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菌儿看来,火水是温柔的栖息之所,可水也并非十全十美,下列属于菌儿喜欢的水是( )
A.雨水
B.浊水
C.河水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蔬菜(shū) 捣乱(dǎo) 和谐(xié) 乒乓(pīn)
B.挣扎(zá) 率领(shuài) 琥珀(bó) 澎湃(pài)
C.曝晒(bào) 看门(kān) 吭声(kēng) 倔强(qiáng)
D.海啸(xiào) 脸颊(jiá) 遗憾(hàn) 慷慨(kǎi)
3、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构(gōu)成 芍(sháo)药 鸡冠花(guàn)
B.朴素(sù) 率领(shuài) 倘 (táng)若
C.和谐(xié) 踏步(tà) 凤仙(fèng)
D.冠军(guān ) 效率(lǜ) 踏实(tā)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胤恭勤不倦(juàn,疲倦。)
B.盛数十萤火以照书(chéng,把东西放入。)
C.逢老媪方磨铁杵(fāng,刚才。)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huán,回去。)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意思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蛱蝶(jiá)(蝴蝶的一种)
B.树栖恐龙(xī)(在树上居住的恐龙)
C.杂兴(xīng)(随兴而写的诗)
D.隐形战机(yǐng)(人眼看不见的战斗机)
6、《地球的故事》告诉我们,起于北海之滨的帝国是( )
A.英国
B.俄国
C.荷兰
D.德国
7、有人说:“现代诗歌在本质上是一种抒情。”下列名句与这种说法相似的是( )
A.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
B.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C.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D.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
8、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一( )不( ) ( )( )不惧 心急( )( )
( )不释( ) ( )梁( )股 ( )山傍( )
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旧时茅店社林边(往日) B.明月别枝惊鹊(惊动喜鹊)
C.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 D.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2】“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画“ ”的句子描绘出了乡村夏日夜景图: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惊起了____;夜半时分,____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10、课外欣赏。
北方的雪
高深
①下雪了。
②这是北方的雪,下得很大,寿命很长,长得像长白山的梦,长得让大兴安岭的大森林开几个月的梨花。
③铺天盖地的大雪,瞬间便染白了北方的一切,给南方人的口头文学丰富了许多传说,许多神话,北方成了寒冷和洁白的代名词。
④雪无声无息地飘落着……给小河捎来一面光滑透亮的镜子,给橡树林围起了一条温暖似棉花似羊毛织成的大头巾。森林里的音乐家远走高飞了。几个猎人从雪地上走过,悄手悄脚,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
⑤雪是天公给北方冬季不可或缺的礼物。雪本来并不是来粉饰这世界这生活的,可是雪毕竟掩藏了许多陷阱、许多沟壑、许多垃圾,好似这世界不存在任何暗算、任何污浊、任何朽败。
⑥雪的出身洁白无瑕,白得耀眼,洁得令人陶醉。生活的辩证法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反相成,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显现出被沾染的黑污,越是容易被黑污沾染。
⑦雪是诚实的,却也充满着欺骗,或许是由于人们受现象蒙蔽而自欺欺人。你看雪多像鹅毛多像棉絮,给人们目光的感觉是无比湿暖的。可是你不能去触摸,它欺骗不了手感,雪给手指的信号是寒冷是冰冻是战栗。
⑧雪的形象和生命往往存在于瞬间,当三月的阳光投射到北方的大地,雪浙渐地化为一池一池的春水。可是雪对自己的死亡一点也不遗憾,它用灵魂和另一种生命去灌既土地,去滋润五谷,去换取丰收。所以,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
【1】第④段中,“镜子”指的是________,“大头巾”指的是________,“音乐家”指的是__________。“只留下两行沉默的脚印”反映出冬天的北方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
【2】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出了北方的雪的哪些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雪是“诚实的”却又充满“欺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让我们自然地想起哪两句描写北方的雪的唐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⑧段中,作者说“雪也是无私的,雪是奉献者”,其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⑧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理解。
海的女儿(节选)
风儿在鼓着船帆。平静的海面上,船在轻柔地航行着。
暮色渐渐降临,彩灯亮起来了,水手们在甲板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人鱼不禁想起她第一次浮到海面上的情景,想起她那时看到的同样华丽和欢乐的场面。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大家都为她喝彩,赞美她美妙的舞姿,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
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苦痛,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是她能和他在一起,呼吸同样空气的最后一个夜晚,这是她能看到深沉的海和布满了星星的天空的最后一个夜晚。一个没有思想和梦境的永恒之夜,同时在等待着她。船上的欢歌乐舞一直持续到子夜之后。她笑着,舞着,但是死的念头一直在她心中。王子吻着美丽的新娘,抚弄着她乌亮的头发。他们手挽着手,走进了那华丽的帐篷。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人鱼为了王子,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___,忍受着没有止境的___,可是王子__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人鱼对王子的___。
【2】读文中画“——”的句子,下面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景物描写,写出了海面美丽的景色。
B.这是环境描写,用欢乐衬托小人鱼命运的悲惨。
C.这是环境描写,衬托王子的幸福生活。
【3】文中画“﹏﹏”的句子描写的是( )
A.邻国公主的美丽。
B.小人鱼舞姿的美。
C.水手们的欢歌笑语。
【4】“一个没有思想和梦境的永恒之夜”是指( )
A.死去后就没有思想、梦境,并永不再醒来。
B.小人鱼梦中的天堂。
C.小人鱼海里的家。
12、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了日出的过程,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不转眼”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词表现出太阳势不可挡的威力。
【4】请写出三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峨眉山的路又______、又______、又______。
(2)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感到一阵愧疚。
“愧疚”的意思是______。
作者想到了____________,内心一阵“愧疚”,因为____________。
(3)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说明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赶花的人
初夏季节,我因公到了陵山。这儿槐花盛开,香气醉人。我踏着崎岖的山路,进入了宁静的槐树林。
没走多远,我眼前竟出现了一个繁忙的世界。只见成群的蜜蜂在树旁、花间飞来飞去。我停下脚步不敢上前。忽然听到有人招呼:“同志,有事啊?别怕,它们正忙着呢,顾不上蜇人。”
原来,说话的是一位养蜂人,他告诉我:“这生灵很有觉悟,一到花期就拼命干,一只工蜂在采花期顶多活五十来天,连喘口气都舍不得,哪有工夫蜇人。”
在一排排蜂箱的不远处,我看到了养蜂人的“家”。在低矮的窝棚里,堆放着一卷简单的行李,摆着几件工具和炊具,仅此而已。他们就是这样风餐露宿地在为人们酿造着纯洁、芳香的蜜啊!
我禁不住问:“等槐花谢了,你们就该回家了吧?”
“不,我们和蜂儿一样,一年四季哪儿开花就往哪儿赶,一茬接一茬……”
“那几时才歇呢?”
“秋凉。可蜂歇人不歇,得再做出门的准备。腊月一到,就得往南方走……就这么马不停蹄,走南闯北。”
养蜂人的话像一股清泉,渗透了我的心田……我猛地想起了自己的工作,便匆匆地告别了养蜂人,又继续赶路了。
( )我和那位像蜜蜂似的养蜂人只是短短地交谈了几句,( )他却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1】根据提供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_______)
(2)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用“ ”画出描写养蜂人的“家”的句子。
【4】“养蜂人的话像一股清泉,渗透了我的心田……”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的话比作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养蜂人为什么使“我”终生难忘?( )
A.养蜂人认真工作,坚守岗位的态度使“我”终生难忘。
B.养蜂人的生活太艰苦了,长年风餐露宿,使“我”终生难忘。
C.养蜂人像蜜蜂一样给人们酿出了纯洁、芳香的蜂蜜,使“我”终生难忘。
D.“我”从养蜂人身上看到了他们为人们日夜辛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终生难忘。
15、语文大舞台。
我喜欢的一种花是_______,它代表 __________,我想这样赞美它: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17、修改病句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字一个病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错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好像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在战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为抵御侵略而不懈奋斗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同学们,想一想你都看过哪些有关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就某一战争故事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