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绥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几组词中词语和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jìn) (xuán) (níng)

    B. (yú)   (è)   (wéi)

    C. (shèng) (zuó)   (yì)

  • 2、下列词语中与束手待毙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手捧花 B. 无拘无 C. 之高阁 D. 鲜花

  • 3、下面对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洛阳的亲友如果问我,我会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现了作者清高自爱的品格。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是: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的表现。

  • 4、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倔(jiànɡ)

    B.章(wēi)

    C.沮丧(jǔ)

    D.—声不吭(kēnɡ)

  • 5、在菌儿看来,火水是温柔的栖息之所,可水也并非十全十美,下列属于菌儿喜欢的水是(       

    A.雨水

    B.浊水

    C.河水

  • 6、《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

    B.北宋 范成大

  • 7、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zhá   jiànɡ     è

    B.守(kān   ɡān)睡   chā   难(jié

    C.   zhī   入(shèn   探(kuì

    D.乳(   露(luǒ   ɡòu   开(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把下列名言补充完整。

    (1)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

    (3)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辉里。

    闪着金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第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第二小节主要描写的是(______

    A.朝霞映照下的白桦         B.白桦的气质美

    【2】“玉立”一词体现出了白桦的__________,“灿灿的金晖”衬托出白桦的____________

    【3】“徜徉”一词可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准确而细腻的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____”字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

    【4】在读这首诗歌时,我们除了感受到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照样子,写词语。

    阴惨惨(ABB式) ___ ___

    【2】船长沉入大海时,“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这说明( )

    A.他面对死亡很害怕,无话可说。

    B.他的救援工作结束了,能平静无畏地面对死亡。

    C.他没有思想准备,没机会说话。

    【3】船长的“做人之道”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船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知道,①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里的秘密就会(显露__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宣告结束。她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她轻轻把蜡烛吹灭。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 连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儿子杰克伸手端起烛台:“天真冷,我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一下夺回烛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②孩子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③烛光摇着,发出(微弱__细微)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④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词句赏析,对的打“√”,错的打“×”。

    (1)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相同的。____

    (2)句②中“厄运”是指法国要打败仗。____

    (3)句③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____

    (4)句④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伯诺德夫人紧张、憎恨的心情和德军的凶恶。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的具体行动。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灭蜡烛

    大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母子三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的选择

    秋去冬来,溪边的一棵树上,意外地残留着两片树叶。冷风吹过后,一片树叶用微弱的声音说:“cán kù  )的冬会剥夺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早点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去处。好兄弟,你打算去哪儿呀?

    我要把自己托付给流水,去好好玩一番,这样才不枉我辛辛苦苦长了一年。另一片树叶说。

    可是,你真舍得弃下养育我们的母亲去到处游逛吗?先前说话的树叶有点激动了。

    哎,何必激动!人生在世,就是图个痛快嘛,你也太傻了。顿了一顿,另一片树叶反问道:那你准备怎样?

    ……总得为来年的伙伴想想啊。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舍不得离去。先前说话的树叶回答道。

    一阵风吹过来,无情地把它们从树上赶了下来。

    两片树叶飘飘荡荡地踏上了各自的征途。其中一片树叶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揉进了泥层中。另一片树叶一头扎入溪中,顺水流去。可是没多久,它就沉到溪底,在流水的冲蚀下,渐渐fǔ làn  )了。

    1给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汉字。

    2判断正误。

    1顿了一顿,另一片树叶反问道:那你准备怎样?’”这句话是反问句。( 

    2两片树叶飘飘荡荡地踏上了各自的征途。这是比喻句。    

    3可是没多久,它就沉到溪底中的可是表示转折关系。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文中养育我们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来年的伙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片落叶的选择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中心( )。

    A. 说明不要到处游逛,要为大树作贡献。

    B. 赞扬了心甘情愿为别人贡献力量的精神。

    C. 说明了遇事不要多争论,要尊重各自不同的选择。[中国*教育#^&版网%]

  •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选段主要介绍了( )。(多选)

    A.琥珀的样子       B.由琥珀产生的推测       C.琥珀形成的因素       D.琥珀的大小

    【2】这块琥珀有什么样的科学价值呢?请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琥珀的形成过程,填写下面的推测过程。

  • 14、鼎湖山听泉

    ①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②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愈往上走树愈密,绿荫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③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④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   )、(   )、(   )。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⑤朦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④段中的括号里。

    A.辨识   B.品味   C.聆听   D.倾听

    【2】本文是按照___顺序来写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肇庆市→________

    【3】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鼎湖山树的浓密,与题目“听泉”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各种不同的泉声。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各种不同的泉声比作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很生动形象。

    C.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泉声的气势,朗读时节奏要快。

    【5】你是怎么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仿写人物的神态、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仿照例句,写出下列情景的动作)

    情景: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这段话(有4处)。

    李娟同学学习很可苦,常常收到老师的表扬和夸奖。在“六一”庆祝大会上,她被评为“十佳少年”的光荣称号。

    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鲁爷爷今年已经差不多八十多岁了,他身穿一件黑棉袄和一顶旧棉帽,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初期,他推着小车为前线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市和村庄。他经常对我们说:“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的辛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一定要爱惜它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口语交际。

    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