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讲到,称得上是游泳健将、跳水能手的动物是( )
A.北极熊 B.企鹅 C.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颐和园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B.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C.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精美。
D.战士们每次突击,都被密密麻麻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下列选项中“疾”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疾风劲草 B.积劳成疾 C.疾驰而过 D.奋笔疾书
4、“泥融”的意思是( )
A泥土。 B春天来了,泥土变得湿软了。
5、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韩愈(hán yù) 陶渊明(yuān) 孟浩然(mènɡ) 杜甫(fú)
B.龚自珍(ɡōnɡ) 屈原(qū) 刘禹锡(yǔ xī) 范仲淹(zhònɡ)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蜂》的作者是唐代的罗隐。
B.《蜂》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C.“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这句话写出了母鸡的负责与辛苦。
D.写字时,字距与行距相等,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也大致相等。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唱和(hè) 刹那(zhà) 开辟(bì) 倔强(jiàng)
B.澎湃(péng) 挣扎(zhá) 衍生(yǎn) 模样(mó)
C.埋怨(mái) 鸟巢(cháo) 朦胧(méng) 派遣(qiǎn)
D.绮丽(qǐ) 实践(jiàn) 单于(chán) 欺侮(wǔ)
8、根据画面写诗句。
诗句:
诗句:
9、日积月累。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
,为谁辛苦为谁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代的________(填作者)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3】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蜜蜂_____的情景,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蜜蜂的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中“尽”的意思是尽头。
B.这首诗既是一首咏物诗,又是一首寓理诗。
C.这首诗赞美了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之人的高尚品格,也表达了作者对不劳而获之人的痛恨和不满。
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平实质朴,读来朗朗上口。
【5】用反问的方式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浅浅的湖滩,是鱼儿的产卵场。当夜幕垂落时,在浅滩的粼粼波光中,这里、那里不断地响起了哗嗤泼剌声。鱼群来了——鲫鱼一路噼里啪啦撒欢;鲤鱼要深沉得多,冷不丁打个响响的水花;最有趣的是鲇胡子,别看它平时张着大嘴专吃小鱼,这时却乖巧温顺极了:翻转身子,将蛋青色的肚皮浮在水上,歪歪晃晃,简直像个鸭蛋踩水。我帮大爷提着马灯,他提着篾罩,在刚刚淹没脚面的水里追着鱼群。有时一罩能罩住四五条鲇胡子。
(1)短文一共介绍了________种鱼。
(2)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这里、那里”说明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请写出鲫鱼和鲤鱼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鲇胡子”写得很有趣,生活中你是不是也仔细观察过某种鱼类呢?你也能像作者一样,介绍一下这种鱼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许多桃花都热情地欢迎蜜蜂的光临。她们张着笑脸,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们授粉的感谢。
只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时 她便大骂大叫 去 去 去 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 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 并且拼命地摇动花枝 把蜜蜂赶跑了
结果,其他的桃花都结出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了朋友,同时也毁掉了自已。
【1】“结果”有三个意思:①长出果实;②事物发展所到达的最后状态;③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产生某种结局。最后一段话中第一个“结果”的意思是______,第二个“结果”的意思是______。
【2】用“ ”画出来反映出这朵桃花的自私的句子。
【3】给文中第四自然段落加上标点符号。
【4】让蜜蜂采蜜的桃花,后来_________,不让蜜蜂采蜜的桃花,后来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类文阅读
沧海日出(节选)
峻青
这时候,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liáo)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的颜色。这广阔无垠(yín)的天空和大海,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kuò),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
朝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橘红,以后又变成为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rǎn)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从渔村里飘起来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niǎo)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piāo)缈(miǎo)的仙境!
(选文有删改)
【1】(词语理解)下面不能用来替换文中加点词语“霎时间”的一项是( )
A.刹那间 B.一会儿 C.一眨眼 D.一瞬间
【2】(写法探究)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日出的?( )
A.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
B.按照作者观察位置的变化顺序。
C.按照天空颜色的变化顺序。
D.按照“总—分”的顺序。
【3】(写法探究)读着文章,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景画。试着按照短文的描写顺序给图画排序,下面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壮美日出图 ②满天红霞图 ③晨星闪烁图 ④西山仙境图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4】(写法探究)下面是作者描写景物时抓住的景物特点,按照作者描写的先后顺序排序,应是( )
①柔和明快的美 ②雄伟壮观的美 ③色彩神奇的美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5】(品析句子)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对这句话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B.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C.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D.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明亮照人。
【6】(品析句子)“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对这句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B.作者生动描写日出时海面布满了金光的景色,犹如一条金色的海上大路。
C.作者描写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D.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日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7】(语言运用)仿照巴金的《海上日出》或本文中的描写,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日出景象。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 优 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 合 和 )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zhèn zhèng )。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mèn mēn)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用“√”画出文里正确的读音或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抓住文章关键信息,摘抄填空。
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另一扇窗子边看到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___。
【4】结尾段中加点的词“换一扇窗”实际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面的词语可以用来表现文中玛利亚老师的特点是( )。(多选)
A.有爱心
B.循循善诱
C.勤劳善良
D.细心温和
【6】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干吗要这么些人?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仅仅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些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相对论”妙解
有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高明的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唔,这就是相对论!”
(1)为什么爱因斯坦说“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论”妙解》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沙龙。
1.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用上关联词语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注意加点部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给句子换个说法,表达的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也非常闻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等众多的英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的阳光;如果你是__________ ,那快乐就是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 ,那快乐就是_________ 。
16、修改病句。
(1)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金奎叔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千万万数不清的小学生参加了“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但要改造世界,而且要认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阿姨从超市买回了芹菜、菠菜、莴苣、菠萝、茄子……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盛名,书中塑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失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语段。
在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的方法,赶紧振作精神,动手做起来。原来,只有方法得当,难题就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小燕子靠神奇的麦穗飞过了茫茫大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神奇的麦穗”。你的“麦穗”是什么,它神奇在哪儿?请你联系自已的生活,选择一件具体的事例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内容具体,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完整,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3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