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词填空。
享受 享有
(1)在我们国家,小学生( )义务教育的权利。
(2)我们希望他们能和我们一样( )春天。
欢乐 欢笑
(3)广场上( )的歌声此起彼伏。
(4)教室里传出阵阵( )声。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C.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
D.妈妈从超市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香蕉、水蜜桃……
3、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变化多端( )
A.端正,不歪斜
B.东西的一头
C.项目,方面
D.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2】不胜其烦( )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B.优美的
C.能担任,能承受
D.超过
【3】供养不周( )
A.给,接济
B.周围
C.普遍,全面
D.完善;完备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B.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同“无赖”,这里指撒泼,蛮不讲理)
C.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通晓,明白)
D.恐龙和鸟类,这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一点儿)
5、将下列句子填人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即使生活再苦再累,母亲也是___________,乐观积极地过日子。
A.不怨天,不尤人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只有……才……
1.安静( )是个盲童,( )她的心中充满着阳光和希望。
2.( )勤学苦练的人,( )能到达胜利的巅峰。
3.( )种子的力量是无限的,( )它能冲破坚硬的外壳。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慷慨(kǎi) 山脉(mài ) 半裸(guǒ) 混乱(hùn)
B.胸膛(táng) 悲戚(qī) 机械(jiè) 遁逃(dùn)
C.推毁(cuī) 屡次(lǚ) 急躁(zào) 洗砚池(yàn)
D.单于(dān) 恐惧(jǜ) 战役(yì) 彬彬有礼(bīng)
8、文化常识填空。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叶圣陶原名________,江苏吴县人。作品有________ ________和《倪焕之》,童话集________。
9、了解了想象画面的方法,你找了一首诗歌验证。
经过一棵开花的树
惠永臣
那么多的花还开在树上
那么多的花
掉落在地上
我站在树下
聆听着一朵花是怎样打开自己后
又是怎样掉落自己
这个过程
也许漫长,也许短暂
花朵里的蜜蜂
忙忙碌碌地嗡嗡叫着
它们没有机会为一朵花的掉落
去伤心
一棵开花的树
一生也没有去过远方的树
一年年就这样重复着自己
毫无怨言的
把自己长高、长老
【1】(词语理解)第二节中“聆听”的“聆”读音为______________,“聆听”在此处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是近义词。
【2】(画面描述)请你展开想象,结合诗歌中的事物,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情感)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内举行诗歌推荐会,你想把这首诗歌推荐给大家,请你写一段推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sū)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____
轻掩:①遮盖,掩蔽;②关;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____
【2】阅读短文,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文章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的。
【4】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_____(时间)迷人的景象。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1】选文中的“形态各异”和“凶猛异常”都有一个“异”字,根据语境,它们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A.分开 B.特别 C.惊奇 D.不同)
【2】选文中加点的“它”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中作者分别从行走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介绍了它的庞大家族。
【3】根据选文内容分别写出下列恐龙的特点。(每空不超过5个字,所填内容不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啊!”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根据解释,在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______)
(2)待人冷淡苛刻。(______)
【2】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花园景色的句子。这一自然段中花园的景色发生了变化是因为 。
【3】童话世界非常神奇,你觉得文段中最神奇的地方是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句子中“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我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的方式来理解句子。小男孩用眼睛凝视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写到“巨人终于明白”,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海洋中的懒汉
在茫茫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大圆盘”。一只海鸥刚想停上去歇歇脚,那“大圆盘”却一下子竖了起来,原来它竟是一条大鱼——翻车鱼。
翻车鱼的样子相当滑稽:头特别大,嘴特别小;一只背鳍高高竖起,像一张三角形的帆;身后像被切去似的,缀上一件短裙——那是尾鳍。这样的体形能很好地适应漂浮生活。由于它常浮在海面缓缓而行,有时还静止不动,所以人们喜欢称它为“海洋中的懒汉”。
翻车鱼堪称鱼中的“巨人”。它的长度可达三米,重可达一吨,以小鱼虾为食。
阴天时是见不到翻车鱼的,因为它已经潜入深海;晴天时,它就露出水面晒太阳。根据这个特点,人们送它“浮木”和“太阳鱼”的美称。
翻车鱼是鱼类的产卵冠军,一般的鱼一次产卵九百万粒已经算多了,可是翻车鱼却可以每次产三亿枚卵!由于它所产的卵很容易被别的鱼吞食,就只好靠多产卵来延续后代。翻车鱼( )产卵很多,( )成活的数量依然很少,是非常需要人们保护的。
澳大利亚沿岸的海滩上有时会发现搁浅的翻车鱼,这是因为它贪吃浅海中的小鱼虾,有时忘乎所以,等到落潮时想撤退已经太晚了。人们为了不让它死亡,常常出动十多个人,用绳子把它拖回大海。它真是又懒又贪啊!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文中有很多词语加了引号,如“大圆盘”“巨人”等,这里的引号表示( )
A.引用 B.强调 C.特定称谓
【3】“海洋中的懒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它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的美称。
【4】画“____”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翻车鱼有什么特点?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1)样子滑稽。 (________)
(2)成活数量很多。 (________)
(3)体形不大。 (________)
(4)不喜欢晒太阳。 (________)
(5)不是鱼类的产卵冠军。 (________)
(6)产卵多。 (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带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熟悉”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 );按部首查( ),再查( )画;应取下面第( )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积聚: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
【4】用“______”画出描写“我”内心的句子。
【5】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从“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又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提供的语句组成四句谚语,然后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谚语(8分+2分)
风雨不久到 冬雾雪 鸡迟宿 晒谷不用翻 春雾风 天上鱼鳞斑
晚霞行千里 鸭欢叫 秋雾阴 朝霞不出门 夏雾雨
(1) (2)
(3) (4)
课外: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我很喜欢唱歌,每天都坚持练习锻炼。我的歌声悠扬动听,歌唱比赛上,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所料不出,评委们全都大加赞赏,我最终取得了一等奖。
17、下面这段话中,把有语病的句子抄下来,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夏天的夜晚,景色十分谜人。带我到人民公园散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着。晚风习习,湖面宁静得像一面大镜子。镜中倒映着岸边的亭子和垂柳,圆月洒下银色的光芒。人民公园多么漂亮、多么美观啊!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无锡市内的惠泉,人们被成为“天下第二泉”。泉水从上、中、下三个池子里涌出来,中年不断。不但泉水清纯、甘甜,而且每天有许多人来这里品尝泉水。双目失明的音乐家阿炳,为惠泉谱写了一首优美的乐泉--《二泉映月》,成了游人们更加想往去的地方。
19、习作。
我们慢慢长大,学会了做许多事情,如学会骑自行车,学会了溜冰,学会了剪纸,学会了做蛋炒饭…选择一个事例,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作文纸自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