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T恤衫(xù xǜ) 伦理(lún lóng) 反驳(bó bé)
趁机(chèn zhèn) 摊开(nán tān) 介绍(sào shào)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饰:①扮演。 ②装饰。 ③装饰品。
(1)在他的精心装饰下,这幅作品更加漂亮了。( )
(2)这件首饰十分昂贵,他根本买不起。( )
(3)在这部剧中,她饰演一位农村妇女。( )
负:①背弃;辜负。 ②失败(跟“胜”相对)。 ③担负。 ④遭受。 ⑤背。
(4)这个老兵的胳膊在战斗中负过重伤。( )
(5)四年级两个班的队员踢足球水平相当,很难分出胜负。( )
(6)王燕果然得了全区英语竞赛第一名,她没有辜负老师们的期望。( )
(7)班主任把打扫卫生的任务交给我负责。( )
3、“海风 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句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激烈 B.猛烈 C.热烈 D.强烈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独特的风景 和谐的画卷
B.纯洁的乡村 晶亮的雪花
C.打开天窗 发射飞船
D.解开绳索 拆除围墙
5、我会用“√”选择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宣布(xiān xuān ) 聋哑(lóng léng) 拖住(tuō zhù tōu zhì)
舒畅(sū chāng shū chàng) 疑惑(huà huò) 境界(jìng jiè jìn jià)
着地(zháo zhuó zhāo) 不禁(bù jīn bú jìn) 邀请(yōu yāo)
盛饭(shèng chéng) 违背(bèi bēi) 伺候(cì sì) 打扰(rǎo yǎo)
6、正确读音我来选。
sā sǎ
撒谎( ) 撒网( ) 撒种( )
sāi sài
塞外( ) 塞满( ) 边塞( )
è wù
可恶( ) 凶恶( ) 厌恶( )
7、下列生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捣(dǎo)乱(làn) 和(hé)谐(xié) 撇(piē)开(kāi)
B.澎(péng)湃(bài) 繁(fán)衍(yǎn) 头(tóu)颅(lú)
C.火(huǒ)焰(yàn) 绽(zhàn)放(fàng) 雏(chú)鸟(niǎo)
D.谜(mí)语(yǔ) 祈(qí)求(qiú) 遗(yí)憾(gàn)
8、读句子,写出加线词的近义词。
1.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________)
2.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________)来源:
3.母亲从来不责怪我们。(_________)
9、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节选)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阅读诗歌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字词加以品味,体会诗中的诗情画意。请在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字或词加以品析,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特点,你觉得应该用哪个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雨过天晴的环境里,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种,具体描写出它在这个环境中的情态。(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二)《野鸭》,回答问题。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_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_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_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_________)的小山
【2】“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乡下人家》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在文段中找出与下面词语相近的词语。
融洽( ) 特别( )
(3)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① ②
(4)读一读,比一比。
①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歌来。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叫起来。
我喜欢第 句,我知道这是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5)文中最后一段话的作用是( )
A. 提出问题,总起作用 B.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 .承上启下,过渡
(6)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是怎样一道风景线?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7)你觉得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令人向往,令人欣赏?
12、课内阅读。
“噢!是这么回事啊!”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文中的“___”“___”两个词表现出巨人深深的自责与悔恨。
【2】片段中描写巨人醒悟后行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巨人终于明白”,他明白了什么?( )
A.春天不到花园里的原因是自己太任性、太冷酷——一次次赶走并训斥孩子们,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B.春天早晚会来到花园里。
C.今年的春天来得晚。
【4】巨人为什么要感谢孩子呢?
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专项训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草房子(节选)
桑桑就是桑桑,与别的孩子不大一样。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是一贯的。
(一)
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当父亲和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几个好朋友,将家中的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用锯子和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朋友们的数次努力下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地揍。
(二)
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三)
夏天的河上到处是喧闹声。桑桑吃完瓜,正想回到河里泡水,却突发奇想:为什么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冰棍反而不融化?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这些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缠住。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见母亲已在竹床上午睡了,便走到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立即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
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桑桑经常为人们制造风景。
【1】桑桑做了三件事,文章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如果改成用小标题的方式,可以这样概括:
(一)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
【2】根据第一自然段以及三个小标题,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他的特点?请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珊瑚
大海退潮了。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红的,有白的,还有花的。它们一丛一丛,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树枝。
人们看到珊瑚的色彩这样美丽,形状这样奇怪,以为它们是长在海底的植物。其实它们不是植物,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
珊瑚虫是浅海里的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海底洁净的岩石上,只有几毫米大。它们长着花瓣一样的触手,触手中间有一个很小的“嘴”,猎取比它更小的生物当食物。它们不断地分泌石灰质,这些石灰质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
珊瑚虫一代又一代地在岩石上生长,繁殖,死亡。经过几万年,它们遗留下来的石灰质就成了珊瑚礁。再经过几万年,有的珊瑚礁露出海面,就成了珊瑚岛。我国的西沙群岛,就是由许多珊瑚岛组成的。
【1】在文中用“____”画出描写珊瑚样子的句子。
【2】整体感知: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
A.珊瑚非常美丽
B.珊瑚是一种小动物
C.西沙群岛是怎样形成的
D.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3】在正确答案的后面打“√”。
(1)珊瑚是什么?
植物( ) 动物( ) 石灰质( )
(2)哪个自然段描写的是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第2自然段( ) 第3自然段( )
【4】珊瑚岛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练习。
(1)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颐和园是个公园。(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全体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将修改后正确的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请找出四处错误)
种子张开了小嘴儿,咂(zā)着甜密的乳汁;舔着鲜美的雨滴,幼芽伸出了舌头儿;花苞胖了,滚动转动着晶莹的水珠儿;柳枝醉了,摆动着柔软的腰肢;小溪哭了,脸上泛起了酒窝儿,荡起笑的涟漪(lián y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中国最早的诗歌来自于两千多年的前《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如:荷叶上的水总是会变成晶亮的小珠子;到秋天苹果就红了;我们小区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小河变清了,路变宽了;城里人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越来越多的大人也喜欢看动画片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