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莆田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场风雨来势迅猛,我们要做好防洪准备。

    C.这些古代的石刻在风雨的侵蚀下,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

    D.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表示。(4分)

    我们有病要去医院(zhā  zhá )针的时候不要乱挣(zhā  zhá)。

    (  yuè) (piān   biān)蝠

     

  • 3、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A.花簇(hā zú B.蜿蜒(wān yán

    C.浙江(zhé jiāng D.漆黑(xī hēi

  • 4、下面这句话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那里(               )没有孩子们的踪迹,(          )小鸟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要么……要么……

    D.虽然……但是……

  •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B.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C.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藏满书籍的阁楼。

    B.舞台上滑稽的表演逗得小明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C.哥哥学习非常努力,颇有悬梁刺股的精神。

    D.同学们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听讲。

  • 7、“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中“捧”的意思是(

    A. 用双手托 B. 奉承人或代人吹嘘 C. 绽放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读拼音,写词语。

    (1)无数的家园在战争中被huǐ huài(   ),我们呼吁和平yǒng zhù(   ),让孩子jiàn kānɡ(   )成长。

    (2)我们要养成好的用眼xí guàn(   ),fáng zhǐ(   )得近视眼。

    (3)chū zhēng(   )的将士已经kǎi xuán(   ),在jǐ nán(   )城待命。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内阅读。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是著名女作家的__________小诗,它被收录在诗集《_________》里。

    【2】“天上的风雨”中的“风雨”指______,“心中的风雨”中的“风雨”指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形象生动。

    【4】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

    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 底)得上培养一个孩子。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不毛之地!( ě è)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nán  nàn)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 添)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阿拉伯朋友这样说。

    1在括号中把不正确的音节或汉字划去。

    2先看看这两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两个词语。

    源源不断 闷闷不乐  __________  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下来。

    培育 _______ 奔流不息_______

    适合 _______ 寸草不生_______

    4这段话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请用“———”在文中划出。

    5请你写一句广告语号召人们自觉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语段精读。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在选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指的是( )

    A.古生物学家们绘制了恐龙的画卷。

    B.喻指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3】“点睛”之笔”在选文中指的是( )

    A.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B.辽西的发现为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4】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科学家提出假说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辽西有了重大的发现。

    B.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变,飞上了蓝天。

  • 12、课内阅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cōng cóng)容,大mú mó)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jiǎo jué)出场。它常做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ロ冷饭,再唱一ロ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3在括号内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颇像——________ 高傲——________

    4阅读课文片段,用“_____”画出后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5写出两个含有“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6第3自然段把______________对比来写,突出了鹅的____________

  • 13、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

    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完成下面的练习。(11分)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2)在文中找出与下面的词语相近的词语。(1分)

    融洽——( )   特别——( )

    (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2分)

               

    (4)“——”划出一句拟人句,你也写一句。(2分)

     

    (5)文中最后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写序号)(1分)

    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承上启下过渡

    (6)你喜欢文中的那句话,用   标出,并说说原因。(2分)

     

    (7)你觉得自己的家乡哪些景点很美丽,令人向往?(2分)

     

     

  • 14、篇章阅读。

    放大你的优点

    ①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②“数学精通吧?”父亲的朋友问他。

    ③青年羞涩地摇头。

    ④“历史、地理怎么样?”

    ⑤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⑥“那法律呢?”

    ⑦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⑧“会计怎样?”

    ⑨父亲的朋友接连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⑩“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是沿着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许多的成功,都源于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并努力将其放大,放大成超越自己和他人的明显优势……

    【1】读短文,填一填,画一画。

    (1)读①至⑦段,作者描写青年与父亲的朋友的对话时,用到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这样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青年越来越______________。

    (2)哪句话直接表明了文章要表达的意思?用“______”画出来。

    【2】对文中画“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金矿”指的是每个人的能量。

    B.只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潜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C.只要有一丝优点就能成功。

    D.要善于捕捉和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加以利用,这样才会成功。

    【3】短文中大仲马从认为自己一无所长到成为著名作家,你认为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突出的优点是什么?读了短文,你想今后怎样放大自己的优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天的天真蓝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例句: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提示:这句话把桂林的山的形态比作绿色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来表现山的秀美。

    仿写:他跑得真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啄木鸟门诊(修改病句)

    (1)四(1)班学习成绩是李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虚心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致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我认真了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句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做游戏等……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除了庐山瀑布,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妙的景色,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有条理地写出它的特点,表达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