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桂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雨来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 )不沉底,( )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A.虽然……但是……

    B.不但……还……

    C.即使……也……

    D.因为……所以……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深(直径)

    B.媪(老翁)

    C.未成(树荫)

    D.狂(叫)

  • 3、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江(zhè)

    B.丽(qí)

    C.朴(shù)

    D.鸡(guàn)

  • 5、给句子中画线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近义词。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

    A.清爽

    B.豪爽

    【2】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

    A.照耀

    B.显耀

  • 6、正确读音下边打“√” 

    (1)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jīn  jìn)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2)我读得很快,大有囫(hú  wù)囵吞枣的味道。 

    (3)我是对阅读如饥似(sì  shì)渴的少年。 

    (4)学校图书馆里的图书像磁(cí  chí)石一样吸引我。 

     

  • 7、“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讽刺、否定 D.表示特定称谓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对号入座(根据拼音写词语)。

    1、父亲màn  tiáo  sī  lǐ___________地说。

    2、小明久久地níng  shì________着手中的礼物。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三首(冰心)

    繁星(八)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

    繁星(三三)

    母亲呵!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繁星(一零二)

    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呵!

    你是那春光么?

    【注释】落红:落花。     沉酣:熟睡的样子

    【1】“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中“安顿”的正确解释是(   

    A.安排,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B.安稳

    【2】三首诗歌中,( )( )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眷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歌。

    A.《繁星》(八)       B.《繁星》(三三)       C.《繁星》(一零二)

    【3】从“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中的“一瞥”体会到(   

    A.生命的短暂

    B.不值得看

    C.看的次数少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繁星》(八)作者由落红遍地、鸟儿飞走,联想到人生,感慨人生短暂。( )

    (2)《繁星》(三三)中“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是说母亲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避风港。( )

    (3)《繁星》(一零二)中小花明明想“感谢春光”,可是她却“终于沉默”,是因为小花不会说话。 ( )

    【5】《繁星》(一零二)中,“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是个问句,作者没有直接给答案。请你联系诗歌写出答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文片段(18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研究(     揭开(     清楚(     模仿(  

    (3)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2分)

     

    (4)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3分)

    (5)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6)选择一个仿生学的例子,用模仿一词造句。(2分)

     

    (7)连线。(3分)

    超声波 荧光屏

    嘴巴 无线电波

    耳朵 天线

     

  • 11、阅读理解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漂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即使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慕 幕)降 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殆)。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1在括号里删去不恰当的字。

    2这篇短文是按照_____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

  • 12、阅读。

    歪牙老师

    两颗大门牙,竟能把错误“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哈哈,就是这么神奇!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歪歪扭扭地向外暴着。说句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急如焚:这两颗大门牙顶着,怎么教我们语文呢?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很爱挑(tiāo   tiǎo)剔人呢。上课了,老师喜欢让同学挨个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我从一年级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含含糊糊。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了当局长,还是这样给大家作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打他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不得不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的?”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便深信不疑。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说出一些使人忍俊不禁(jìn     jīn)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费超同学老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老师就对他说:“费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捏一下才挤出一点点。你以后要不停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费超的老毛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你看,我的心不是被这两颗大门牙死死地钳住了吗?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摘录文中两个描写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并试着自己也写两个描写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对林老师的两颗大门牙,起初“我”______,后来,由于林老师“铲”出了“我”朗读吐字不清的错误,而让“我”______;他还“铲”出了费超______毛病,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林老师两颗大门牙的______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是一句比喻句。( )

    (2)“两颗大门牙,竟能把错误‘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这句话中的“给予”一词的读音是“gěi yǔ”。( )

    (3)“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也想像林老师一样有两颗歪歪扭扭的大门牙。( )

    (4)“姿态不一,形象各异”这两个词语写的是林老师的大门牙长得歪歪扭扭,不整齐。( )

    (5)“深信不疑”的“疑”意思是“不能解决的”。( )

    【6】你认为林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写出你这样想的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九曲溪漂流

    但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 );有的则雄踞一方,( );有的像玉女插云,( );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在文中括号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威武凛然 亭亭玉立 风骨刚健

    【2】九曲溪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闻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随舟移,作者仿佛听到了朱在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3】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画“﹏﹏”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_______

    (2)这句话写游客在九曲溪漂流赏景玩耍的情景。_______

    (3)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_______

    (4)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_______

    【5】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划线词语“他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它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

    【2】向晚的“向”意思是(       

    A.对着

    B.将近

    C.向来

    【3】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就像两幅图画,请给这两幅图画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两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口语实践。

    要求: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

    新化新闻网(2020年6月9日)

    新化县参与湖南卫视《出手吧,兄弟!》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我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想告诉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这段话。

    本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认识。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列句子。

    (1)我爱看《灰尘的旅行》、《穿过地平线》、《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要我们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几年的学习生活,你是不是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是不是懂得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含义?是不是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友谊、珍爱身边的一切……请以“我懂得了    ”为题目写一篇习作,留下你最珍贵的回忆。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