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横线上填一组动词,最恰当的是( )。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了许多绳子,绳子上 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 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A. 挂 系 闭 B. 拉 挂 蒙 C. 系 挂 蒙 D. 拉 系 蒙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是( )。
A.中心句,统领全文
B.过渡句,承上启下
C.总结句,总结全文
D.中心句,强调中心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C.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4、根据文章内容选择答案。(有的是多项选择)
【1】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因为在低地和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靠食草为生的牲畜,本文列举了( )。
A. 牛 B. 羊 C. 马 D. 猪
E. 鸡 F. 鸭 G. 鹅
【2】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那里有许多( )。
A. 江 B. 湖 C. 潭 D. 运河
【3】荷兰是花之国,而本文没有写荷兰的花。你知道荷兰主要有什么花吗?( )。
A. 玫瑰 B. 郁金香 C. 牡丹 D. 菊花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一云的脚迹一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6、下面不是老舍先生的作品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四世同堂》 D.《白鹅》
7、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葬(mái mán) 毒刑(dú dǔ)
带血(xiě xuè) 铁镣(liào lào)
8、模仿秀:
(1)大雨如注 (带比喻方法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2)翻山越岭(有一对近义词的词语) _________ _________
9、阅读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应:应该。
B. 借问:向人打听。
C.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D.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选择正确的读音。
(1)草映身(____)
A.yìn
B.yìng
(2)蓬头(____)
A.póng
B.péng
【3】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 )(多选题)
A. 幼稚
B. 充满童趣
C. 无邪
D. 天真可爱
【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 )
A. 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
B. 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说话声把鱼惊跑,赶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C. 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
D. 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景。
10、阅读
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
明天长成参天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
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
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
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1】用波浪线标出上面两节诗中出现的叠词,它们是_____式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
参( cān shēn cēn ) 森(sēn sēng )
【3】文中“绿色的希望”既指____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________ 。
“乖乖低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学习“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这句话的表达方式写一句话。(提示: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哪些树?把树的名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用加点字词再仿写一节小诗。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第__________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作者细致观察了 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并用“ ”画出来。
【3】照样子写一写。
挨挨挤挤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以后的日子,我们便四处拾粪。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黄土,变得黑亮,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1)从 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对菜园的热爱。
(2)请用“ ”画出父亲想方设法育肥土地的句子。
(3)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句话是说父亲的菜园种的都是绿色蔬菜。
B.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精心伺候土地取得的成果。
C.菜园这样好是父亲精心伺候的结果。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庖(páo)丁解牛
战国的时候,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次去看庖丁解牛。庖丁解剖牛的时候,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他不一会儿就把牛的骨头和肉剥离开来,动作真是干净利落。魏惠王看后,惊讶地问他:“你的技术怎么这样好啊?”庖丁答道:“我刚开始解剖牛的时候,眼中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干了三年后,我就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结构,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jīn jīng)骨,我都一清二楚。这样,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牛的肉和骨分离。”
魏惠王又问:“那你的刀一定很快吧?”庖丁说:“一般人解牛用的刀,一个月就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总是碰到骨头。解牛能手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只用刀割(gē hài)肉。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解剖了上千头牛,还和新的一样锋利。其实,刀刃非常薄(bó báo),而肉和骨头中间的缝隙要比刀刃的厚度宽得多。只要把刀准确地插在缝隙里,刀能自由移动,肉就很容易割下来了。当割到牛的复杂的结构时,我也必须集中精神、小心翼翼才能做好。”
魏惠王听后不住地点头,说:“我从你的话里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啊!”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文中画“____” 的句子可以用成语( )来概括。
A.熟能生巧 B.得心应手 C.随心所欲
【3】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用成语( )来表示。
A.聚精会神 B.游刃有余 C.顺理成章
【4】读了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铁
①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在各个天体的光谱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铁原子发出的谱线。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②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就含有4.75%的铁。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算是最多的了。
③人们从铁矿里炼出铁是公元前的事。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于是有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铁是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重要原料。
④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⑤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雨水把岩石里大量的铁冲到湖沼里,湖沼里有一种叫铁菌的细菌就活跃起来,它们以铁为养料。由于铁菌的繁殖,铁就变成豌豆那样大或者更大的块粒,逐渐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形成了铁矿。
⑥铁和生物的关系还不止这一点。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就会产生恐慌,植物的花就会褪色,叶子就会枯萎,人和动物也会贫血。
【1】如果把短文分为两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2】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1)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2)短文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请用波浪线画出一个相关句子。
【3】下列句子,去掉加点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
B.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
C.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
【4】“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这句话中的“小至”“大至”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15、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____________,映在还乡河上,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修改片段中的错误。(5处错误)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等……它开得非常美丽。操场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朗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功能?让我们把它写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想象合理,注意写清事物的特点和功能。
4.字数在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