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
A.《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懈的尝试和追求。
B.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C.“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我体会到了中国航天的历程是坎坷的,古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坚持不懈的奋斗。
D.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五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细碎 拨地而起 B. 拥挤 色采明丽
C. 仰卧 斑斑点点 D. 玩赏 水平如境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
B.树头新绿未成阴(阴天)
C.梅子金黄杏子肥(大)
D.最喜小儿亡赖(指顽皮 淘气)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 )身患重病,( )意志坚强,( )勤奋学习,( )坚持锻炼身体,凭借顽强的意志,他终于战胜了病魔,重新返回课堂。
A.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B.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C.不仅 而且 无论 都 D.即使 也 不仅 还
5、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什么都没说就转身扬长而去,留下错愕不解的我们。
B.教室里被打扫得一丝不苟,坐在里面我们感到无比欣悦。
C.她这嘴简直就是老太太纺纱,扯起来就没完没了。
D.他的文学知识空空如也,却偏要以文学家自居。
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B.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排比)
C.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比喻)
D.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比喻)
7、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重荷(hè) 浙(zhé)江 沮(jǔ)丧 单(chán)于
B.吃荤(hūn) 倔(juè)强 卒(zú)业 欺侮(wǔ)
C.祈(qǐ)祷 蜿蜒(wán) 乾坤(qián) 折(zhé)断
D.剖(pōu)析 悲戚(qī) 嘹亮(liáo) 可恶(wù)
8、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___________)
(2)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_________)
(3)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__________)
9、阅读短诗,完成练习。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 ?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1】将上面的短诗补充完整,填写在横线上。
【2】这首短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她是我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格调清闲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B.诗中三个反问句的排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大海的挚爱。
C.大海对于诗人的创作及思想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10、学会做加法(12分)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135……100+250+50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
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
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
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加”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
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
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同学们,加法使你们着迷了吗?
(1)文中有5个破折号,它们都起 的作用。(1分)
(2)发明中的加法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一层是 ;(2分)
(3)发明中为什么要运用加法呢?(3分)
(4)文中提到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3分)
(5)发明的加法中有一种简单的加法,叫做自己加自己。即“单×2 = 双”,如“单面胶带纸×2 = 双面胶带纸”,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3分)
11、课内阅读。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電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ニ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カ点猛扑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是( )
A.表达惊讶之情。
B.表达对黄继光的高度赞扬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3】第3自然段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表现了他___________。
12、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湖漫笔(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淙淙,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如同一幅青绿的山水画。
【1】西湖各处的绿不同,黄龙洞( )
A.绿得幽
B.绿得野
C.绿得闲
D.绿得静
【2】下列有关青苔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重点写青苔,目的之一是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
B.作者重点写青苔还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
C.作者笔下的青苔是那样鲜嫩,那样可爱,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
【3】下列关于选文中的“绿”和艾青笔下的“绿”的异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广,都体现了对“绿”的喜爱之情。
B.文体不同,宗璞的《西湖漫笔(节选)》是散文,艾青的《绿》是诗歌。
C.《西湖漫笔(节选)》描绘的景象比较写实,《绿》更多的是体现诗人的独特感受。
D.《西湖漫笔(节选)》突出了“绿”的生机和活力,《绿》着重表现了“绿”的不同特点。
【4】你喜欢西湖的“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延庆开幕。其中的北京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向世界展示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北京。
北京园体现了古都风貌。在以四合院为主体的建筑中,栽种了北京的市花月季和菊花,种植了玉兰、海棠、牡丹等乡土花卉。高大的白皮松、苍劲的油松等北京特色树木随处可见。除此之外,花架上的紫藤、水缸内的荷花承载着四合院的记忆,32盆北京特色盆景更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些花卉植物与牌楼、胡同、红墙共同构成了浓浓的“京味儿”景观,体现了古都风范。
北京园展示了现代活力。北京园是一座科技之园,应用了立体花坛、垂直绿化、岩石园、水生园等多种新兴的园艺科技形式;北京园更是一座生态之园,融合了雨水收集再利用、园林废弃物利用、智能节水灌溉等最新技术及产品。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错的“×”。
(1)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市花。 (______)
(2)北京园的花卉和树木共同构成了浓浓的“京味儿”景观,体现了古都风范。 (______)
(3)短文从传统和现代两方面介绍北京园。 (______)
【2】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下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的________召开,开幕时间是________。
(2)第3自然段从北京园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展示了北京园的现代活力。
1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类的秘密仓库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地球上还有比陆地更辽阔的地区吗?告诉你们,有, 那就是海洋。陆地( )这么大,( )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 一;而海洋,却占了三分之二还多一些呢。
海洋( )非常辽阔,( )深得惊人。最深的地方,就是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它的山尖也会被海水完全淹没! 就在这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 物和其他资源。仅仅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从身长 30 多米、体重 120 吨 以上的鲸,直到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浮游生物,就多达 15 万余种。那数 不清的鱼、虾、蟹、蚌,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可做美味的食物或制成珍贵的药品。在海底深处,更重要的宝藏, 是我们非常需要的石油!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这伟大的人类秘密仓库中的一部分财富。由于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还不全面,还有更多宝藏在海底深处等着人们去开发呢。
在弱者的眼里,那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可怕的。但是它却需要一大批具有才智 的勇士,运用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去开启这个令人憧憬而神秘的仓库。
小朋友们,立下大志,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准备做一个征服海洋的勇士吧!
【1】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填空。
(1)用部首查字法查“浩瀚无边”的“瀚”字,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 画。
(2)用音序查字法查“深不可测”的“测”字,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具体描写海洋深不可测的句子。
【4】“人类的秘密仓库”指的是________。海洋里蕴藏着______、 _______、_______和其他资源。
15、小练笔。
孩子们透过天窗,感受着风雨雷电的威力。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下列事物的“威力”描绘出来。
这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为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在“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会演。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节目五彩缤纷:唱歌、舞蹈、大合唱、童话剧、诗朗诵、器乐演奏、武术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强烈的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中,把有语病的句子抄下来,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谜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18、改病句
(1)草原把夕阳照得五彩缤纷。
(2)小红和小莉是好朋友,她经常帮她复习功课。
(3)言行不一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4)春天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19、请选择几个小动物,综一个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语句通顺,阐明一个道理。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