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
A.感染、沾染
B.用染料着色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A.景色或样子
B.看
【3】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
A.模子
B.周围界限
2、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满足愿望 答应要求 珍惜时间
B. 忍受痛苦 克服困难 整理图书
C. 违抗命令 管理效率 抵制诱惑
D. 刻苦学习 山路崎岖 探索人生
3、下列不属于老舍笔下的母鸡品格的一项是( )
A.负责
B.仁慈
C.勇敢
D.慈爱
4、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手上皮肤自我保护的方式是——生出茧子。
B. 琳达最后为了救小女儿温迪献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C. 包公公正无私,驴见了他也会说实话。
D. 《花之咏》的作者是意大利小说家纪伯伦。
5、《走月亮》中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原因是( )
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间是在夜晚。
B.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C.既抒发了“我”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又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
6、下面四组词语的读音没有错误的是( )。
A. 效率(xiào lǜ) 监测(jiān zé) 盲童(mánɡ tónɡ) 不慎(bú shèn)
B. 蔬菜(sū cài) 纤弱(qiān ruò) 安慰(ān wèi) 惋惜(wǎn xī)
C. 怠慢(dài màn) 结束(jié shù) 沼泽(zhǎo zé) 泛滥(fààn làn)
D. 湖畔(hú bàn) 霎时(sà shí) 冲垮(chōnɡ kuǎ) 瞻仰(zhān yǎng)
7、下列句子中冒号作用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他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B.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看守门户。
C.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们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D.我的同桌特别粗心:写字缺胳膊少腿,计算把加号看成减号,上次考试甚至忘记写名字。
8、把词语补充完整。
( )( )叶茂 ( )吃山( )
一贫( ) ( ) 慢( )( )理
( )有所( ) ( )( )忡忡
9、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练习。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选自艾青的《绿》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
【1】这两个片段都写“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强调的是(______),“绿意扑眼而来”强调的是(______),“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强调的是(______)。
A.绿无处不在 B.绿的种类多 C.绿的差异大
【2】下面的诗句中,与“流的水是绿的”写的是同一种事物的是( )
A.绿树村边合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万条垂下绿丝绦
【3】艾青的《绿》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说它们都是“绿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试着仿照画“____”部分写一写整个世界都被火烧云染红时的景象:___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_是红的,_____________也是红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绿》中“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是说绿色太浓了,以至于看起来非常奇怪。
B.《绿》中描写的“绿”是大自然中的景象,更是作者的感觉和联想。
C.《西溯漫笔》中“苍翠欲滴”写的是雨滴在碧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而欲落未落的样子。
10、课内阅读。
巨人的花园(节选)
他看见一幅奇特的景象。孩子们从墙上一个小洞爬进花园里来了,他们都坐在桃树上面。桃树看见孩子们回来十分高兴,纷纷用花朵把自己装饰起来,还在孩子们头上轻轻地舞动胳膊。小鸟们快乐地飞舞歌唱。花儿们也从绿草丛中仲出头来。这的确是很可爱的景象。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这是花园里最远的角落,一个小男孩正站在那里。他太小了,手还挨不到树技,只好在树旁转来转去,哭得很厉害。这棵可怜的树仍然满身盖着雪和霜,北风还在树顶上吼叫。“快爬上来孩子!”桃树一面对小男孩说,一面尽可能地把树枝垂下去,然而孩子还是太小了。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1】孩子们的到来给花园带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写树、鸟、花都采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说“只有一个角落还是冬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巨人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登黄山记(节选)
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 ;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 ,她们捧起了水, ……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辨一辨,再组词。
竖( ) 镜( ) 瓣( )
坚( ) 境( ) 辩( )
【2】照样子,写词语。
如雾如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草如茵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 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如雾如烟 B.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 C.翅膀上裹着白云 D.抖落一片片花瓣
【5】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____________之情,以及对_____________热爱。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爬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苍蝇和蜘蛛了。
【1】概括本段话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和“想象”不同,“推测”中包含想象,但必须的有______。
【3】这两块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4】能不能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让琥珀里的两个小东西复活呢?说说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精彩回放。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先是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然后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再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收罢秋庄稼,青铜家就已决定:今年冬闲时,全家人一起动手,要编织一百双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卖去。
这是家里的一笔收入,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想到这笔收入,全家人都很兴奋,觉得心里亮堂堂的,未来的日子亮堂堂的。
【1】说说芦花鞋的制作工序和鞋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家人一起动手编织芦花鞋这一情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芦花鞋》《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都是有关少年成长故事的文章,像这样关于成长的故事,你读过哪些书或文章呢?请按要求完成阅读书卡。
16、修改病句。
(1)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金奎叔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千万万数不清的小学生参加了“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但要改造世界,而且要认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阿姨从超市买回了芹菜、菠菜、莴苣、菠萝、茄子……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冉冉地从东方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喜欢特别读书,坚持天天读。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读书比塞,我评为了“读书小达人”称号。老师告诉说,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坚持读书有很大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优点、长处。以“我最敬佩的人”为题,写一篇习作,表达对他/她的敬佩之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