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文章内容选择答案。(有的是多项选择)
【1】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因为在低地和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靠食草为生的牲畜,本文列举了( )。
A. 牛 B. 羊 C. 马 D. 猪
E. 鸡 F. 鸭 G. 鹅
【2】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那里有许多( )。
A. 江 B. 湖 C. 潭 D. 运河
【3】荷兰是花之国,而本文没有写荷兰的花。你知道荷兰主要有什么花吗?( )。
A. 玫瑰 B. 郁金香 C. 牡丹 D. 菊花
2、“青铜一家的日子( )能过得下去,( )他们勤劳努力。”句子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是( )
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之所以……是因为……
3、桑桑用了( )做成渔网。
A.被单
B.蚊帐
C.袋子
D.衣服
4、“鸟类( )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都……
B.即使……也……
C.不仅……而且……
D.虽然……但是……
5、给下面加点的多义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鬼子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 )
A.(气候)不冷不热。 B.(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2】他对所有的滋味都有兴趣,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 )
A.味道。 B.比喻某种感受。
6、炉子在火旺的时候,为什么呼呼直响?( )
A.因为有人吹。
B.因为有风吹。
C.因为炉子里的空气烧热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从下方补充,产生了气流。
7、在干燥的日子里,( )的空气中的灰尘最少。
A.室内
B.海洋上空
C.旷野和高山
8、把画线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判断其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正确。
(1)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小明,小明站起来却一(____)不吭。(____)
(2)新老师刚走进教室,同学们便不(____)而同地鼓起掌来。(____)
(3)弟弟很淘气,妈妈拿他真是无可奈(____)。(____)
(4)我坐在飘(____)(____)悠的汽车上,闭着眼睛想事情。(____)
9、现代诗阅读。
奇怪的事
我奇怪得不得了,
从乌云里落下的雨,
怎么会闪着银光呢?
我奇怪得不得了,
吃的是绿色的桑叶,
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
我奇怪得不得了,
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
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
我奇怪得不得了,
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
“那是当然的啦。”
【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
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
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
【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我奇怪得不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2分)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句话表面写 ,实际上是写 。(2分)
(3)作者用词十分准确,“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写出了空隙的 ,由于这是作者的幻觉,因而 一词用得很恰当。“要是……准会”这组关联词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 的感觉。(3分)
11、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①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kuàng guāng)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②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③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féng fèng)里 冒出来。真是舒服。折(zhé shé)一根韧韧的柳条,削(xiāo xuē)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④随后,我们也跟在鸭子、羊儿后面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了个好办法,把竹篮挂在小山羊的角上,山羊走啊走的,竹篮晃啊晃的,我们看了真欢喜。我们把鸭子赶到刚刚翻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螄、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宽广、草儿真……
⑤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嫩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⑥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竹园里掰了几只竹笋。青青的家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嘿,我们自已做饭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鰍。捉住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烧好,我们已被锅里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⑦当我们乏了,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者。(_______)
(2)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姻静地微笑。(_______)
【4】文章中第④~⑦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请你对号人座。
A.野炊 B.睡觉 C.晒太阳 D.放牧 E.扯青草
(1)第④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2)第⑤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3)第⑥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4)第⑦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以“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为题,因为麦子、豆荚比较有代表性。
B.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是为了去田埂上收割麦子和豆荚。
C.文中结尾处的省略号表示我们除了看到麦子和豆荚,还有别的事物。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12、阅读《灰尘的旅行》,完成小题。
灰尘的旅行
①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而飘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②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
③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缝隙里射进黑的房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是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④根据科学家测验的结果,在干燥的日子里,城市街道上的空气,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万粒以上的灰尘;在海洋上空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大约有1000多粒灰尘;在旷野和高山的空气里,每一立方厘米只有几十粒灰尘;在住宅区的空气里,灰尘要多得多。
⑤这样多的灰尘在空中游荡着,对于气象的变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灰尘还是制造云雾和雨点的小工程师,它们会帮助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成云雾和雨点,没有它们,就没有白云在天空遨游,也没有大雨和小雨了,没有它们,在夏天,强烈的日光将直接照射在大地上,使气温不能降低。这是灰尘在自然界的功用。
⑥如果我们追问一下,灰尘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一系列的答案:有的是来自山地的岩石的碎屑,有的是来自田野的干燥土末,有的是来自海面由浪花蒸发后生成的食盐粉末,有的是来自上面所说的火山灰,还有的是来自星际空间的宇宙尘。这些都是天然的灰尘。还有人工的灰尘,主要是来自烟囱的烟尘,此外还有水泥厂、冶金厂、化工厂、陶瓷厂、纺织厂、面粉厂、石灰窑等,这些工厂都是灰尘的制造所。还有些灰尘来自植物之家,如花粉、棉絮、柳絮、种子等。有的来自动物之家,如鸟羽、虫卵、粪便等。
⑦有许多种灰尘对于人类的生活是有危害性的。它们不但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还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手上和脸上的皮肤。灰尘里面还夹杂着病菌和病毒,它们是我们身体的最危险的敌人。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伤,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此外,金属的灰尘特别是铅,会使人中毒;石灰和水泥的灰尘,会损害我们的肺,又会腐蚀我们的皮肤。花粉的灰尘会使人发生哮喘病。在这些情况之下,为了抵抗灰尘的进攻,我们必须戴上面具或口罩。最后,灰尘还会引起爆炸,这是严重的事故。
⑧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们乱飞乱窜。
【1】文章⑤——⑦自然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灰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生活的空间几乎处处都有灰尘的行踪,只有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没有灰尘的空间。
B.灰尘对气象的变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C.灰尘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D.不同的地方空气中的灰尘数量不一样。
【4】联系上下文,简要说一说,为什么说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游乐山
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
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眉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舒畅—( ) 增添—( ) 眺望—( ) 乐趣—( )
【2】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写下来。
______ ______
【3】把短文第二~四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可知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4】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______、______,北面的______,南面的______。
【5】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用“——”把它画出来。
【6】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扰: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巴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忧虑: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光溢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_______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_______;_______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_______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_______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_______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_________。
【3】除了文中列举的几种草,你还知道哪些草会开花?写出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校长为什么要对我们说“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蝙蝠 得到 人们 从 启示 身上 (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鲸模仿船体的形状,提高了航行的速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去,争先恐后爬向大海。(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有另外别的打算。
_________
2.老师给我们讲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_________
3.在作文竞赛中,两个四(2)班的同学获了奖。
_________
4.王刚同学的性格对王老师非常了解。
_________
5.他说起话来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一段话。
有一天上课时。我忽然觉得肚子痛得直不起腰。老师问明了情况,背我立即到医院;晚上,老师又冒雨敢到我家来关怀我。我怕当误了学习,急得哭了。老师又亲切地安慰我,“别着急,等你身体好了,我会给你补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他(她)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你的?你是怎么感谢他(她)的?请以“谢谢你对我的帮助”为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