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拟人)
B.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比喻、拟人)
C.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比喻)
D.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反问、排比)
2、下列哪项不是老舍以前讨厌母鸡的原因?( )
A.母鸡欺软怕硬。
B.母鸡下蛋后夸张地炫耀。
C.母鸡的叫声如怨如诉。
D.幼年时期老舍曾受到母鸡的惊吓。
3、下面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因为王老师生病了,所以他仍然坚持上课。
B.我们不但要学习好,而且要品质好。
C.如果下雨,就要带雨具。
D.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句子中( )
雨来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 不沉底, 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A.宁可……也不……
B.因为……所以……
C.虽然……但是……
D.不但……还……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少年吸毒严重摧残摧毁身心健康。
B.多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
C.父亲的教训使我一生受益。
D.虽说是孔隙,可也能让一只小船进出。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 )身患重病,( )意志坚强,( )勤奋学习,( )坚持锻炼身体,凭借顽强的意志,他终于战胜了病魔,重新返回课堂。
A.虽然 但是 如果 就 B.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C.不仅 而且 无论 都 D.即使 也 不仅 还
7、对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是( )
A.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比喻)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夸张)
C.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D.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8、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词语。
( )的台布 ( )的空气
( )的火炉 ( )的长发
( )的景象 ( )的树枝
( )的成果 ( )的烤鹅
9、比较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比较阅读,按要求填表。
诗歌序号 | 相同点 | 不同点(表达情感方面) |
七一 | _____ | _____ |
一五九 | _____ |
10、课外阅读。
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①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②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越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③又到了开花时节。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他感到很快乐。
④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⑤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哭着要吃。西家人听见了,对东家人说:“ ”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⑥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献到别人面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悄无声息:___________
(2)体无完肤:_____________
【2】短文中,东西两家人分别为自己的邻居做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段,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西家人会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最想告诉我们( )
A.两家人共同造出“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的奇迹。
B.东家和西家处得很好,互相送果子吃。
C.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生活才会幸福和谐。
D.一棵树可以结出两种果实。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着,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啊!”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枝间窥视。“你有这样一副好嗓子,一定长得非常漂亮。下来吧,那我就不仅能倾听你悦耳的声音,还能欣赏你美丽的形体了。”狐狸说得虽然好听,但心里却想:蝉,你可以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了。蝉从前见过狐狸,它没有跳下来,却摘了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哈,你露馅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一堆蝉翅膀,我就不相信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信--(______)
接近--(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你露馅了,狐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上“√”。
(1)蝉比狐狸聪明。( )
(2)狐狸的确狡猾。( )
(3)不能相信像狐狸那样狡猾的人。(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曲溪漂流
大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A);有的则雄踞一方,(B);有的像玉女插云,(C);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1】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威武凛然 亭亭玉立 风骨刚健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2】九曲溪因“________”而得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随舟移,作者此刻又联想到了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3】下列对画“﹏﹏﹏”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
B.这句话写游客在九曲溪漂流赏景玩耍的情景。
C.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
D.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
【4】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下面的三个语段,完成练习。
语段(一)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语段(二)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语段(三)
我们把四只鹅蛋放到我家那只外号叫“黑桃皇后”的母鸡窝里,“黑桃皇后”孵出了四只淡黄色的小鹅。它们唧唧叫着,口哨吹得和小鸡完全不同。“黑桃皇后”一副自高自大的样子,蓬起了羽毛,它压根儿不想分辨,依然像对待小鸡那样,以母亲般的关怀来对待小鹅。
【1】提取信息: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三个语段都写了动物的性格特点。( )
(2)语段(一)和语段(二)都描写了鹅的步态,体现其傲慢的性格特点。( )
(3)语段(三)描写了一只温柔可亲且关爱自己孩子的母鸡。( )
【2】探究写法:这三个语段分别运用了哪种写作方法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动物?选一选。
①动作描写 ②对比描写 ③列举具体事例说明
语段(一)______ 语段(二)______ 语段(三)______
【3】拓展想象:那只外号叫“黑桃皇后”的母鸡带着四只小鹅,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发挥想象,写一写母鸡带小鹅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1】文段节选自 《____》
【2】按要求填空。
近义词:任性_____ 温暖_____
反义词:冷酷_____ 愉快_____
【3】“噢!是这么回事呀!”中的“这”指的是( )
A.春天又来到花园的原因
B.冬天过去了
C.小男孩
【4】词语搭配(从文段中找)
_____的脸颊 _____的心 _____的花朵 尽情地_____
【5】巨人终于明白了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通过这个童话故事也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
15、句子游乐场。
①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句子的意思,补充比喻句。
A.他的脸红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好看极了!
B.他的脸红得像__________________,难看得要命。
③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__,让我经受磨炼;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16、用修政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暑假里的一天,气候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大风,雷电紧跟着的闪电,震的窗户直响。雨下起来哗哗地,越下越大,向窗外去,远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近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17、修改病句
1.读了《芦花鞋》这篇课文,被青铜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们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就可能成一个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苹果、西红柿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的青年具有顽固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__
19、填上恰当的关联词,然后用填上的关联词造句。
(1)这样的孩子,( )见闻广博,( )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书籍( )是获得学问的主要方法,( )也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