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不属于同一类的词语是( )
A.依山傍水
B.华灯璀璨
C.沃野千里
D.鸡犬相闻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是《乡下人家》的中心句,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B.《三月桃花水》中把春水叫“桃花水”,表达出作者对春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天窗》是由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关于童年。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拾级而上,便到了龙亭殿前。
②走进龙亭公园,穿过一丛丛争奇斗艳的鲜花,便到了龙亭。
③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览龙亭。
④我们步入大殿,看到四壁雕刻着的飞龙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领了597.9高地。
B.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C.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D.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晔啦响。
5、下列加点字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舌音:松脂 实施 除臭 效率 B.平舌音:病灶 渗透 崭新 脚趾
C.前鼻音:繁衍 实践 火焰 党员 D.后鼻音:澎湃 癌症 肿胀 乒乓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晕皱(yùn) 炫耀(xuàn) 枝折花落(shé)
B.疙瘩(gē) 欺侮(wǔ) 引吭大叫(háng)
C.刹那(chà) 遗憾(hàn) 屏息凝视(bǐng)
D.可恶(è) 剖开(pōu) 单于(chán)
7、(本题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麦秆 竹杆 猪肝 B.俊峭 俏皮 陡峭
C.涣散 焕想 轮换 D.哺乳 捕获 黄浦江
8、补充本单元四字词语,再选词填空。
生气(____) 扬长(____) 从容(____) 无忧(____)
丰富(____) (____)不苟 (____)细气 没完(____)
1.竺可桢爷爷__________的科研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冷静下来,_________地面对他。
3.春天来了,花园里到处一片___________的样子。
9、古诗阅读。
上李邕(yōnɡ)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能、恒、生”这四个字的韵母相同。(______)
(2)“假、调、夫、少”这四个字都有两个读音。(______)
(3)“日、九、未、少”这四个字的结构相同。(______)
(4)“父、斧、爷、爹”这四个字都可以查部首“父”。(______)
【2】“扶摇直上”中“扶摇”的意思是( )
A.自下而上的旋风。 B.盘旋而上;腾飞。
【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那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简要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风停了,大鹏飞下来了,一挥动翅膀就扬起江海里的水。这让你想起了这首诗中的哪两句?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精彩片段
给风打分数
[苏联]维·比安基/著 王汶/译
风小的时候,风是我们的朋友。
夏天,在炎热的中午,如果一点风也没有,我们就会热得透不过气来。平静无风,烟囱里的烟笔直地往天空升上去。如果空气以每秒钟不到半米的速度流动,我们就觉得一点风也没有,我们给它打个0分。
软风的速度,是0.3~1.5米每秒,或18~90米每分,或1~5公里每小时。这是步行人的前进速度,这种风已经能使烟囱柱往旁边歪了。我们觉得脸上凉习习的,很舒服。不觉得闷气了。我们给这种风打1分。
轻风的速度,是1.6~3.3米每秒,也就是96~180米每分,或6~11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人跑的速度。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我们在风的记分薄里,给轻风打2分。
微风的速度,是3.4~5.4米每秒,也就是12~19公里每小时。这大约是马小跑的速度。微风使细树枝摇摆,它兴高采烈地推着纸折的小船儿跑。我们在记分薄里给它打个3分。
气象学里的和风是这样的:它扬起道路上的尘土,激起大海里的波浪,摇动树木的小枝。它的速度是5.5~7.9米每秒。给它打4分。
清劲风的速度,是8.0~10.7米每秒,或29~38公里每小时。这大约等于乌鸦飞行的速度。这种风使树梢喧嚣(xuān xiāo),使森林里的细树干摇曳,使大海上涌起波浪。它吹散蚊蚋。我们给这种风打5分。
强风已经开始调皮捣蛋了。它使劲摇晃森林里的树木;把晾在绳子上的衣服扔在地上;把帽子从人脑袋上扯下来;把排球往一边乱推,不让打排球的人好好打。它的速度和39~49公里每小时的火车、客车一样。幸亏气象学家给风打分数,用的是12分制。像我们这种小学校里的5分制,就不够用了。气象学家给风打整整的6分。——选自《森林报·春》
【1】“和风细雨”中的“和风”是指春天的风,文章中的“和风”指什么风呢?用﹏﹏﹏画出来。
【2】读文章,完成下表。
名称 | 速度 | 分数 |
____ | 0.3~1.5米每秒 | 1 |
____ | 1.6~3.3米每秒 | 2 |
____ | 3.4~5.4米每秒 | 3 |
____ | 5.5~7.9米每秒 | 4 |
____ | 8.0~10.7米每秒 | 5 |
____ | 39~49公里每小时 | 6 |
风的名称分数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完全把风当成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风的________之情。
【3】读了文章,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身边的下列现象是什么风级。
(1)晚上睡在床上,听到屋外梧桐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____)
(2)妈妈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被风吹到了楼下。(____)
(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被风扬起的灰尘迷了眼睛。(____)
(4)操场上的五星红旗停在旗杆顶端一动不动。(____)
【4】唐朝诗人李峤有一首诗《风》这样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结合这篇文章,你对这首诗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们家的男子汉(节选)
他和父母在一起时候很少,和父亲在一起,就更少了。(a)假如爸爸妈妈拌嘴,有时是玩笑的拌嘴,他也会认真起来。站在妈妈一边攻击爸爸。阵线十分鲜明;并且会帮助妈妈向外婆求援。有一次,因为他叙迷的情况不属实,酿成了一桩冤案,父子二人一起站在外婆面前对证,才算了结了此案。然而,假如家里有什么电器或别的设施坏了,他便说:“等我爸爸回来修。”有什么人不会做什么事,他会说:“我爸爸会的。”在他心目中,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有一次,他很不乖,我教训他,他火了,说:“我叫我爸爸打你。”我也火了,说:“你爸爸,你爸爸在哪儿?(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说:“在安徽。”他那悲哀的声音和神情叫我久久不能忘怀,从此我再不去破坏他和他那无所不能的爸爸在一起的这种境界了。
“他哭起来眼泪很多。”这是一个医生对他的评语。每当眼泪涌上来的时候,他总是一忍再忍,把那泪珠儿拦在眼眶里打转。他从不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哭,比如不给他吃某一种东西啦,没答应他某一次要求啦,碰疼了什么地方啦。他很早就开始不为打针而哭了。他尤其不为挨打哭。挨打就够屈辱了,何况为挨打哭。(C)因此,打他时,他总是说:“不痛,不痛。”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地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后来,他终于去了安徽和他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了。有一次,我给他写信,信上说:“你真臭啊!”这是他在上海时,我时常说他的一句话。因为他很能出汗,无论冬夏,身上总有一股酸酸的汗味儿。据姐夫来信说,他看到这句话时,先是大笑,然后跑进洗手间,拿起一块毛巾捂住了脸。他用拼音字母回了我一封信,信上写:“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这也是他在上海时,时常说我的一句话。
【1】仿照课文中“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的格式,给选文1拟一个合适的小题填到段前的横线上。
【2】根据选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画线部分(a)是用“他”保护妈妈来体现“他”男子汉的特点。(____)
(2)画线部分(b)表现了“他”被“我”教训时难过的心情。(____)
(3)画线部分(c)生动地再现了“男子汉”想表现自己不怕挨打,又忍不住落泪的情形(____)
【3】第一部分用两件事来表现“他”的特点,请简单概括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心目中的男子汉还应该具有哪些特点?(至少写出三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的选择
秋去冬来,溪边的一棵树上,意外地残留着两片树叶。冷风吹过后,一片树叶用微弱的声音说:“cán kù( )的冬会剥夺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早点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去处。好兄弟,你打算去哪儿呀?”
“我要把自己托付给流水,去好好玩一番,这样才不枉我辛辛苦苦长了一年。”另一片树叶说。
“可是,你真舍得弃下养育我们的母亲去到处游逛吗?”先前说话的树叶有点激动了。
“哎,何必激动!人生在世,就是图个痛快嘛,你也太傻了。”顿了一顿,另一片树叶反问道:“那你准备怎样?”
“我……总得为来年的伙伴想想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舍不得离去。”先前说话的树叶回答道。
一阵风吹过来,无情地把它们从树上赶了下来。
两片树叶飘飘荡荡地踏上了各自的征途。其中一片树叶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揉进了泥层中。另一片树叶一头扎入溪中,顺水流去。可是没多久,它就沉到溪底,在流水的冲蚀下,渐渐fǔ làn( )了。
【1】给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汉字。
【2】判断正误。
(1)“顿了一顿,另一片树叶反问道:‘那你准备怎样?’”这句话是反问句。( )
(2)“两片树叶飘飘荡荡地踏上了各自的征途。”这是比喻句。 ( )
(3)“可是没多久,它就沉到溪底”中的“可是”表示转折关系。 (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养育我们的母亲”指___________________;“来年的伙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片落叶的选择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中心( )。
A. 说明不要到处游逛,要为大树作贡献。
B. 赞扬了心甘情愿为别人贡献力量的精神。
C. 说明了遇事不要多争论,要尊重各自不同的选择。[中国*教育#^出&版网%]
13、阅读综合训练。
日出(节选)
刘白羽
我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在飞机飞临的高空上。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感到惊异。
当飞机起飞时,下面还是黑沉沉的浓夜,上空却已游动着一线微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飞机不断向上飞,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了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这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A)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融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B)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生下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C)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的急流,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过了一阵子,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
这就是大自然,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它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忽然醒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______)
(2)形容水面或天空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______)
(3)形容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比得上的。 (______)
【2】作者写的是在( )看日出。
A.海上 B.高山上 C.飞机上 D.原野上
【3】作者写看日出,是按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主要通过动态描写的方式来写太阳飞跃而出时的美丽是第________自然段,我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表示具体动作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短文内容,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哪处最恰当?(______)(填序号)
它耀眼夺目,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
【5】从文中摘抄几个描写颜色的词语,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选段,然后按要求做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拄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仔细阅读选文第一段,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③作者在介绍外洞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信息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选文第二段,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用横线画出过孔隙的方法。
②用曲线画出描写作者过空隙时的感受的语句。
③通过写过孔隙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感受,体现出孔隙 的特点。
④“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写出了小船的小。
B.“这样小的小船”作者连用两个“小”突出了船小。
C.这两句话的目的只是写小船的小。
D.这两句话用小船的小来衬托孔隙的特点。
⑤选文第二段的描写顺序是由 到 的 顺序。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运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仿写:没有___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读了《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使我了解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常年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差不多全部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大概有十五海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医院。
1.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对写科幻作文产生了浓厚的愿望。
2.在马上,你不用离鞍,虽然稍一伸手,但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3.“六一”庆祝会上,我的舞蹈刚跳完,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就热烈鼓掌。
19、选择一个情境,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王红丽在教室打扫卫生。 王强在足球场上踢球。 李兰在黑板写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