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光潜的名言“诗和音乐一样”的下一句是( )
A.“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B.“生命全在节奏
C.“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
B.课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C.句子“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中“扫荡”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风、雷、电的威力之大,气势之猛。因为孩子的想象丰富,所以威力比真实感到的大十倍百倍。
D.“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美丽的遐想与快乐。
3、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勤奋学习 热爱祖国
B.心灵美好 脾气良好
C.尊重长辈 爱戴儿童
D.接管信号 接受批评
4、清明乡下踏青,见油菜花开,儿童戏蝶。此情此景最适合引用的诗句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5、下面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乡下人家》一文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田园生活的向往。
B.《巨人的花园》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C.《猫》《母鸡》《白鹅》都描写了动物们可爱的形象。
D.《海上日出》接照时间顺序描写了日出的景象,《记金华的双龙洞》接照游览的顺序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经过。
6、“(胤)家贫不常得油。”一句中“贫”的意思是( )
A.缺少 B.贫穷
C.用于僧道的自称 D.絮叨可厌
7、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预防(事先) 释放(说明) 翁媪(老翁)
B.具备(写出,陈述) 隧道(地道) 推测(测量)
C.逼近(狭窄) 慰藉(垫;衬) 疾病(急速,猛烈)
D.迟钝(慢) 拂拭(擦,抹) 绮丽(美丽;美妙)
8、读拼音,写词语。
suì dào xiāo sǎ méng lónɡ
(______)(______)(______)
pénɡ zhànɡ shū cài xī ɡài
(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绿》片段。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节选的诗文中( )
A.前一节是动态描写,后一节是静态描写。
B.前一节是静态描写,后一节是动态描写。
C.都是静态描写。
D.都是动态描写。
【2】读第二小节进行判断正误。
①这一节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_____
②这一节诗写出了自然界中春天到处都是绿色。_____
③春天绿色的景物看起来十分鲜艳。_____
④这种随风而动的绿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_____
【3】“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奇妙的猪笼草
我是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里看到猪笼草的。它的形状非常奇特,从泥土里伸出一根粗壮的茎,茎的四周长满了又尖又细的叶子,叶的前端像畸形了一般,长出了一个壶形的囊,这便是猪笼草最奇特的地方了——捕虫袋,猪笼草因此而得名。(猪笼草最奇特的地方表现出来了)颜色鲜艳的捕虫袋,悬挂在叶片上,尤如一朵朵美丽的花,香甜的花蜜不断从袋口边缘渗出,十分诱人。
对于昆虫来说,奇特的外形像是歇脚的好地方,诱人的花蜜又像是一个可以享受到美食的天堂,(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了猪笼草对昆虫的诱惑)不止是我这样想,在它身旁飞来飞去的昆虫也这样想。当昆虫飞累了或是饿了,它们便会想:这朵花是多好的休息地方呀!还可以享受到美味的花蜜。于是,就停在猪笼草的边缘上吸吮花蜜。这时,死神已经向它们靠近,猪笼草的边缘非常光滑,落在上面的昆虫像滑滑梯一样迅速滑进猪笼草的捕虫袋,那里的消化液早就在等着它们了,落进去的昆虫会被淹死并消化掉。几星期后,那些可怜的昆虫们就只剩下坚硬的外壳了。
猪笼草太神奇了!难怪有科学家认为它是从外星来的呢!
【1】解释词语。
(1)畸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猪笼草奇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猪笼草捕捉昆虫的过程是怎样的?请简单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昆虫的遭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提灯笼的小飞虫
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它不咬人,不蜇(zhé zhē)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萤火虫有很多种,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特别大,放几个在玻璃瓶里就很亮,可以用来照路。
科学家认为,萤火虫发光是为了找到自己的伙伴,同时让夜间寻食的鸟儿知道它们是哪种昆虫。大多数夜间寻食的鸟儿都不喜欢吃发光的萤火虫,它们看到发光的飞虫就不去管了。
多年来,科学家们试图发现萤火虫发光的秘(bì mì)密,他们希望能造出同样柔和的,不烧伤人的光来,为家庭和街道照明。
【1】“像”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2】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在上面画“√”。
漫游 (1)满,遍 (2)水过满,漾出来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
试图 (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 (2)希望得到,谋取 (3)计划
【3】用“/”画去文中加点的字错误的读音。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热闹——( ) 喜欢——( )
【5】用“ ”画出描写“提灯笼的飞虫”飞舞的样子的语句。
【6】萤火虫的光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要发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萤火虫给了科学家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启示。请写出两种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西双版纳
走进西双版纳,我只有一个字来形容:美。苍莽的热带雨林、神秘的宗教色彩、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和无比灿烂的阳光。
西双版纳曾被称为“孟巴拉纳西”,即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有着广袤而美丽的热带雨林以及随时随地让你惊喜得一阵阵雀跃的热带水果。芬芳的气味、艳丽的色彩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当你一头扎进大自然浩瀚的森林海洋中,众多的植物宛如播在天空的繁星,滋润地洒满了大地。
各种各样的乔木、灌木、花草都是大地的饰物和衣裳。植物的绿色比起我曾经见过的任何一种绿都更为葱郁、更为厚重、更为瑰丽、更为晶莹。绿,连绵起伏,气势非凡,这深深的绿色海洋早已把空气染成青绿,把心田熏成碧绿,把情绪化成浓绿浓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有参加泼水的人,都穿着艳丽的傣家服装。泼水,是从偷袭开始的,趁你不备,水,从头而降。开始,人们尚还有些拘泥。泼着泼着,不知不觉就泼出了兴致,泼出了热情,泼出了一份赤裸裸童真的快乐。只见所有的人都奋力抢占水井,人人恨不得能生出三头六臂,你进我退,你追我赶,场内场外一片欢声笑语,荡漾着极其浓烈的快乐气氛,一盆盆的水在人们脸上频频开花,水花开时,心花怒放,一份童年时的单纯的快乐,有如久违的童真在心中复苏。当这种心灵中流淌出来的快乐直接撞击、荡涤着人的心魄的时刻,好似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变得如水一般纯净透明了。也许,傣族人民正是一年又一年沐浴着泼水节所激发出的热情、单纯、快乐和质朴长大成人,才使这种乐趣的纯真和快乐深入人心。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一句合适的过渡句,使上下两部分的内容衔接自然。
【2】“这深深的绿色海洋早已把空气染成青绿,把心田熏成碧绿,把情绪化成浓绿浓绿的。”这也是一个__________句,读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成”“熏成”“化成”都可以用“染成”,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绿色海洋”给人纯净、美好的感觉,所以这里的空气也纯净美好,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心田、情绪更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最能体现西双版纳民族风情的是___________,作者从中感受到傣族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由衷地赞叹:生活在这里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既写自然景致也写了人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种植春天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的国家里所有的地方都盖着厚厚的白雪,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累太饿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她做了面包,煮了热汤。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女的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便享受了她带来的春天。
原来,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种植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成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用“ ”画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2】填一填。
(1)春天不肯光临国王的国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保持安静。
B.只要我们富有爱心,终会有收获。
C.耐心等待,只有春天会到来。
【4】假如你遇到了一位可怜的少女,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________
②形容山石突兀、重叠。________
③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________
【2】这两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修辞手法。
【3】找出下列句中的比喻句________
A.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C. 桂花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15、口语交际训练。
春天到了,你去公园游玩,发现一名小朋友和他的妈妈正在折翠绿的柳枝,你打算怎样劝说他们,让他们懂得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完全都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打扫教室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提高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的心热烈地跳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基本上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市场上有黄瓜、西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小芳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必须注意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指南针和造纸一样,都是古代我国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扬州,把瘦西湖、个园、何园这三个著名景点基本上都游览了一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你对“战争”与“和平”有什么感想?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有关战争的故事写下来,叙述清楚时间与人物,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