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出排列间序正确的一项( )。  

    ①尽管在山上、树林里、田野中,甚至在水里,都能看到它。

    ②蛇是很有诱惑力的动物。  

    ③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蛇总还有几分害怕,也难免有些神秘之感。

    ④而且,不仅喜欢蛇的人要饱览一番,怕蛇的人也常常带着恐惧的心情远远地瞧着它。

    ⑤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有蛇出现,就会吸引着一大群人,老的小的都会围上来看,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万分。

    A. ②③①④⑤

    B. ②①⑤④③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①④⑤③

  •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领导对我爸爸一直很

    (2)星期天我们经常到公园 兰花。

    (3)我怀着 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

    (4)小小的蚂蚁居然有这样令人 的力量。

    A.欣赏 观赏 惊奇 好奇

    B.欣赏 观赏 好奇 惊奇

    C.观赏 欣赏 好奇 惊奇

    D.观赏 欣赏 惊奇 好奇

  • 3、下面关于古诗文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选自《清平乐·村居》,“最喜”一词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B.“单于夜遁逃”中的“单”读作“chán”,“单于”指匈奴的首领。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是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D.读文言文,停顿很重要,像“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个长句子的停顿都是正确的。

  • 4、下列科普作家与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A.米·伊林   《十万个为什么》

    B.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

    C.贾兰坡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D.比安基   《灰尘的旅行》

  • 5、按照游览顺序,把句子重新排列( )

    (1)循着水声来到溪前,溪水很清,鱼戏其中。

    (2)这野趣横生的地方,真让人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啊!

    (3)进入樱桃沟,便可听得溪水潺潺。

    (4)溪边怪石林立,抚奇石,观游鱼,已足使人感到其乐无穷。

    (5)而沿溪向北行,山间有野花,溪边有芳草。

    A.(4)(1)(5)(3)(2) B.(2)(4)(1)(5)(3)

    C.(3)(1)(4)(5)(2) D.(3)(4)(1)(2)(5)

  • 6、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 7、吟老先生卧室中第一个跟乌丢丢说话的是(  )。

    A.木雕

    B.木头小姑娘

    C.诗篓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____花朵还是叶子,____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__________说是孔隙,可__________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__________不比作什么,__________很值得观赏。

    4.__________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__________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白桦》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这首诗歌的第一句话总写了白桦的特点,用________________ 写出桦树________ 的形象。

    【2】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诗歌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_的寂静 _______的金辉 _______的雪花

    【4】对下列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判断。

    (1)一个“涂”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一个“披”字把桦树拟人化了,表明桦树对一身洁白的喜爱,突出白桦的高洁。______

    (2)“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是一种特别的动态美。______

    (3)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这里实际上并没有白桦树,都是诗人想象出来的。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猫(节选)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下面对“古怪”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联系下文,我知道这只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真是“古怪”。

    B.“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不一样”,这个词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厌恶。

    C.从表面上看“古怪”这个词,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只猫,实际上在下文的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深深的爱。

    【2】文中加点字“吧、啊、呢”的效果,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语气词使句子读起来更加自然、亲切。

    B.这些语气词去掉后,效果不受影响,可有可无。

    C.这些语气词充分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关切和爱怜。

    【3】请用“﹏﹏﹏”画出具体表现小猫“尽职”的语句。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 )和( )。(选择两项,填写序号)

    A.小猫的无能 B.作者的喜爱 C.小猫的认真负责

    【4】体会画线句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你喜欢的某种小动物或某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海浪花变成的镜子

    张秋生

    ①大海妈妈有很多孩子,那就是活泼好动的海浪花。大海妈妈对每一个孩子都很疼爱,把他们紧紧地搂在怀里,带着他们一起涨潮、退潮——哗啦,哗啦,哗啦……

    ②一天,几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儿在沙滩上挖了一个很深很大的坑,然后就离开了。一朵海浪花经过那里,他好奇地一探头,就身不由已地留在了那儿。

    ③海浪花静静地躺在海岸边。起先他很害怕,四周太静寂了,他是多么思念大海妈妈呀。可是,不多久,他开始习惯了。他变成了海滩上一面平静的镜子,照见了蓝天,照见了白云,也照见了过往人们的身影。

    ④一个女孩儿蹦蹦跳跳经过这里。突然,这一片海水吸引了她。女孩儿朝水面上一瞧,这汪海水变成的明镜,映出了一张漂亮、温柔的笑脸。女孩儿惊住了,她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如此美丽。女孩儿有点害羞地笑了。海浪花知道她为什么笑。

    ⑤接着,又有一个男孩儿过来了。男孩儿在明镜中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健壮了。他看见了自己黝黑的脸、宽阔的肩膀。他朝着明镜中的自己,调皮地喊了一声:嗨!这虽然使海浪花吓出了一圈圈的波纹,但海浪花很高兴。

    ⑥最后来到镜子前的,是一只螃蟹。螃蟹一直以为自己很丑陋,很野蛮。可是,他从海浪花变成的镜子里,看见自己有一双很善良的眼睛。他朝着镜子里那双眼睛看了很久,很久。

    ⑦又到了涨潮的时候。焦急的海妈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她一伸臂膀,就把这朵海浪花抱走了。如今,海浪花又生活在妈妈的怀抱里了。他一遍遍地向妈妈、向兄弟姐妹讲述他当镜子的见闻。他在企盼有一天还能留在海滩上,照照天,照照地,照照过往的人们。他还想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有删节)

    【1】海浪花是怎样变成一面镜子的?

    ______________

    【2】在海浪花变成的镜子中,我们看到了____的女孩儿、_____的男孩儿和____的螃蟹。

    【3】海浪花变成的镜子给女孩儿、男孩儿和螃蟹带来了(  )

    A.真实的自己。

    B.虚幻的影子。

    C.无尽的幻想。

    D.丰富的想象

    【4】联系短文想一想:海浪花为什么还想当一次明亮的镜子?(  )(多选)

    A.想见识更多的在大海里所看不到的画面。

    B.想再一次看看美丽的世界、可爱的孩子和小动物。

    C.在大海里很拘束,没有更多的自由。

    D.当初和小男孩的约定。

  • 12、阅读理解。

    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张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他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集中全副精神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搂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感叹到:“真努力呀!怪不得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用 “﹏﹏﹏”画出描写琴声优美的句子。

    2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用“﹏﹏﹏”画出来并在括号中改正。

    (   ) (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下面括号里。

    ________ ________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亢——_______ 豪华——_______

    分散——_______ 镇静——_______

    5这篇文章是按 __________顺序写的。

    6这篇短文赞扬了( )

    A.贝多芬会弹钢琴,琴声十分优美。

    B.贝多芬会想办法,用冷水浸发烫的手指。

    C.贝多芬顽强的毅力和勤学苦练的精神。

    7这位旅客为什么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上倒水?”,地板上有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写比喻句。

    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的“表现”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3文中的“1500”、“26”采用了(

    A. 举例的写法   B. 列数字的写法

    4“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是(  

    A. 疑问句B.反问句。

  • 14、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这两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 );文章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

    【2】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从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句子训练营。

    1.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地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燕子飞过天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

    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增加。

    ________________

    3.他在海洋生物馆里观赏了红剑鱼、六间鱼、黑魔鬼鱼、海豚等各种形态各异的鱼类。

    ________________

  • 17、下面是小林读《芦花鞋》后写的一段话,存在三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青铜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努力去克服,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30分)

    大自然给了人类许多的启示,写一写自己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秘密,也可以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