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嫦娥(cháng) 拍摄(shè) 包揽(lǎn) 遨游(áo)
B.火焰(yàn) 先驱(qū) 实践(jiàn) 松懈(jiě)
C.宛如(wǎn) 鲲鹏(kūn) 党员(dǎng) 实施(sh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妹妹鼓足劲,冲(chōnɡ)到山顶上,冲(chònɡ)着前方的云海兴奋地欢呼着。
B.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家体委的率(shuài)领下,击败外国对手的成功机率(lǜ)是百分之百的,这一盛况继续将“小球推动大球,乒乓球外交”推向高潮。
C.小猫屏(pínɡ)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屏(bǐnɡ)幕里的老鼠。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婚礼(fēn) 喜讯(xùn) B.永恒(héng) 抚弄(fǔ)
C.宴会(yàn) 旗帜(zhì) D.垫子(diàn) 港口(gǎng)
4、“院子里的鸡冠花开了,颜色鲜艳无比”一句中,“冠”的意思是下面哪一项?( )
A.帽子。
B.鸟类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C.居第一位。
D.在某种事物前面加上自己的名号或文字
5、没有写错的一组是 ( )。
A.欣慰 聚精会神 杂草从生 芦苇
B.阻挡 以防万一 永住人间 防备
C.凝神 不速之客 飘飘幽幽 经济
D.精通 知已知彼 出其不意 逻辑
6、下列选项中“疾”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
A.疾风劲草 B.积劳成疾 C.疾驰而过 D.奋笔疾书
7、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习近平爷爷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人从小要立有志向。因为志向是东方升起的太阳,______;志向是岸边闪烁的灯塔,_____;志向是炉中红红的火焰,_____;志向是船上扬起的风帆,_____。
①给迷失的人们指明方向 ②给人生的路途带来光明
③给冰冷的现实带来温暖 ④给失意的灵魂提供力量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8、填一填,然后看一看这可恶的魔鬼什么样。
头像( ) 手像( ) 腿像( ) 口像( )
牙齿像( ) 鼻孔像( ) 眼睛像( )
9、古诗阅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②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清气:清香的气味。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洗砚池”是一个典故,与_____有关。
【2】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______,______”写墨梅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弥漫在天地之间。
【4】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语段阅读。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 )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 )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执著( ) 迅速( )
失败( ) 小心谨慎( )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信奉________的人嘲笑________时说的话。从侧面衬托出伽利略________的执著精神。
11、阅读《记金华双龙洞》片段,回答问题。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 ),擦伤(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处。
鼻子 额角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隙具有 、 、 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
(1)小船小到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_______)
(2)船的进出得两个人小心翼翼地划船才行。(________)
(3)乘船时可以坐在船头也可以躺在船上。(________)
【4】假如你乘船经过孔隙,会有哪些感受?
_______
12、阅读短文
桂林山水(节选)
桂林山水,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你身边,不在你眼里,不在你心里,不在你的感受和思维中留下它的影响。
但是,如果你住在阳朔,那感觉不知会是怎样的?就去过一次的印象说,只好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那山比起桂林来,要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静得多。一座座山,从地面上直拔了起来,陡升上去,却又互相连接,互相(反映 掩映),互相衬托着。由于阳光的照射,云彩的流动,雾霭(ǎi)的聚散和升降,不断变幻着深浅浓淡的颜色。而且,阳朔的山,不像桂林的那样裸露着岩石,而是长满了(茂密 密集)的丛林,把它遮盖得像穿了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这还不算,最妙的是在春天,清明前后,在那翠绿的丛林中,开满了血红的杜鹃,就像在绿色的天鹅绒的裙子上,绣满了鲜艳的花朵。这使人在一片幽静的气氛中,能生发出一种(猛烈 热烈)的情感。
到阳朔去,最好是坐了木船在漓江里走。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境界。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 姿势)也随着船的位置不断变化。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恐怕没有一条河的水能有这样清。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土小虫爬过的爪痕。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长长的,像蒲草一样,闪着碧绿的光,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流动。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比作___,把____比作__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阴朔的山美。
【3】作者用“仙境”二字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阳朔的自然景观?( )
A.奔放壮美
B.秀丽幽雅
C.雄伟壮大
D.美丽壮观
【4】作者用阳朔的山与桂林的山作对比,写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阳朔的山_______,桂林的山______,阳朔的山比桂林的山______。
【5】下面对漓江景物的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水平如镜,河底可见
B.山水相映,江水清澈
C.山随船动,水草茂密
D.草随船动,清可见底
【6】作者先写阳朔的___,再写阳朔的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13%)
庭院中的大杏树
那还是住平房的时候。在我家庭院中的东北角,靠近房檐儿,长着一棵粗壮、高大的杏树。它是我昔日在把深深的院落垫平的第二年开春栽下的。
碗口粗的树干略微弯曲,而且稍向南倾斜,一直高过屋檐。巨大的树冠向四面平直展开,方圆十几米,覆盖住整间房的屋顶和过道的上空,有的枝条还越过高墙,伸向邻家的院子。
春天一到,因庭院背风、暖和,杏树早早地鼓起红色的花苞。只三两天的工夫,满树粉白色的杏花便一齐开放,引来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嗡嗡叫着的蜜蜂。整个院落花香四溢(yì),沁(qìn)人心脾(pí)。
花瓣一谢,叶芽便开始钻出。椭圆形的叶片由卷缩到舒展,由油嫩到光亮,由浅绿到深绿。不过二十几天,绿叶便一片叠在另一片的上面,密密的、遮天蔽日。小半个院子都被浓荫笼罩着,清凉得很。此时,你只要仰头留意观察,就会看到绿叶遮掩着的那一颗颗青色的果实。
六月,果实便长到核桃般大小,颜色也由绿慢慢泛黄。到了中下旬,果实开始成熟。低垂的枝条上,成串的大杏子,有的金黄,有的黄里透红。朝树干轻轻蹬上两脚 熟透的大杏儿便会噼里啪啦落下一地 拾起捏开看 金黄色的果肉浸满果汁 放到嘴里 绵软软 酸溜溜 甜滋滋 美到心间
这时,为了不让果实落地摔破,我便背着包或挎着篮,攀到树上去摘,有时干脆仰卧在房顶上去摘。岳母、妻子、儿子,在树下吃着,说笑着,从树上、房上接递着。那份快乐、那份生活中的享受,让人终生难忘。
(1)结合句子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
花香四溢———( ) 美到心间———( )
(2)把第5自然段中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3%)
(3)第2自然段主要讲 。
(4)第3--6自然段按照 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大杏树 、 、 、 。(5%)
14、阅读理解。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倒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这是一则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情节。
【2】结合生活实际,文中的“钓钩”可以理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则寓言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琥珀的推测。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选段中加点的“推测”能不能换成“猜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下列“推测”选择相应的“依据”(填序号)
①事情发生在几万年前炎热的松树林中。( )
②苍蝇和蜘蛛当时就已存在,且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 ( )
③苍蝇、蜘蛛曾奋力挣扎。 ( )
④松树林最后被大海淹没了。 ( )
A.琥珀是由松脂球历经漫长岁月而形成的。 B.琥珀是在海滩上发现的。
C.琥珀中有苍蝇和蜘蛛两种动物。 D.苍蝇、蜘蛛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他说话的表情,布满皱纹的脸,认真而诚恳,一幅完全信任我的样子,我对他说了声谢谢。心里想:一定得赶紧把这十元钱,他这么信服我。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修改5处即得满分)
到了“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打算在文艺联欢会上大显身手。许多同学累坏了为了准备节目,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表演那天,同学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和舞蹈,可开心啦。
19、请你写一写车胤发现萤火虫后嚢萤夜读的过程,注意加入动作描写。(选做题)
那些萤火虫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车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