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B.骚人阁笔费评章(诗人)
C.随遇而安(顺便)
D.梅须逊雪三分白(比不上)
2、《灰尘的旅行》本书中的“我”指的是( )
A.细菌
B.灰尘
C.病毒
3、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那块琥珀的详细特征,是因为这些特征是科学家进行推测、想象的依据
B.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C.“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课文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D.《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跑)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的清香之气)
C.白发谁家翁媪?(妻子)
D.问之,曰:“欲作针”(代指老婆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太阳热辣辣地照着大地。/他羞愧得脸上热辣辣的。
B.喷香的饭菜摆上了桌面。/我用风景照片作电脑桌面。
C.房间的窗口可以采光和通风。/整洁的街道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D.潜水运动能改善人体的心肺功能。/他在微信群中总是潜水,从不发言。
6、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了不起吗?
B.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C.难道那画家的本领不了不起吗?
D.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啊!
7、与下面一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难道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A.三月的桃花水不是春天的竖琴。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吗?
C.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竖琴。
D.三月的桃花水怎么会是春天的竖琴?
8、根据课文第三小节加上合适的词语,使诗意更具体。
风中的____是绿色的,
雨中的____是绿色的,
水中的____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____也是绿色的。
9、阅读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
【2】“她”指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质,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_____
10、课内阅读。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的身边。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1】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2】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展开叙述的。共列举了____个事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重大节假日高公路免费政策的出台,假期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下图所示为2016——2018年国庆黄全周旅游基本情况。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景点人满为患,安全事故增多,环境负荷加重等假期集中旅游的弊病也日益突出。
材料二:
某镇古寨村地势险要,背靠大山,三面悬崖,其地理特征被称为“油灯挂壁”。村外峭壁凌空,村内田园风光。堪称世外桃园,人间奇景。山上的松林郁郁葱葱,在绵延的峻岭上释放着无限的生命能量。该村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1】分析材料一中的图表,可得出这样的结论:2016-2018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游客人数( )。
A.逐年上升 B.逐年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2】用“ ”在材料一中画出假期集中旅旅的的弊病。
【3】除了材料一中程到的弊病外,你觉得假期集中旅游的弊病还有哪些?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开发材料二中古寨村的旅游资源,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以下是双方观点。
正方:赞同,因为古寨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反方:不赞同,古寨村规模不大,地理位置偏僻,地势险要,开发投入大。
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请表明你的态度,并再写出一个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全家人打算在国庆黄金周出游,请你选择一个目的地并写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到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碉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 )在桥底中央,左手( )起炸药包,( )住桥底,右手猛地( )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1】选段括号里分别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是( )
A.立 举 抵 拉 B.站 拖 顶 扯 C.站 托 顶 拉
【2】用“ ”画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这表现了董存瑞 的精神。
【3】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黄继光(节选)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電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仿。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オ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ロ。
【1】“暴风雨一样的子弹”写出敌人的火力射击非常的________,突出黄继光完成任务的_______。
【2】“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这段话中的数量词写出了距离______,省略号写出了黄继光是_______接近敌人火力点的,这些都表现了黄继光______的意志和毅力。
【3】对画“波浪线”句子中连用三个感叹号的作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表达了战土们的惊喜和期待之情。
B.连用三个感叹号能体现出黄继光的勇敢
C.是对黄继光顽强意志的赞美。
D.朗读时要读出对黄继光的赞美之情。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刻苦自励的人
文学家鲁迅年轻的时候,父亲长期有病,家境贫寒。在南京读书时,他由“江南水师学堂”转学到“路矿学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给学生的津贴多一点,可以用来买些课外读物,供自己课外进修。
为了买书,他节衣缩食,用粗糙的大饼充饥,穿中式的夹裤过冬。为了御(yù)寒,他不断地吃辣椒,想借它来刺激体温。
在班里,他的年龄最小,但理解力记忆力却很强,而且生活上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他勤奋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总是最好的,得到学校颁发的许多奖章。有一次获得了一枚金质奖章,为了买书,也把它卖掉了。他认为书籍比奖章更重要,他孜(zī)孜不倦追求的,是对人们有益的学问。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简朴、刻苦自励的人。
【1】写出第一、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闯关。
1.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说:“周末和爸爸妈妈去爬山。”(改成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鼓动我要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读古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和“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我想起乡村的美景和趣事;看右图丰子恺的画,我们感受到独特的乡村生活情趣。根据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乡村的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把内容写具体,按一定顺序来写,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