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于句子的体会,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船长说:“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句话运用语言描写说明船长很暴躁。
B.黄继光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从这句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黄继光很想立功。
C.战士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这是动作描写,表现出战们很灵活。
D.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这句动作描写说明黄继光很英勇。
2、下列语句中表示“看”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隐约的群山,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简直就是一幅水墨画。
B. 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观看外面是否安全。
C. 画室里,罗丹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很久很久一句话也不说。
D. 要是遇上雨天,去潘集的后湖生态园观赏荷花,却是别有一番情趣。
3、“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这一句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
A.虽然……但是……
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D.不管……总……
4、“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下面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B.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
C.有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
D.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
5、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你欠别人的钱,这个帐是赖不掉的。 赖:抵赖
B.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徒:只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卒:回去
D.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弃:离开
6、下列带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隧道(suì) 解闷(mèn) 倔强(jiàng) 屏息凝视(bīng)
B.单于(chán) 侍候(cì) 调遣(qiǎn) 一丝不苟(gǒu)
C.看守(kān) 拂拭(fú) 淹没(mò) 无能为力(wéi)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诗(hè) 侍女(shì) 塞进(sāi) 情不自禁(jīn)
B.慷慨(kǎi) 单于(dān) 混乱(hùn) 洗砚池(yàn)
C.机械(jiè) 扒手(pá) 倔强(jiàng) 一刹那(shà)
D.小径(jìng) 纤细(qiān) 曲折(zhé) 鸡冠花(guàn)
8、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一丝不( ) 无( )不作 胆大( )为 无能为( )
天高地( ) 不( )思索 赏心( )目 神气十( )
听了他提出的无理要求,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对不起!我的确________________,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9、课内阅读。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旧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路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人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认为绿得__________________、绿得____________。
【2】哪一句诗总括了全文内容?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B.诗中描写的都是动态的绿。
C.诗中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即诗人笔下的“按着节拍飄动在一起……”。
D.绿是生命的象征,作者赞美绿,其实也是对生命的赞美。
10、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半明半昧:________________。
【2】“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你认为这句话中“悬”字用得好吗?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把“星的怀抱”比作“母亲的怀里”,形象地写出了星天的美妙亲切。
B.“我”完全陶醉于星天的美景中,以致“忘记了一切”。
C.“我”常年漂泊海上,每当看到像朋友一样的繁星,就会思念远方的母亲。
D.星天童话一般的天地,把“我”净化成一个纯真的孩童。
11、小英雄雨来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映在还乡河上( )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 )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 !”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把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1)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感悟。
生命的微尘
①腊尽春回,百花盛开。当你摘下一朵美丽的鲜花时,你是否注意到同时散落一些淡黄色的粉末?这就是种子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花粉。花粉是极微小的生命体,用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数千倍才能弄清它们的面目。最大的花粉也不过200多微米,大约是一粒芝麻的五分之一大小,最小的只有几微米,所以人们称它们为“生命的微尘”。
②花粉虽然微小,但是其形态结构复杂。每一种植物的花粉,都有它自己(单独 独有)的形态结构,通过(鉴定 确定),可推知其原植物。小麦的花粉像个皮球,松树的花粉像个元宝。有的花粉像鸡蛋,有的花粉像哑铃,有的具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
③植物花粉的数量,通常都是很多的,有的多得惊人。一株玉米的花粉,竟达5000万粒;松树的一个花序,就有花粉16万粒;一朵芍药的花粉,居然多达365万粒。有趣的是,松柏类植物的花粉还背着气嚢,能随风升至2000米以上的高空,飘移到1000多公里以外去远游。因此,每当松树盛花之际,经风一卷,花粉便飞舞在松涛林空,宛如淡黄色的“轻雾”;若遇春雨,便降金色的“花粉雨”。
④______。花粉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酶类等,可做高级营养品,还可以酿酒和食用。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之效。但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细叶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只要吸入了这种花粉,就会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像感冒,重者气喘不止。还有少数植物,花粉含有毒的生物碱及其他成分,被人误食可引起中毒;混有这些植物花粉的蜂蜜,吃后也会中毒。
⑤“蜂儿酿造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花粉与养蜂业的关系更加密切。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同时采集花粉作为蜂粮。通过花粉分析,就可知道哪些是荔枝蜜、枇杷蜜、紫云英蜜……还可以知道是否含有毒花粉,蜜蜂采访区的蜜源植物情况等。
【1】圈出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文中“生命的微尘”是指______,它们被称为“生命的微尘”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用“___”画出。
【3】“植物花粉的数量,通常都是很多的,有的多得惊人。”这句话中的“通常”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
【4】在第②自然段画线句中,作者举了很多例子,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
【5】第④自然段的横线处,最适合填入的一句话是( )
A.花粉对人类的健康有许多益处。
B.花粉与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C.花粉可做成高级营养品和药品。
D.食用花粉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6】“蜂儿酿造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这一诗句,让你想到了身边的哪些人?写写你的感受。(字数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
13、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能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出十分安全。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会写出近义词。(3分):模仿( ) 清楚( ) 揭开( )
(3)“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2分)
(4)抄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我会连线。(3分)
超声波 雷达
嘴巴 电波
耳朵 荧光屏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形容恭敬师长和对有高深学问、精湛技能者的仰慕。
此典出自《二程全书·外书十二》:“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晩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北宋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程颐,当时的人都称他为“伊川先生”。他和他的哥哥程颢,都是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的得意门生。他的学说以“诚”字为基础,即是专心一意,不自欺欺人;其次是要存“疑”,有了疑问,再去“穷理”,这便是求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到真知;得到真知之后,才能确己所讲的道理,力行而不惑。
由于程颐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因此很多人都投奔到他的门下读书。后来在学问上有很大成就的游酢和杨时,就是程颐的学生游酢和杨时第一次去见程颐,谈了一会,程颐因年老体弱,容易疲倦,就闭目养起神来,两人不敢惊动他,就耐心地侍立在旁边。待程颐醒来,发觉他们还站在那里,忙对他们说:“怎么你们还在这里啊?快回去吧!”两人走出门外,只见原先没有积雪的地上,已经下了一尺多深的雪,可知他们两人已在程颐面前站立了很长时间了。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的意思
伊川瞑目而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出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短文内容填空。
“程门立雪”讲的是______和______去拜访_______时发生的故事,现在这个成语形容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游酢和杨时第一次去见程颐时,他们站在门外雪地里等待。(____)
(2)程颐很没有礼貌,人家来访他睡觉。(____)
(3)程颐人称“伊川先生”。(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酷爱______________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
16、句子医院。
1.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对写科幻作文产生了浓厚的愿望。
2.在马上,你不用离鞍,虽然稍一伸手,但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3.“六一”庆祝会上,我的舞蹈刚跳完,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就热烈鼓掌。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呢?
请你以“我想对您说”为题目写一写你想对老人说的话,要求语言流畅,不可抄袭,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