。偶尔从乡村中传来一阵阵小孩的喧闹声,但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渐渐地,所有的一切都被弥漫的夜色笼罩。
啊,好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图!
【1】用“\”将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画掉。
【2】这篇短文按照___顺序,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图。
【3】你觉得下面这两句话哪句更好一些?为什么?
①那些树的影子,在水中弯曲着蠕动。
②那些树的影子,就像大蛇一般在水中弯曲着蠕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乡村的美景是一幅画,画中有落日的余晖,有广阔的田野……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乡村美景这幅画中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mái mán)怨命运的不公。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的孩子比划(huá huà)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画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们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________(mái mán)怨 比划________(huá huà)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选项。
①心里一亮________
A.光线强 B.声音大 C.心胸开朗
②无谓的烦恼 ________
A.称呼 B.意义、价值 C.说
③饮誉天下 ________
A.喝 B.可喝的东西 C.享有、受到
(3)文章已用||扩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的段意。
______
(4)老人的哪些话启发两个孩子开始新的追求?用“________”画出老人说的话。
______
(5)两个孩子的追求成功了吗?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
14、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默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题。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上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作者一路上看见了哪些景物,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整地说一说双龙洞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划线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一路迎着溪流”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新奇的纳米技术怎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毛绒绒、蓬松松的芦花,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仿照例子,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7、修改下面的病句。
(1)顺河公园的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提高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我的话,妹妹立即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9、写作。
当人们还在兴致勃勃地张罗着年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阴霾遮住了蓝天,使这个举国欢庆的传统节日蒙上了梦魇般的阴云,便注定了鼠年这个春节是不同寻常的。请以“2020不一样的春节”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有中心,内容条理,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