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的战略过时了,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是因为中国当时
A. 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 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
C. 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
D. 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2、从全国抗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抗日战场抗击和牵制着日军总兵力的78%--94%,其中1937年末为88%,1938年末为94%,1939年为83%,1940年为78%。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中国仍然抗击着日本总兵力的34%--69%。这表明中国战场( )
A.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B.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C.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
D.成为扭转远东战局的关键
3、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人评价为“它引发了人们脑子里的一场地震,它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它打败了‘无敌的神,它开始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该书发表于( )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4、“五四”是一个时代的节点,……中国知识精英在这个节点开始重新寻找方向。对“一个时代的节点”解读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之路
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5、《敬告青年》中提出“活泼青年”的六个标准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敬告青年》这篇文章所起的作用是( )
A.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自强”口号
C.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D.近代化探索开始
6、“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 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 )
A.直接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国共两党的正式合作
7、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著名论断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8、“他们制定了攻击华北铁路沿线日军据点的计划,…这个攻击计划在(1940年)8月底开始实施,持续了三个多月.”指挥“这个攻击计划”实施的是
A.李宗仁
B.傅作义
C.彭德怀
D.刘伯承
9、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作表,对他们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反抗英国殖民者
B.都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C.都属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
D.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10、新文化运动中,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开始使用白话文,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当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B.抨击了传统文化
C.有广泛的群众参与
D.动摇了儒学的地位
1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
A.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 B.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2、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有( )
A.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取消“二十一条”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3、下图是苏联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周年发行的一组邮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B. 西欧工人运动兴起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 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14、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他们分布的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则自有其成功之处。”材料肯定了戊戌变法
A.抵御了西方的侵略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16、如果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你可以引用的证据是( )
A.日本的官方言论
B.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C.大屠杀现场遗迹
D.相关电影中的片段
17、抗美援朝的纪念日是每年的( )
A.6月25日
B.10月25日
C.10月27日
D.11月25日
18、如图游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其孕育的精神被称为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七大 D.延安会议
19、如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指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发动革命
20、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了,它为什么还要侵略中国( )
A.中国人好欺负
B.道光帝下令禁烟
C.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21、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2、___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上,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到____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
25、新中国成立后的代国歌是《_________》,国旗为_________。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3)提出新发展理念——
27、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的召开,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28、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________
29、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1946年6月,蒋介石对___________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0、________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1、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召开的时间是多少年?
(2)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为建立与各国间正常关系,中国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和方针?
(2)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哪些国际会议的舞台上得到展现?
(3)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哪些外交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33、简述“一五”计划开始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指出 实施“一五”计划的重要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A“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B“探索”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善表格内容。
时间 | 重大事件 | 口号或纲领 |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 太平天国运动 | 《资政新篇》 |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 洋务运动 | ① |
19世纪末 | 戊戌变法 | ② |
20世纪初 | 辛亥革命 | ③ |
(2)从材料中的关键词AB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解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