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葬(mái mán) 毒刑(dú dǔ)
带血(xiě xuè) 铁镣(liào lào)
2、假如《坐井观天》故事新编的结局是“青蛙决心离开井底”,下列故事情节最合理的是( )
A.听麻雀讲述稻田受农药污染,青蛙即将灭绝,深感还是井底安全
B.坐在井底,看风轻云淡,观月明星稀,觉得日子悠闲幸福,很是满足
C.有了笔记本电脑,“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发现井外世界的广阔与美好
D.拾到小鸟不慎掉落的证件,善意送还途中,遇顽童,险被抓走,逃回井中
3、《三字经》中的哪句话表达的是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A.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B.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C. 融四岁 能让梨 悌于长 宜先知 D.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处于这个季节的人,如花朵婀娜多姿,如春雨 ,如春风 ,如白云 ,如蓝天 ,如小溪欢快活泼,如春山充满诗意。
①酥软滋润 ②清澈透明 ③温情和煦 ④缥缈纯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5、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围绕讨论主题,人人发表意见。
②再把相近的意见整合在一起。
③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汇总大家的意见呢?
④同时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每个同学的想法(记重要信息)。
⑤最后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
⑥然后标记出大多数同学认同的想法。
A.①②④⑥⑤③ B.③①④②⑥⑤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①②⑥④⑤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窗》一文中,“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这句话中,“扫荡”是一种拟人的说法,写出了雨、风、雷、电的来势之猛。
B.《白桦》是英国诗人叶赛宁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C.《母鸡》一文中,作者自始至终都对母鸡充满崇敬与喜爱之情。
D.《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提到,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前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7、对文中描写“雪”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用来烘托人物特点。
B.文章反复运用“抛落”一词,写出了雪下得非常大。
C.通过描写雪景,写出了大麦地这个地方冬天景致的美丽。
D.通过写雪景,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表现了青铜的懂事,吃苦耐劳。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林立 车( )马( ) 灯火( )( )
炊烟( )( ) 依( )傍( ) ( )( )相闻
北京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到处_________,笔直的道路上_________。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_________,成了灯的海洋。市郊的古村落长峪城村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这里_________,土地肥沃。宁静的村落,农舍四散,_________。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_________,饭菜的香味四处飘散。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天上的风雨”指的是(______),“心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
A.天气的变化,也就是刮风下雨
B.生活中的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3】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妈妈,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他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认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支吾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要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念,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已。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必胜无疑:___________________
(2)易如反掌: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青城山小记
①青城山的记忆,是清新的。
②一进入都江堰,这里湿润的空气、洁净的街道、道路两旁葱茏的树、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③通往青城山门的道路右侧,高大的银杏树上,缀满了金黄的叶片,也有随着山谷里的风吹下来的,地面的草丛上,一片金灿灿的。
④“青城天下幽”,名不虚传。青城之幽确实是别的山无法比拟的。这里的树太多,林太密,谷太深,草太厚。植被保存之完好,绿色覆盖率之高估计都在全国名山中有一号!沿着木栈道,可以看到山溪潺潺,而密林里,鸟儿啾啾地叫着,偶尔,还能听到雨露滴下来的声音。
⑤月城湖,应该是青城山的装饰。一座秀美的山,是离不开水的。月城湖并不大,但湖水却深不可测。而抬眼望去,除了游船,就是对面有些古朴、但错落有致的建筑。它们象飘在云里、雾里,让人有海市蜃楼的感觉。
⑥坐着游船过去,就是青城山门了。
⑦拾阶而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石阶都是青石做成的,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却都有自己的脉络与纹路。也许登山的人太多了,很多石阶被磨得有了圆圆的凹槽。由此,你可以看出这座山的历史。
⑧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的半坡上。宫门“上清宫”三字,为蒋介石所写。它始建于西晋,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所建。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及《道德经》五千言木刻,并有麻姑池、鸳鸯井等遗迹。
⑨在继续登峰的路上,云雾愈发大了起来。不知是濛濛细雨,还是雾气凝结所致,石板路上湿漉漉的,有些雾岚就悬浮在半山腰和树林中,而摸摸头发,不知何时,已经沾湿。
⑩老君阁,就在高台山峰顶,海拔1260米。最早,这里建有“呼应亭”,即站在此峰,“登高一呼,众山皆应”。而向山下眺望,层峦叠嶂隐约在薄雾里。柳松、枫树、塔松等,露出云端,犹如雾凇,此时此景,恰似人间仙境。这也是青城山被称为仙山的原因之一吧。
⑪下山时,我放慢脚步,再一次细细地感受着青城山的神秘与清幽。我喜欢爬山,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次攀登;我喜欢游览,我把生命当做一场旅行;我喜欢结伴而行,那是一次次携手与交流;我亦喜欢去做单身客,在未知的旅程中,义无反顾地勇敢前行。
⑫在每一次旅程中,我一次次充实着生命里美妙的时刻。
【1】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自己游青城山的经历( )
A.时间顺序
B.方位顺序
C.地点变化、视角转移
【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将作者行踪变化的关键词填写在下面图形里。
【3】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青城山________的特点,突出了__________。
【4】第⑧段主要写了青城山的文化遗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快递小哥——汪勇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武汉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他叫汪勇。
2月13日凌晨5点,他在武汉一个快递仓库的高低床上醒来,下意识地看了看日历,才意识到,自己已经22天没回家了。
大年三十傍晚,快递公司放假了。晚上10点,他突然刷到一名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的求助信息:“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4个小时。”这条信息是6点钟发布的,一直没人接单。去还是不去?他经过思想斗争,决定去帮助这位除夕之夜不能回家的护士。当他接到护士时,护士感动得哭了,说:“我没想到有人会接这个单。”
从这位护士的口中,汪勇才知道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的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疫情让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几乎都停运了,每天那么多医护人员,只能在医院强撑着疲倦的身躯“望家兴叹”。
本来只是送快递的汪勇,第二天,接送了将近三十位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要知道他这样做,是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哪!之后他在网上招募了一个团队,大家一起接送医护人员,然后他又联系上了摩拜单车,对接了滴滴……后来,他又募集到了2.2万元,为倒夜班的医护人员提供方便面和水。
汪勇只是一个快递小哥,但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力所能及地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奉献,一个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平凡岗位上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征集—(__________)疲惫—(__________)
【2】“去还是不去”,请你想象一下,当时汪勇是怎样做思想斗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汪勇为抗击疫情做了哪些事?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能阅读语段作题。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中,出现了一个军人,上身穿着退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着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双拐杖,依靠着他那公存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虽然与他素不相识,不知怎地,却不自禁地奔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歇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听起来是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地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的一条拐杖用力太猛,倾斜了一下,他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俯身扶他。“不,我自己能站起来的。”他的言语中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只见他右手吃力的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着身子。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可此时,我觉得它显得格外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他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________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滴滴汗珠。
看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虽然只有一条腿,然而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啊!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驰;昨天,他曾在南疆的炮火中冲锋;而今天,他失去了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回答声“听起来是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 军人腿脚不便,“我”很同情关心他。 B. “我”耳朵不舒服。
C. 我觉得军人回答的声音很难听。 D. 军人的喘气声很难听。
【2】“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是指他说话语气坚决使人( )。
A. 无法抗拒 B. 不得不抗拒 C. 难以接受 D. 只好接受
【3】“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这句话中“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指( )。
A. 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B. 一阵阵局促的拐杖触地声。
C. 靠一条腿和一根拐杖锻炼自己。 D. 跑步时发出的声音。
【4】文中的“________”上填哪个词语恰当( )。
A. 固然 B. 虽然 C. 依然 D. 显然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猴子和渔夫
一只猴子坐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上,看渔夫们在河边撒网打鱼。他看到渔夫们一网打上来许多活蹦乱跳的鱼,心里非常羡(xiàn)慕(mù)。
猴子从头到尾仔细注意渔夫们的动作,一心一意地模仿。等到中午,渔夫们放下打鱼的工
具,把网留在岸边,都回家吃饭去了。猴子一看机会来了,便赶紧从树上跳下来,到了河边,拉起网,模仿着渔夫的样子撒网,打起鱼来。可是当他拿起渔网往河里撒时,自己却被渔网缠住了,并被拖下了水。当他沉入河中快淹死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______________”
(1)用“△”标出猴子模仿渔夫打鱼的动词。
(2)猴子会说些什么呢?在文中横线上写出来。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成功的对话,对突出人物特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补充下面的对话。要注意标点哟!
妈妈中午做好了饭菜,朝着小明的屋子喊:“儿子,快来吃饭!”
小明________________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又喊了起来。
小明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竟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动起手来。
17、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鸟类虽然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生代时期,鸟儿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恐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选择几个小动物,综一个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语句通顺,阐明一个道理。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