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西塞山(sāi sài) 供耕织(gōng gòng) 成绩(jī jì)
杂兴(xīng xìng) 蓑衣(shuāi suō) 箬笠(ruò r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高傲的一只白鹅。
B.我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快的笑声。
C.它伟大,因为它是母亲。
D.读了《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深受启发。
3、《颐和园》一文游览的顺序是( )
①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②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③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④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A.④①③②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努力(nǔ) 重荷(hè) 额角(é) 狭窄(zhǎi)
B.源头(yuán) 臀部(tún) 代替(tì) 一刹那(shà)
C.浙江(zhè) 罗店(luó) 漆黑(xī) 蜿蜒(yán)
D.石钟乳(rǔ) 石笋(sǔn) 一簇(zú) 变化多端(duān)
5、下面词语中含贬义的是( )
A.千里马 B.百灵鸟 C.应声虫 D.小蜜蜂
6、下列成语不属于描写人物心情的一项是( )
A.悲痛欲绝
B.心急如焚
C.欣喜若狂
D.临危不惧
7、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 之所以……是因为…… 无论……也…… 既……又……
【1】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 )头是尖尖的,( )总是开不快。
【2】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捏,( )怎样用力,( )不能把它捏碎。
【3】薄薄的鸡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4】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 )轻便( )省料的建筑物。
8、给带点的字加上音节,或者给音节写上汉字。
屈(_____)原 韩yù(_____) 杜fǔ(______) 陶渊(______)明
刘禹锡(_____) 范仲(______)淹 kǒng(_____)子 gāo shì(______)
龚(_____)自珍 mèng(______)浩然 李商yǐn(______)
9、根据图片补充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
儿童急走追黄蝶,
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
【3】根据诗句中“枝头新绿未成阴”推断此时应该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急走”的意思是很着急地走,“寻”的意思是寻找。
B.一、二句是静态写景,三、四两句中我看到了草屋是动态写景。
C.整首诗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淡自然,宁静清新、万物勃发的春景。
D.“急走”和“追”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潸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颓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________ 重于泰山________ 站有站相________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____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_____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11、阅读与理解。
白鹅(节选)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ōng cóng)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ué jiǎo)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选文中,作者把鹅的步调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以“月亮是温柔的”为开头写一段话,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可爱的荷兰鼠
不久前,我姑姑从北京带回来一只荷兰鼠。你看它,浑身毛茸茸的,白得出奇;脑袋上有两只薄而小的耳朵,直挺挺地立着,红而透亮,连上面的小血管都看得一清二楚;两颗红珍珠似的小眼珠闪烁着光芒;两条粗而有力的后肢支撑着整个身体。它小巧玲珑,十分可爱。
一天放学后,我发现荷兰鼠正用细而短的前爪捧着一颗花生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它的两腮不停地蠕动着,还不时发出咯咯的声音,银白的胡须也在不断地抖动,我想它大概是饿极了吧,不然,为什么会这样狼吞虎咽呢?
荷兰鼠不仅吃东西有趣,而且也很爱干净。它吃饱后,就用前爪擦擦脸,用头蹭蹭身上的毛。
饱餐后,荷兰鼠静静地休息了。它半闭着眼睛有些神往的样子。刚才还不断抖动着的胡须现在也不动了,大概它已经进入甜蜜的梦乡了吧。荷兰鼠醒后,就做起游戏来。这时如果你从远处看,一定认为是风吹着一个小白球在滚动,走近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一个小生命。
这是一种多么惹人喜爱的动物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
狼吞虎咽: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首先介绍了荷兰鼠的_______,然后绍了它的_______,最后说它是一种_______的小动物。据此,可以把短文分成____段。
【3】短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荷兰鼠的生活习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短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人类的一门学问。
【1】这段话介绍的是____________。纳米是一个______,而纳米技术则是一门______。
【2】读划“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句中“一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显微镜也无能为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挫折
一对农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宠爱有加,在蜜罐中长大的儿子养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连走路也走不好,时常跌进水田里,很让望子成龙的父母焦心。
儿子七岁那年,顺理成章上了小学。顽皮的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饭。做母亲的整日跟在他后面洗,也无法让他能穿得干净。
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一把铁锹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儿子走在田埂上,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无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做父母的坐在一旁,夸他勇敢。以后,他上学的路上再也没惹过麻烦。
妻子对丈夫的举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因而走得平稳。”
如果不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设置一些障碍,一味地给他们提供顺境,让其想法不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等长大后,一旦遭遇挫折,他们必然会经受不住打击,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拖一把铁锹,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设置沟壑,把平坦的大道变成窄道,让孩子勇敢地走上去,这样,他们就会专注于脚下的路,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挖断孩子前进的路,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习惯,他们今后的人生就会少些失败多些成功。
【1】巧辨读音。
毛糙(cāo cao) 挫折(cuō cuò)
歧途(qí jī) 田埂(gěng gēng)
【2】成语擂台。
一( )孤( ) 东( )西( )
顺( )成( ) 家( )便( )
【3】采花蜜。请找出文中AABB式的词语。
【4】最佳选择。
宠爱有加( ) A.加法 B.数量比原来多C.加以
左顾右盼( ) A.转过头看 B.注意,照管 C.珍惜
东张西望( ) A.陈述,铺排 B.看,望 C.商店开业
【5】巧填关联词语。
(1)( )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一些障碍,他们( )会经受不住打击。
(2)( )培养了他们脚踏实地的习惯,( )他们今后的人生就会少些失败多些成功。
【6】用“——”画出这对农村夫妻对儿子宠爱有加的后果。
【7】精彩回放。
(1)父亲是如何让儿子一意孤行的品性得以改变的,用“~~~~”画出父亲的做法。
(2)用文中的话回答,父亲这种做法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1.他很高兴,一蹦三尺高,举着喜报欢呼起来。(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他很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苇絮飞起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1处重复,1处搭配不当,2处错别字。)
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崭新的新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的看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讲究卫生的习惯。
2.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3.《海的女儿》的作者是安徒生写的。
4.他身穿军装和军帽,显得很威武。
5.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地去买菜。我和妈妈买了嫩嫩的黄瓜、红红的番茄和许多新鲜的蔬菜。我还和妈妈一起做午饭。爸爸夸耀我是个勤奋的孩子,我开心极了!(共4处错误)
6.我的妹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已经上四年级了。由于她学习态度明确,又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克苦学习的精神,因为,她学习成绩很好。(共4处错误)
19、你曾经游览过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儿?请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那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题目自拟,写完后读一读,可以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