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生活中,________你以诚待人,________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横线上选填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 如果……就…… B. 虽然……但是……
C. 即使……也…… D. 不但……而且……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撮(cuō) 蝙蝠(biān) 琥珀(pò)
B.渗透(shèn) 砌墙(qì) 一缕(lǔ)
C.胆怯(qiè) 脸颊(jiá) 澎湃(pài)
D.徜徉(cháng)绽放(zhàn) 尘垢(gòu)
3、选字填空。
脱 拖 遥 摇
(1)渔夫( )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 )上岸来。
(2)渔夫( )了一下铜瓶,觉得很重。
(3)外婆家住在( )远的小山村。
4、“‘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中单引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特定称谓
C.特殊含义
D.声音的延长
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句表达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B.诗句中诗人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C.诗句意思是:如果洛阳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在玉壶中。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妹妹鼓足劲,冲(chōnɡ)到山顶上,冲(chònɡ)着前方的云海兴奋地欢呼着。
B.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家体委的率(shuài)领下,击败外国对手的成功机率(lǜ)是百分之百的,这一盛况继续将“小球推动大球,乒乓球外交”推向高潮。
C.小猫屏(pínɡ)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屏(bǐnɡ)幕里的老鼠。
7、(词语搭配)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柔嫩的翅膀 漫长的演化
B.新奇的特性 惨重的代价
C.暖和的地方 洁白的流苏
D.从容的腔调 夺目的月光
8、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古诗三首》中,《芙蓉楼送辛渐》写的是_______(时间)作者在江边送别_______的情景;《塞下曲》写将军_______准备_________的壮举,气概豪迈;《墨梅》赞美墨梅___________,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2)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
(3)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
(4)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
(5)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_。
9、古诗词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 )。
A.唐朝 范成大
B.宋朝 范成大
C.宋朝 杨万里
【2】“杂兴”的意思是( )
A.随兴而写的诗。 B.很多种类。
【3】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的诗句是( )
A.梅子黄时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B.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4】对本诗赏析正确的是(____)和(_____)
A.诗句描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B.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C.诗的第三句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0、阅读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气乎乎地说:“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 )里。
( ) -----( ) ----- ( )
【3】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一切都静了下来,只有舵手站立在舵旁。小人鱼向东方凝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她知道,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自己就会死去。这时,她看到她的姐姐们从波涛中游了出来。她们和她一样苍白,美丽的长发已经不在风中飘动。
“我们把头发都交给了那个巫婆,希望她能帮助你,让你不要死去。她给了我们一把刀。拿去吧,你看,他是多么锋利!在太阳出来之前,你必须把它刺进王子的心脏。当他的血液流到你的脚上时,你的双脚又会连到一起,变成一条鱼尾,你就能恢复人鱼的原形,可以再活三百年。快动手吧!我们的老祖母悲伤得连白发都掉光了,就像我们的头发被巫婆剪掉了一样。刺死王子,赶快回来吧!快动手啊!你没有看到天边的红光吗?再过几分钟,太阳就要出来了,你就要死了!”她们发出一声奇怪的、深深的叹息,便沉到海里去了。
小人鱼把紫金帐篷的帘子掀开,那位美丽的新娘把头枕在王子的怀里睡着了。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脸庞上吻了一下,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渐渐明亮起来了。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进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1】文中“她们和她一样苍白,美丽的长发已经不在风中飘动”中她们和她为什么脸色会苍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人鱼救活自己办法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小人鱼可以教自己,但最终没有用姐姐们的办法救自己,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的女儿》给我们什么启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人鱼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也告诉我们: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努力的过程。
B.让我们学做一个善良、勇敢、无私的人。
C.让我们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执着追求和奋斗。
D.小人鱼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嫁给王子了,就跳入了海里。
12、课外阅读
天山之夏
碧野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即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回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毎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西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花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
【1】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句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_。读到这个句子,我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第3自然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
A.密林 B.猎人 C.动物多 D.山形、山色 E.繁花 F.溪流
【4】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
【5】如果你是导游,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向游客们介绍夏天的天山?请简单列个提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比阅读《水乡记忆》。
水乡记忆(节选)
李清明
水乡多水鸭。
水乡一望无际的湿地间到处苇林丛、水草茂盛,水禽们喜欢啄食的田螺、河蚌、小鱼、小虾等水产品丰富,人工饲养的水鸭也特别多。
站在水乡祖祖辈辈燕子衔泥般筑起的防洪堤坝上向下俯看,望不到边际的湖洲、浅滩及稻田间到处是不停蠕动着的黑、白、黄、绿色的斑点,以及“嘎,嘎——嘎嘎”十分聒噪的水鸭们的叫声。
小时候,我常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坐在田埂上或湖沟边隆起的土堆间,用小手托着双腮饶有趣味地观看大人们牧鸭。只见他们驾着两头尖尖的“鸭筏子”,胸前用长麻绳吊着一只铁皮口哨,手中举着一杆特制的长柄鸭锹,驱赶着一大群黑压压的水鸭,一会用鸭锹甩着泥巴指挥水鸭们赶到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抢食;一会拿起胸前的哨子“嘀嘀——嘀嘀”有节奏地吹着,将吃饱了的水鸭领至河滩上,或集合“开会”或集体“洗澡”……他们的神态像极了一个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牧鸭人常被我们叫成“鸭司令”也由此而来。
看大人们牧鸭有味,跟在放牛的小哥哥、小姐姐的屁股后面,到湖洲的野草丛中去捡鸭蛋则更加好玩和实惠。有时运气好,我们在四处寻找遗落的水鸭蛋的同时,还会意外地在湖洲的野草丛中捡到一两窝野鸭蛋咧。野鸭蛋个头比饲养的水鸭蛋要小,颜色均呈藏青色。用野鸭蛋做成的炒鸭蛋,口感及味道与家养的水鸭蛋相比几无二致。
【1】《水乡记忆》给我们描绘乡村的哪些景色?请在文中画出来。
【2】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现代文阅读
猫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说一说课文中说小猫可爱主要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猫的几个句子,至少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轻叩诗歌的大门
1.请你为“轻叩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内容。
(1)收集、整理我们创作的诗歌,合编一本小诗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给自己编的小诗集取个名字,你想取个什么名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我认识了现代诗人(课本中的除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我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写关于这首诗歌的介绍,也可以写出诗歌中的几句诗句)
16、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30分)
以“我家的故事”为题,写一些家中感人的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