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苏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完全正确的是(     

    A.莞尔    魁梧    别具一格 B.灵魂    潦亮    神机妙算

    C.胆却    脊梁    拖男挈女 D.患难    要挟    洋洋大国

  • 2、《蓝鲸的眼睛》中,蓝鲸眼睛的最终归宿是(   )

    A.送给了小女孩 B.沉入了大海 C.归还给了蓝鲸

  •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拟人)

    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反问)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比喻)

    D.两岸野花,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绝,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排比)

  • 4、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葬(mái mán) 刑(dú  dǔ

    (xiě xuè    铁(liào  lào)

     

  • 5、鲍雷伊的学校会选出几篇最好的作品参加比赛,奖品是——(      )。

    A.和一位知名作家共进午餐

    B.一本笔记本

    C.一张明信片

  • 6、下列李白所作诗句中,以眼前之景,抒发孤寂之情的一项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7、《鸟语》是一篇(   )。

    A. 散文 B. 说明文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用“坚”字组词填空。

    王老师病了,还________给我们上课,大家劝他休息,他________不肯,还________地说:“没事的。”小芳看到此情此景,本来十分________的她,此刻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比较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比较阅读,按要求填表。

    诗歌序号

    相同点

    不同点(表达情感方面)

    七一

    _____

    _____

    一五九

    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馒头。

    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经不见了。又走了一点,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汤吗?娘说过,她不喜欢吃麦粑呀!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的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到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孩子,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来: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

    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竟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热腾腾的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用下面词语造句。

    热腾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明没有拿回学校发的三个馒头,为什么娘却对邻居说我拿回了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说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小兵张嘎(节选)

    那两个鬼子不待请,已经大踏步闯了过来,嘴里还洋腔怪调地说:“小孩,你家的鸡蛋有?家里有?”“家里有,里头请吧!”小嘎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霎时间,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

    “太君”一面咕噜着,一面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嘎子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说:“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地干活!”“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的帘子。帘子一起,但听“嚓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军官“哇呀”一叫,回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小嘎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风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蹿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地,栽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战士,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儿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摔出去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抓小鸡也没有这般快,小嘎子飞身扑过去,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炮,什么赶会逛灯,哪能比得上此刻的快乐呢?

    【1】如果要给节选的这部分内容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

    A.挑帘战

    B.扰乱敌营

    C.假枪挟真枪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他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逗了好几逗”指小嘎子想吃糖。____

    (2)“西间屋干净”并不是真的,这里写出了小嘎子的机智,他成功地引诱鬼子上当。____

    【3】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画线部分体现出了小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你觉得小嘎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_____的像一把把扫帚,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这是因为_____

    ②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_____船头是尖尖的,_____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木头的鲸,_____常常_____地超过海轮。这是因为_____

  • 13、读《海的女儿》连环画故事片段,完成练习。

    1根据连环画内容填空。

    (1)小人鱼是海王的第六个女儿,她和姐姐们住在_________________

    (2)海王宫殿的外面有一个________,小人鱼布置了一个_____的小花坛。

    (3)小人鱼喜欢听老祖母讲________的故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故事内容来看,这段连环画故事应该是童话故事《海的女儿》的哪部分?( )

    A.开头 B.中间 C.结尾

    3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描写花园的?照样子写写你想象中的海王宫殿。

    花园里,树上的果子亮得像黄金,花朵开得像燃烧着的火焰,花枝和叶子在不停地摇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诗中的“秋”

    ①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②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③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④“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

    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⑤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1】第①段中爸爸的吟哦声显得很“古典”,主要是因为( )

    A.爸爸读诗有古人的韵味

    B.萤火、风吹竹唱、蛙叫的衬托

    C.吟哦的唐诗内容很典雅

    D.“我”听不懂觉得神秘

    【2】第②段中“捣衣”是指( )

    A.万户月下演奏

    B.儿童调皮捣蛋

    C.特殊材质衣服

    D.用棒子打衣服

    【3】第③段中“我”学到的读诗方法是( )

    A.要联系生活实际想意境

    B.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C.要想象诗句域面悟情感

    D.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4】作者引用的诗句中,与“秋”无关的是( )

    A.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D.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5】第⑤段中作者引用《秋思》和《逢入京使》的主要目的是( )

    A.说明两首诗题材不同

    B.说明两位诗人都思乡心切

    C.说明两首诗写法不同

    D.说明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6】如果将第④段“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中的“水墨画”换成“油画”,你觉得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最终也体会到了爸爸说的“读诗的妙处”,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有哪些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做事情怎么能这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下面这段话中,把有语病的句子抄下来,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谜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 18、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我们正在慢慢长大,学会了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一件事让你最有成就感?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为题,把学做这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还可以写写心情和感受。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按一定的顺序写,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