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景色的一项是( )。
A.如雾如烟 天高地阔 B.人声鼎沸 热火朝天
C.绿树成荫 天高云淡 D.姹紫嫣红 漫山遍野
2、对下面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海上日出>)
A.“负着重荷似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缓慢升起时的艰辛、壮观
B.“冲破”和“跳出”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气概
C.“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表达了作者享受日出辉煌时刻、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
D.这句话描绘了太阳由将出、半升到全都升起时的形状、色彩、动态和光华的变化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波涛(tāo) 交叉(chā) 朝晖(huī) 炫耀(xuàn)
B.膝盖(xī) 指挥(huī) 徜徉(chánɡ) 白桦(huà)
C.躲避(duǒ) 拥挤(jǐ) 绽放(zhàn) 胆怯(qiè)
D.水瓶(pínɡ) 绣花(xiù) 一抹(mǒ) 晕皱(yūn)
4、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刹那(shà) 浙江(zhè)
B.臀部(tún) 负荷(hè)
C.不仅(jǐn) 漆黑(xī)
D.蜿蜒(wān) 一簇(zú)
5、选词填空。
隐蔽 隐藏
1.要想不被捉到,就得找一个( )地方藏起来。
2.蟋蟀的洞穴( )在草丛中。
美观 美丽
1.公园里的花非常( )。
2.我把房间布置的特别( )。
6、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 之所以……是因为…… 无论……也…… 既……又……
【1】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 )头是尖尖的,( )总是开不快。
【2】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捏,( )怎样用力,( )不能把它捏碎。
【3】薄薄的鸡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4】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 )轻便( )省料的建筑物。
7、下列对古代文人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B.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为孟浩然所作。
8、词语档案。
百发百中 百尺___ ___ 百步___ ___
百川___ ___ 百废___ ___ 百感___ ___
百花___ ___ 百家___ ___ 百年___ ___
9、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1】这两节诗选自《____》,作者是苏联的____。
【2】这两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描写了白桦的美丽。( )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整体
【3】请续写第二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节选)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ní mí)漫着战争的(消 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 骄)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 救救孩子们 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sàng sāng)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音节和汉字。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用“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从什么地方看出“世界并不太平”?用“ ”画出相关语句。
【5】“罪恶的子弹”指代(________),“和平之花”指(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篇短文,然后按要求做题。
丝绸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
①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mào)易路线。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条通道,中西方互通有无。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通过这条通道传入了中国。
②黄瓜,原产于印度,汉朝张骞(qiān)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现在,我国黄瓜的品种越来越多,大致分为春黄瓜、架黄瓜和旱黄瓜。其中闻名全国的乃是外形美观、皮薄肉厚的北京刺瓜。
③大蒜的原产地是西亚和中亚。最初在中国安家落户时,它的用途和原产地一样——做药物使用。如今,大蒜已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蔬菜,烹调时使用它,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④据说,甘蔗(zhè)的原产地也在印度。传入中国南方后,唐朝的工匠虚心地向印度人学习熬(áo)糖法,制作出了红糖。唐代宗年间,四川一带的人们在摸索中尝试新方法研制出了白糖,后来,这个方法又传到了印度。
⑤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还有很多,如南瓜、胡椒等。在这些植物传奇变化的背后,还有很多文化遗产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有删改)
【1】什么是丝绸之路?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用“ ”画出来。
【2】读短文第②~④段,填写表格。
植物名称 | 原产地 | 传入我国后的变化 |
① | 印度 | ② |
大蒜 | ③ | ④ |
⑤ | ⑥ | 研制出白糖 |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北京刺瓜外形美观,皮薄肉厚。( )
(2)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一共有三种。( )
(3)“丝绸之路”历史悠久。( )
12、语段阅读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1】“譬如”的近义词是________,“从容不迫”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
【2】鹅吃饭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鹅的吃相,是想突出鹅吃相的好笑,这种好笑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A.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 B.一丝不苟的吃法。
C.不会变通的做法。 D.喜欢把水盆放在远处。
13、类文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前情提要:鬼子和特务来扫荡,什么也没抓到。他们假装离开了芦花村,实际上躲在村西北的河堤旁边隐蔽着。雨来和几个朋友决定要侦察一下,再把消息报告给民兵爆炸组。在侦察过程中,雨来不慎中计,被狡猾的特务给抓住了……
一
特务把雨来带到村西北河边上。两百多个敌人在堤岸旁边坐着。
一个特务说:“去了半天,逮这么个小崽子来啦!”
逮雨来的特务回答说:“别看他人小,胆子可不小呢。敢夺我的枪!”
鬼子和特务吃惊地瞧着雨来头上的八路军帽和腰间扎着的牵牛花藤蔓。一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胸脯上打了一拳,瞪着眼珠子,咬着牙说:“就差拿刀子把你肚子里的八路气儿放出来!”
这个特务又把雨来的军帽使劲往下一拉,遮住两眼。那些鬼子兵,露出大黄板牙,哈哈大笑。
①雨来用手猛力地把帽子往上一推,戴得端端正正,一声不响地挺直着身子。他缠在腰间的花朵和绿叶,也一动不动地翘着。
满脸大胡子的鬼子指挥官,嗖的一声抽出指挥刀,放在雨来的脖子上,用中国话说:“小害(孩)带路!死拉(了)的没有!”
雨来没有回答,心里暗暗打主意,怎么办呢?把敌人带到哪里去呢?
鬼子指挥官见雨来直瞪着眼睛不说话,以为这小孩吓昏了,把刀从他脖子上拿开,口气变得温和,好像是安慰雨来,说:“害怕的不要,给皇军带路,死拉(了)的没有!”
②雨来心想:带他们进地雷阵,这倒是个好机会,不过不能叫他们看出破绽来。
鬼子指挥官见雨来还是只瞪着眼睛不说话,挥舞着刀吼叫:“带路!带路!”
那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在雨来的背上打了一拳,又顺手往前一推,叫声:“走!”
雨来被推搡着在前面走,两百多个鬼子和特务在后面跟着。
雨来站住脚,脸上装出恼怒的神情,说:“这么推搡,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
鬼子指挥官向那特务挥了一下手。特务向雨来说:“好,好,不推搡啦。乖乖地给皇军带路!”
二
到了村东的大路上,连鬓胡子指挥官,耗子一样的圆眼睛,滴溜溜转动着,瞧瞧那些土块下面的红绿纸条,又瞧瞧雨来。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急忙上前问雨来:“这些都是地雷吗?我就不信!”
雨来回答说:“不信?对啦,没有地雷。你去踩一踩吧!”
紫黑脸膛宽鼻子特务,伸出大巴掌,给了雨来一个脖儿拐,咒骂着:“小兔崽子,我知道你没安好心!”
③雨来一会儿把敌人领到漫地里,一会儿又领到大路上,弯弯转转,在这片假地雷阵里走。突然,他故意扯开嗓子喊叫一声:“小心地雷呀!”一个鬼子兵,正好踩到松软的地上,以为踏着地雷了,惊叫一声,趴倒在地。这一叫,整个鬼子大队都忽啦忽啦闪到一边,叽里咕噜趴下来,吱哇乱叫。趴了一会儿,不见雷响,他们才松口气站起来。很多鬼子,因为刚才把脸埋在土里,弄得满脸沙土,只露着滚动的小眼睛。一个个缩头缩脑,满脸惊慌,仿佛都吓掉了魂。
雨来带着敌人继续往前走。广阔的田野上,没有收割的豆子地,火焰似的高粱穗,雪白的棉花球,耸入云天的白杨树,都仿佛瞪着眼睛,等着看鬼子怎样踏到地雷上。
现在,雨来正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雨来四下里看看,心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中来啦,我得想个办法脱身啦。怎么脱身呢?雨来一边走一边打主意。鬼子队伍的前面和背后的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都是地雷。
离第一个地雷只有几尺远了。雨来回头对鬼子指挥官说:“前面,地雷的没有啦!”④雨来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唉呀”叫了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大连鬓胡子鬼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心里说:“幸亏出了地雷阵!”
三
可是,一个地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片,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日——日——的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
鬼子兵这个的枪,碰了那个的脑袋。胳臂肘、肩膀碰了别人的鼻子,别人又碰了自己的眼睛、鼻子……跌倒在地上的,后面的就踩着他的脖子或是脊背跑了过去。
“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
(选文有删改)
【1】(词语理解)文中形容声音的拟声词很丰富,下面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
A.日——日—— B.滴溜溜 C.叽里咕噜 D.忽啦忽啦
【2】(句子品析)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句主要是对雨来的动作描写,从中我们能感受到雨来面对敌人时的坚强不屈。
B.第②句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雨来的临危不惧。
C.第③句讲到了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雨来还关心他人,体现了雨来的善良。
D.第④句是对雨来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雨来的聪明和机灵。
【3】(写法探究)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入侵的日寇的憎恨。
B.通过环境描写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秀美,让人心生赞美。
C.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入侵的日寇的憎恨。
D.通过环境描写表现雨来的英雄气概。
【4】(整体感知)照样子给正文的三个部分列小标题,再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
①不慎中计,落入敌手(前情提要)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引敌入阵,机智脱身 ④地雷建功,鬼子覆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读例句,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先谈谈你的体会,再照样子改写句子。
雨来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唉呀”叫了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连鬓胡子指挥官,耗子一样的圆眼睛,滴溜溜转动着,瞧瞧那些土块下面的红绿纸条,又瞧瞧雨来。
(1)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紫黑脸特务远远地跟着雨来,想要找到游击队的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睡眠
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
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西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边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死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呵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眼”。
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
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天花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年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不下雨,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
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忽高忽低: 、 、 。
打打呵欠: 、 、 。
【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
【3】短文讲了 、 、 的睡眠特点,分别是 、 、 。
15、课内语段阅读。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______________ 谙: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写了江南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景色之美。“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景色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情。
16、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8、修改病句。
1.看到眼前的这颗“五角星”,我不禁忍不住被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碧绿的草地上开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练笔。
恐龙是已经灭绝的物种,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它们生存的时代是怎样的,有什么故事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