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证明生物是进化发展而来的证据越来越多。
②但生物究竟是如何进化的仍是众说纷纭。
③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指出生物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公共的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或多或少有着亲缘关系。
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进化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进化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缤纷(bīn bīng) 糟蹋(tà tɑ) 应和(yìng yīng) 拮据(jū jù)
骨髓(suǐ suí) 双膝(xī qī) 河畔(pàn bàn) 气喘吁吁(yù xū)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 之所以……是因为…… 无论……也…… 既……又……
【1】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 )头是尖尖的,( )总是开不快。
【2】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捏,( )怎样用力,( )不能把它捏碎。
【3】薄薄的鸡蛋壳( )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4】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 )轻便( )省料的建筑物。
4、解释字义: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
A.不安静
B.发生火灾
C.弄,搞。
5、下列句子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下课了,在教室里下棋。
B.晓东养成了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C.同学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D.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6、(多义词)一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春运期间,各大车站都加开了售票窗口。/作文是同学与老师沟通的一个窗口。
B.他的桌面久未拂拭,落满了灰尘。/我将拍摄的鼓浪屿照片设置为电脑的桌面。
C.西沙群岛有许多可以潜水的海域。/潜水能够使蓝鲸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计。
D.他拿着一个蓝色的文件夹,严肃地走进教室。/先将文档保存到D盘“我的习作”文件夹,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
7、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扫帚 扫把 扫除 扫地
B.折腾 折磨 曲折折断
C.鼻塞 边塞 瓶塞塞车
D.苦难 灾难 受难 磨难
8、句子练习。(5分)
(1)NBA的雄鹿队选中了易建联。(把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
“被”字句:
(2)地球是我们的好妈妈。(仿写一句运用相同修辞方法的句子)
(3)小鸟在枝头唱起了动听的歌曲。(照例子补充句子)
清晨,太阳 。
(4)美国犹他州的蒙迪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9、比较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比较阅读,按要求填表。
诗歌序号 | 相同点 | 不同点(表达情感方面) |
七一 | _____ | _____ |
一五九 | _____ |
10、阅读下面课外短文,认真作答。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平常——(_________) ②清贫——(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章中找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②得到的收益很大。( )
③形容非常有条理。( )
【3】用“ ”画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4】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两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②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这两段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仿照文中例句,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拼命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1】这段话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 )。
【2】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有:______
【3】文中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我”对读书的(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4】“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是本文的中心句,其中“我”快乐的是______;惧怕的是______。
13、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恼羞成怒: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两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句子。
【4】这篇文章讲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迹,表现了吉鸿昌__________的精神。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屏息凝视:_________________。
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3】文段中说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A.猫有时候老实,有时候不老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B.文段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无比喜爱之情。
C.猫的性格十分古怪,作者不喜欢猫的这种性格。
15、用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1.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中,把有语病的句子抄下来,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谜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17、修改下面的一段话,把正确的说法写在横线上。
我们的祖国是世界四个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一坐中外闻名、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取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应得是感谢的。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9、习作(30分)
倾吐我的心声: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谁说,就一吐为快吧。要求:可以以信的形式,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