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允许(yǔn) 瘦弱(sòu) 主宰(zǎi) 解剖(pōu)
B.澎湃(pénɡ) 韩愈(yú) 捆绑(kǔn) 簇拥(cù)
C.懈怠(xiè) 徜徉(chánɡ) 刹那(cà) 窥伺(sì)
D.厌恶(wù) 供养(ɡōnɡ) 疙瘩(ɡē) 杜甫(fǔ)
2、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B.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C.你会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D.你会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3、下列关于课文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那块琥珀的详细特征,是因为这些特征是科学家进行推测、想象的依据
B.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C.“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课文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
D.《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4、做出选择。(选择正确的解释。)
【1】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是因为:( )
A. 陈小龙在外国举目无亲,所以把中国大使馆当成自己的家。
B. 中国大使馆使他心里充满了感激,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C. 陈小龙侨居国外,但根在中国。
【2】陈小龙说要把自己的信当成一把钥匙的意思是:( )
A. 这封信是开门的特殊工具
B. 大使馆工作人员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使他明白了自己和祖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封信表明他要为国出力。
C. 以后有了困难还可以找大使馆帮忙,这封信是见证。
5、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供养不周(环绕) 故人西辞黄鹤楼(老朋友)
B.年逾古稀(超过) 应接不暇(空闲)
C.异乡(分开) 隆冬腊月(程度深)
6、请为下面的句子选一组最恰当的关联词。( )
( )面包店老板怎么想,我( )不会用国旗换取面包。
A.因为……所以……
B.不管……都……
C.不管……就……
D.虽然……但是……
7、下列每组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考虑(kǎo lǜ) 屏气(bǐng qì) 折断(shé duàn)
B.疙瘩(gē dā) 聋子(lóng zi) 啼叫(tí jiào)
C.凶恶(xiōng è) 嚣张(xiāo zhāng) 奢侈(shē chǐ)
D.促进(cù jìn) 窥视(kuī shì) 狂吠(kuáng fěi)
8、给下列生字注音。
昧( ) 坠( ) 怀( )
9、阅读理解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渔歌子”是( )。
A. 诗的题目 B. 词牌名
【2】这首词的一二句,写的是远处的景物,主要有 、 、 、 和 。三四句写的是 ;最后一句意思是 ,在“斜风细雨”中仍然“不归”的原因是 。
10、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①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②每当清晨阳光撒满村庄,家家户户街门洞开,可爱的鸭与鹅则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③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笨拙,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之姿,令人叹为观止。④有的昂扬高歌,有的摇动短尾,有的不断洗刷和梳理自己的羽毛,有的在水中欢快地扎猛子,有的在水面上飞奔,其欢快与轻灵让人心花怒放!⑤后来,离开家乡,远走天涯,每当看到船的行驶、飞机的翔飞,我都禁不住思起童年鸭与鹅留给我的记忆,那是生命的轨迹、轻灵、自由和美好。
【1】读读短文,想想下面这句话放在第__________句和第__________句之间最合适。
而一旦入水,鸭与鹅更有各种舒泰灵动之势。
【2】短文第③句中划横线的句子,通过对比,生动地描写了鸭__________的特点;鹅__________的特点。
【3】短文第④句,通过抓住鸭与鹅的昂扬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描写,写出了鸭与鹅的欢快。
【4】结合第⑤句,想想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恰当的选项是( )
A.表达了作者对行驶的船、翔飞的飞机、童年的鸭与鹅的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鸭与鹅的喜爱,对生命的尊重。
C.表达了作者对鸭和鹅的喜爱,对童年和家乡的眷恋之情。
【5】请给这篇短文选一个题目,下面最合适的选项是( )
A.大河湾
B.鸭与鹅
C.鸭与鹅的天堂
D.生命的轨迹
11、课内阅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在短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句,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
【3】短文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说明了母鸡很有___________。
12、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父亲的谜语
小时候,父亲最爱教我猜谜语。
父亲有很多谜语。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笼罩着的院子里,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父亲眯起眼睛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我眨巴着眼睛,仰头对着那满天的星斗苦苦地寻找,谜底藏在哪里呢?再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当我苦思冥想,觉得小脑瓜发胀的时候,父亲便会给我(巧妙、精妙)的提示,直到我得意地叫起来,他也“嘿嘿”地笑了。//
渐渐的,父亲的谜语很少能够难倒我了。只有一条谜语我猜不出。
“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小镜子,镜子里有个细妹子。”
我想了半天想不出,问父亲:“怎么镜子里有个细妹子呢?”
父亲笑着说:“你再听呀——”他把眼睛闭上,“晚上关箱子。”又把眼睛睁开,“早上开箱子。”父亲把眼睛凑近我,“箱子里有面小镜子。你仔细看看,镜子里是不是有个细妹子?”
我叫起来:“是眼睛,是眼睛。”
父亲说:“对。这是爸爸的眼睛。”
我问:“那我的眼睛又该怎么说呢?”
“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小镜子,镜子里有——”父亲摸摸饱经(忧愁、忧患)而早白了的头发,说:“有个老头子。”//
每当我噘起了嘴,皱着眉头,一副烦恼(忧愁、忧患)的样子时,父亲便念起“关箱子、开箱子”,笑眯眯的眼睛一张一合,然后问我:“镜子里面有个什么呢?”我不作声,他便猜,“巧克力?大苹果?洋娃娃?蝴蝶结?花裙子?有小鹿的卷笔刀?……”我小小的心总会被其中某样东西引得高兴起来。父亲将它们“变”出来时,我总是搞不明白,父亲怎么就猜得出我镜子里面是什么呢?
啊,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短文已用“//”分为了三段,请概括第二、三两段的段意。
第一段(1-2):夏日的晚上,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
第二段(3-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1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父亲让我猜的是什么谜语?谜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描写父亲的眼睛,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父亲眯起眼睛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通过父亲一个小小的谜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唯有山前的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下子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窗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1】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哪一句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带着问题来读书。
(1)《渔夫的故事》是一篇__________(A.神话传说 B.民间故事),选自《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
(2)故事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告诉人们:拥有________的人,才是真正________的,才是不可战胜的。
15、口语交际。(3分)
近些日子,你一定读过许多课外书籍,从自己读过的书里,挑选一本你喜欢的向同学们推荐。请你概括说说书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读了这本书的感想和收获。
16、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19、习作与表达。
鼠小弟总是不打招呼就搬走了刚采来的草莓,啃坏了可爱的布娃娃,还把家里新买的皮鞋咬出个洞来……所以,猫先生一直想找它谈一谈。
这一天,它们相遇了……
观察图片,看看它们是怎样遇见的。想一想,它们会谈些什么呢?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